医圣张仲景给你一个大补脾胃的方子,味道超级好喝哦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连年征战,当时的人们颠沛流离,饥不饱食,就连汉献帝的姐姐建宁公主也难幸免,在一起战乱中,建宁公主在几位婢女的扶持下慌张逃跑,跟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路逃到了南阳。
虽然在南阳暂时得到安置,但是建宁公主却因为一路的奔波和饥饿一病不起,心悸不安,面色无华,腹痛喜温喜按,疲乏无力。婢女扶其求医于张仲景,以此方治之,三剂而愈。
后公主返京,力举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此方为缘促成张仲景与建宁公主相识,且时逢建安年间,其药效又是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张仲景取该方名为“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里面的“中”是指中焦脾胃,“建中”就是健运中焦脾脾胃,所以小建中汤是专门补脾胃的药方,甘甜入胃,直接为脾胃补充粮草。
小建中汤的组成: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饴糖30g。
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其实,小建中汤是由大名鼎鼎的桂枝汤化裁而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把芍药的量加倍,再加上饴糖,就由一个解肌发表的方子彻底变成了一个补脾胃的方子。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个药物的作用。
先看桂枝。桂枝我们都很熟悉了,桂桂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
桂枝不仅能够解表散寒,桂枝还可以温阳,因为桂枝长在尖端,所以桂枝的药性是往上走的,可以把阳气带到心上去。
桂枝色红入血分,可以强心,助心火,为心脏的功能添一把火,心火下行到脾胃,温暖脾胃,脾胃温暖了,运化功能增强,气血生化源源不断,所以心悸、脾胃虚弱等问题迎刃而解。
心火下降于胃的过程,中医叫作火生土,所以桂枝用在这里,它是点火的一味药。
桂枝是辛温走散的,把阳气生发起来,而白芍呢,白芍味酸性敛,能够把阴血收敛起来,防止阴血耗散。白芍的用量两倍于桂枝,这样一来,整个方子内收的力道大于走散,补中的作用更强。
白芍还可以缓解止痛,可以柔肝,它是让冲动的人冷静的一味药,它是冷静药,所以你看肌肉它冲动很厉害了,抽筋抽得厉害的,白芍重用五十克加三十克甘草,两味药抽筋立效。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尤其适合肝气盛、脾胃虚的腹痛。
众所周知,医生张仲景非常重视脾胃的作用,他说脾旺四季不受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因此在他的方子中经常用到顾护脾胃的双剑客——大枣、生姜。
大枣,大家对此都不陌生,煮粥煲汤经常用到,虽然大枣天天见,但功效不可小觑。
《黄帝内经》将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
《本草备要》讲红枣能补气益中,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养,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
由此可见,大枣的补益脾胃的功效之强大,这也是仲景经常用大枣的根本原因。
生姜是一味被调料所耽误的好药材,古代医学著作《珍珠囊》把生姜的功效概括为两点:益脾胃,散风寒。是说,生姜最擅长的是驱表寒和胃寒
《药性类明》讲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所以生姜对于脾胃虚寒的朋友来说,是一味很好的食材。给脾胃加足了火力,让脾胃恢复运行,化去堆积在体内的寒湿。
两者相配既可以调和营卫,也能健脾暖胃,调和气血。生姜走散,驱邪于外,就像将军,大枣补养健脾,乃脾之果,就像仓廪之官(押运粮草)。
所以生姜得大枣驱邪有动力,大枣得生姜,补中不滋腻。
甘草它有国老之称,它的第一大功效是甘甜益力生肌肉
消瘦的人用药以后一般都要加个炙甘草,它可以补肌肉,长肉,甘甜益力生肌肉,它就补脾主肌肉。
甘草还能够缓急,腿抽筋用芍药甘草汤,疲惫心慌用桂枝甘草汤,都是用得甘草的缓急作用,这里用甘草的缓解功用可以缓解腹痛
甘草还可以调和诸药,调节寒热,使各种药的药效往一块使。
饴糖就是用糯米磨粉煮熟加上麦芽,微火煎熬而成,你看糯米可以养阴,它煮了粘粘的像熟地一样养阴。
质黏善养阴血气,它加入麦芽呢好消化,它味是甘甜的。饴糖这味药非常好消化他不会增加脾胃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药店里都没有饴糖,但是万万不可用别的糖或者蜂蜜代替,伤寒大家郝万山教授曾经用小建中汤治疗过一例慢性胃溃疡导致的胃脘痛。
第一次服药效果很多,病去八九,但是第二次服完药后病症不仅加重了,全身还肿了,细究原因竟然是患者第二次服药时没有买到饴糖,擅自改成了用蜂蜜代替,而他本身对蜂蜜过敏。
所以,饴糖在此的作用不可或缺。
那么,小建中汤补养脾胃的功效这么好,适合那些人吃呢?
第一,身体虚弱、皮肤发黄、不长肉的人;
第二,容易出心慌、虚汗的人;
第三,经常腹痛,尤其是吃生冷食物以后腹痛不止,喜温喜按的人;
第四,慢性病后期消瘦掉肉者;
也有很多小孩子体质比较虚,吃饭不多,还爱挑食,平时不活泼,比较瘦弱,用了很多健胃消食的方法无效的,可以试试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最适合在春夏秋冬换季的时候吃,因为中医认为脾土居中央,不单单主导哪个季节,每次换季后的十八天是脾胃主导的时节,需要补养脾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