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名医名方荟萃
1.抗心梗合剂 郭士魁
组成 黄芪 党参 黄精 丹参 赤芍 郁金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急性心肌梗塞。症见精神萎弱、头汗、气短懒言,心慌心悸。心前区或胸骨后剧痛或放射到左肩。甚则四肢指(趾)甲发青,即四肢厥逆。舌质黯紫、发胀、有瘀斑,舌尖稍红,也有红兼紫黯、白苔或腻苔。同时见唇音紫。脉细弱而数,或左寸、右尺较弱。
2.丹参川芎饮 李玉奇
组成
丹参20克 沉香10克 虎杖15克 王不留行15克
路路通10克 丝瓜络15克 防己15克 川芎15克
穿山甲15克 通草10克
制用法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合液约200毫升。每日服1剂,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
主治 心肌梗塞。症见胸痛剧烈,汗出肢厥。
方解 本方以丹参为主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丹参有扩张心脏冠状动脉,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减慢心律,缩小梗塞范围等作用;
川芎、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丝瓜络等品为伍,能增强活血通络功能;通草、防己除湿;
虎杖解毒止痛;
沉香理气。
全方化瘀通脉。
按语 治疗气血瘀滞型心肌梗塞10余例,效果良好。服用本方应卧床不动,保持大便通畅。
3.益心活血方 俞芝江
组成
黄芪(黄精)15—30克 党(人)参15克 麦冬(天冬)15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郁金15克
红花9—12克 桂枝9—12克 丹参30克
川芎10克 枳实10克 半夏1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用 补益心气,活血通脉。
主治 冠心病之心肌梗塞。症见心前区突发持续性剧疼;可伴发呕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紫绀,血压降低,脉搏细弱,心音减低、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方解 心肌梗塞病机为本虚(气虚)标实(血瘀),治疗中治本应着眼于“补”,即益气活血;治标应着眼于“通”,即宣痹通阳,通补兼施,才能转危为安。
方中用黄芪、黄精、人参、天麦冬等同补气血,增强心脏功能;
用丹参、川芎、归、芍等活血通脉,改善全身循环。
相互配合,故能促进全身机能迅速恢复。
加减
阳虚加附、桂;阴虚加玉竹、玄参、生地;
气滞加苏合香、降香;
瘀重加失笑散,鹿甚加延胡、三七、乳香、没药或麝香;
便秘加番泻叶或生大黄;
气阴两虚加生脉散;
心律失常加复脉汤;
痰阻加温胆汤或小陷胸汤;
阳脱重用独参汤、参附汤合生脉散。
4.加味当归四逆汤 郭振球
组成
当归12克 桂枝6克 细辛2克 甘草3克
木通10克 大枣10克 延胡索10克 没药6克
白芍12克
用法 桂枝、延胡、没药研细末。其余各药混合水煎,煮沸后煎40分钟,煎两次,分2—3次,将前三药之细末,和汤吞服。日服1剂。
功用 宣痹通阳,活血祛瘀 。
主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证属寒凝心脉,表现为卒然心痛如绞、形寒、手足厥冷、气短心悸、或出冷汗、脉细而紧、舌苔白薄者。
方解 《石室秘录·偏治法》谓心痛,乃“包络为心之膜,以障心宫,邪犯包络则心必捅”。寒凝心脉,包络营血运行失常,发为本证。
方以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
当归、芍药养血活血;
芍药与甘、枣相配,能缓急止痛;
木通入经通络;
加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
《雷公炮炙论》渭其“治心痛欲死”,没药散血祛瘀而定痛。由于本方所主之证是平素血虚而受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运行不能通畅,
5.芪桂生脉散 姚正平
组成
黄芪30克 桂枝9克 五味子9克 白参9克 麦冬15克
制用法 煎汤代茶,频频喂饮。
功用 通心阳,护心阴,固元气。
主治 心肌梗塞。症见胸前区绞窄样疼痛,向左肩臂放射,或突然半昏迷,血压不稳,潮式呼吸,口秽便结,苔黄厚腻.脉细无力。
6.活血化瘀汤 潘澄濂
组成
孩儿参18—30克 麦冬9克 丹皮9克 五味子9克
银花18克 丹参15克 蒲黄15克 五灵脂15克
白薇12克 赤芍12克 苏合香丸1-2粒。
功用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主治 心肌梗塞,属血瘀化热、伤阴耗气证:本证多于心阳衰竭证经过抢救后转化而来,出现烦躁,发热,心胸痹闷不舒,舌干少律,质紫,脉象弦细或细数。
功用 温阳救逆,益气活血。
主治 心肌梗塞,瘀凝络塞、心阳衰竭证:症见心痛持续在数小时至一、二日许,面唇苍白,四肢厥冷,自汗,胸痞,气急,泛呕,腹胀,舌质青紫、苔白腻,脉象沉细。(血压可正常或降低)
加减
如舌苔薄,质红而干者,去桂枝,加生地、石斛、麦冬;
呕吐带血,或大便挟血者.去桃仁、红花、加三七、失笑散;
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者,加琥珀、朱茯苓。
8.愈梗通瘀汤 陈可冀
组成
生晒人参10-15克 生黄芪15克 紫丹参15克 全当归10克,
玄胡索10克 川芎藤10克 广藿香12克 佩兰10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生大黄6—10克
用法 水煎服,1日l剂,分2—3次口服。也可制丸剂供康复期应用,1日3次,1次口服3克。
功用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急性期及康复期应用,促进愈合,清瘀抗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方解
心梗实为心脉痹阻病证,属内科急症。临床常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浊阻,或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浊阻,证情复杂而险恶。通常应采用标本并治、通补兼施的治法,据此以选用扶正益气生肌、行气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脉及通腑化浊降逆的方药。愈梗通瘀汤为治疗心便之基本方剂,
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因心梗时心之气血骤然受阻,需有效应用益气行气、活血通瘀、抗栓生肌疗法,人参以用生晒参或红参为好,律液亏短者可用西洋参。或谓“人参专于补气而短于疗疾”,我未能苟同。薛立斋云人参为“气中血药”帅气之力既强,血之运行当可改善。党参虽也可用,但个人经验以为党参平补和缓,似不能与生晒参等温补益气之效同日而语。
张洁古标黄芪乃“疮家圣药”,《名医别录》亦谓可“逐五脏间恶血”,确具补气生肌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心肌细胞活力,改善心肌微循环,修复损伤心肌,缩小便塞面积之作用。
本方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即所谓“归所当归”者。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钠更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能力及清除超氧自由基的功用。徐灵胎《本经百种录》称当归为“补营之圣药”,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理论,血虚当得补,血滞当能通。丹参补血之力虽逊于当归,但通瘀之力强于后者,前者宜于偏热,后者宜于偏寒.而相配伍,可得通治。
玄胡、川芎并用,可增强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之功。玄胡苦辛,性温无毒,入肝经,兼入心包、肾、脾、肺四经。《雷公炮炙论》有“心痛欲死,速觅玄胡”之论,李时珍也有“妙不可言”之喻。川芎为气中血药,理气定痛而活血通瘀,抗血小板功能亢进尤好,玄胡得此,效用更彰。心肌梗塞时由于气血骤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湿浊上泛,苔腻脉滑,纳呆呕恶,大便干结。
本方大黄之用,可以通瘀、化浊阻而推陈致新。或谓心梗已有虚象,不可虚虚;临床应用表明,盲瞽不明,则不见秋毫,张仲景于“五劳虚热赢弱”之用大黄(庶/虫)虫丸的范例足以佐证临床经验之科学合理性,盖胃气和顺则五脏也得以安和。
藿香辛微温无毒,通常认为系清暑药,实际上醒脾和胃,辟恶止吐.四时皆可应用,《局方发挥》论藿香正气散时就提出可治“四时不正之气”。佩兰苦辛温无毒,化湿浊而定痛。
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张仲景早有“呕加半夏”之古典医训;
配以陈皮理气和中,治疗浊阻尤好,况且《本草纲目》对陈皮本有可治“途中心痛”之语云。
加减
低血压状态甚而休克阳脱者,可同时服用生脉四逆汤加肉桂;
舌红口干五心烦热者,可加石斛3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沙参10克、生地10克;
汗出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加至30克;
七情不畅、胸闷胁胀者,可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进退应用;
心痛剧时,可噙服苏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细辛3—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大便不畅或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大麻仁10克,已通畅者,可改用番泻叶10克泡当茶饮;
舌暗瘀血重者,可加莪术10克、三棱10克、水蛭12克、赤芍12克:
脉结代者,可与复脉汤或保元汤进退;
心功能不全者,可温阳利水,加北五加皮3—6克;
卧不安者,可加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9.梗塞合剂 郭士魁
组成
生黄芪 党参 黄精 丹参 赤芍 郁金 陈皮
制用法 水煎成浓缩煎剂,每次25毫升,每日2次。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真心痛,相当于心肌梗塞。
10.促愈合合剂 郭士魁
组成
生黄芪 当归 丹参 桂枝 陈皮
制用法 水煎成浓缩煎剂,每次25毫升,每日2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真心痛,相当现代临床的心肌梗塞。
11.通痹消胀汤 沈祖法
组成
厚朴15克 枳壳10克 槟榔15克 莱菔子30克
大腹皮15克 大黄(后下)10克 半夏10克 木通10克
瓜蒌皮15克 桃仁10克 薤白10克 全当归10克
用法 服药时间为出现腹胀后0.5一1.5小时。必要时隔0.5—2小时再服l剂,兼服冠心苏合丸1粒。
功用 通痹消胀,调理气机。
主治 心肌梗塞并发腹胀。
方解
本方由明·秦景明之家秘消胀散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而成。
方中瓜蒌皮、薤白、半夏通阳宣痹;
大黄、厚朴、枳实、槟榔、莱菔子、大腹皮理气消胀;
佐以桃仁、全当归活血通腑;
木通利尿.
全方调理气机,开上导下.标本兼顾。
加减
饱餐后发病者加六曲、山楂、麦芽;
呃逆、恶心呕吐加生赭石、沉香、降香;
习惯性便秘加芒硝(冲服)10克。
疗效 用本方治疗9例心肌梗塞并腹胀,服药后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及外观腹部隆起均消失,肠鸣音恢复,二便畅。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有剧烈的腹泻现象,一旦矢气频频,腹胀即渐消失,恶心和呃逆停止,胸闷气促随之改善,最后小便通畅.
12.救心厥汤 曾学文
组成
人参15克 黄芪50克 玉竹12克 龙骨(先煎)30克
牡蛎(先煎)30克 肉桂10克 制附片(先煎)15克 干姜10克
当归15克 熟地20克 山萸肉12克
用法 上药浓煎,频服或鼻饲。
功用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主治 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
13.双参附子汤 于幼梅
组成
人参10—15克 丹参30克 制附子片15克
制用法 人参、附子先煎30分钟后加入丹参同煎,频服,每日1—2剂。
功用 益气回阳,活血复脉。
主治 真心痛并发厥脱(指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
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26)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配伍】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本方即白虎汤加人参组成。方中白虎汤清阳明邪热,加人参益气补虚,生津止渴。诸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益气生津之效。本方石膏、知母、人参三味药,具体反映了祛邪热、益津气的用药原则与方法。
上五味药,水煮,待粳米熟透,药即煎成,去滓温服,一日服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白虎加人参汤治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证。症见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
太阳病治当发汗解表。若太阳病服桂枝汤,药不如法,汗出如水,耗伤津液,则致表邪内陷,胃燥化热转属阳明。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即汗后心烦甚,虽大渴引饮,而口渴仍不解,是热盛津气两伤;脉洪大,为阳明内热,蒸腾鼓动,气血沸涌,但因津气已耗,故脉重按则乏力。治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从六经病证传变规律看,本条所述当属太阳病传人阳明。从用白虎加人参汤看,其当前证候应属阳明经证的范畴。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1],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168)注释:
[1]表里俱热:指身体内外俱热。表,非指太阳表证。
白虎加人参汤治热结在里,津气两伤证。症见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
伤寒误用吐法或下法,表邪人里,伤津化燥,转为阳明热盛津伤证。“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反映了本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热结在里”,即热邪结滞在阳明之经,而胃肠尚无燥结;“表里俱热”,即身体内外俱热,是阳明里热外达,充斥内外,弥漫肌肤,可见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阳明经证。阳明热盛,津气两伤,故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汗多不仅能伤津,亦能耗伤阳气,津气两伤,卫气不固,肌腠疏松,则不胜风袭,故见时时恶风,此与“背恶寒”同一机理。治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止渴。
【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169)白虎加人参汤治邪入阳明,津气两伤证。症见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伤寒无大热,是指表无大热,邪已入阳明而化热。因阳明热盛,胃津亏耗,故口燥而渴;热盛于里,上扰神明,故心烦。本证由于汗出过多,体表之邪热随汗而外泄,故表无大热;又由于汗出津气两伤,卫阳失于固密,肌腠疏松,不胜风寒,则自觉背部微有恶寒。此恶寒现象仅局限在背部,并非少阴之虚寒证。其实质仍属阳明里热偏盛,津气两伤,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原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170)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禁忌证。若太阳伤寒表证未解,症见脉浮、发热恶寒、无汗等,治当发汗解表,方用麻黄汤,而不可用辛寒清热之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用之则寒凉冰伏,徒伤中阳,促使表邪内陷,造成变证。太阳伤寒若兼见心烦、口渴等阳明里热之证,亦应宗解表清里之法,或先表后里法,而不可先以白虎汤清其里热。若表证已解,症见渴欲饮水等热盛津气两伤证,则不但可用白虎汤清热,亦可加人参益气生津。
【原文】太阳中热者,喝[1]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喝病:26)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2]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喝:《说文解字》谓:“伤暑也。”[2]甘草:《伤寒论》为炙甘草。
白虎加人参汤治中喝。症见太阳中热,身热而渴,汗出恶寒。
太阳中热者,指暑邪从太阳直窜阳明,耗气伤阴。暑邪初中太阳,即见热势炽盛,此已非太阳,实为阳明见证,且暑热内扰,耗气伤津之象亦随之而见。暑热熏蒸,腠理开泄,则全身发热汗出,又因汗出伤津,加之暑邪内耗津液,则口渴。汗后腠理空疏,毛窍开张,卫外阳气不足,则恶寒,这种恶寒绝非寒证,实为汗后伴发症。暑热内盛伤津耗气,可伴心烦、尿赤、口舌干燥、倦怠少气、脉虚等症。治宜清解暑热,兼益气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消渴:12)白虎加人参汤治消渴热盛,津气两伤证。症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本证属消渴病之上消。《素问·气厥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故知上消为心肺俱热。由于热盛伤津而饮水不止,但所饮之水,皆被热邪所消,故虽多饮而不能止其渴。或为肺胃热盛,热邪不但能伤津,亦可耗气,津伤则多饮,气耗不能布化津液,津不上承,则口舌干燥。饮水虽能救津,若热不除,则气耗而水不化津,故虽渴欲饮水,但仍口舌干燥。治宜清热、益气、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本方也可用于治阳明经热盛,津气两伤的中消。
【用方思路】白虎加人参汤与白虎汤比较,前者清热作用已较缓和,而益气生津作用有增,其差异就在于加人参一味。本方用于既有邪热偏盛,又有津气亏虚者;阳明经实热壅盛,津气未伤者,则非本方所宜。临证若热甚者,重用石膏、知母;津亏甚者,方中人参易西洋参,再加麦冬、沙参、天花粉等;便秘者,酌加大黄、芒硝。白虎加人参汤临床用于治疗中暑、感冒发热、老年口腔干燥症、糖尿病等。
【医案举例】(1)吴佩衡医案:李某患暑证,病已六七日,脉来浮洪,面赤多汗,壮热烦渴而喜冷饮。唇焦舌红苔白而燥,食物不进,小便短涩而赤。曾服黄连、黄芩、枳壳、栀子、连翘、薄荷、木通、滑石、藿香、香薷等药无效。此系暑邪伤阴,津液枯燥,内热如焚,误服此等苦燥辛散之剂,更增伤津耗液之弊,虽有苦寒之药夹杂其方,犹如杯水无力以救车薪,遂拟人参白虎汤加味治之。处方:生石膏60g(碎,布包),知母12g,沙参24g,寸冬24g,生地黄15g,玄参12g,杭芍12g,甘草6g,粳米12g。次日复诊。1剂后即汗出淋漓,邪热溃退,真阴来复,唇舌较润,烦渴已减少,小便较长,但色仍赤。继以清暑解热、养阴生津之法,原方加减治之。连服3剂,邪去正安,食增神健而愈。[吴佩衡.吴佩衡医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24.]
(2)谢天心医案:张某,女,26岁,秋患中消证,消谷善饥,频频欲食,有时进食稍迟,即觉心中燥热难忍,面部时觉烧热。起初每日纳食15~16碗,以后日渐增多,每日非24~25碗不可,曾多医治疗月余不效,患者虽多食而体形消瘦,面有浮火,舌苔薄白,脉微带数。治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山药代粳米加减,怀山药30g,西党参12g,生石膏90g,肥知母9g,生甘草3g,海蛤壳12g,粉干葛9g。连服5剂,消证方减,原方再服10余剂而愈。并嘱其继服冬瓜饮多次以善其后。愈后5~6年未见复发。[王金魁.老中医谢天心应用石膏的独到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4):28.]
(3)许叔微医案
从军王武经病,始呕吐,俄为医者下之,已八九日,而内外发热。予诊之,曰:当行白虎加人参汤。或云:既吐复下,是里虚矣,白虎可行乎?予日:仲景云,见太阳篇二十八证,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加人参汤证相当也。盖吐者为其热在青脘,而脉致令虚大,三投而愈。
(4)刘渡舟医案
李某,男,52岁。患糖尿病,口渴多饮,饮后复渴,似有水不解渴之感。尿糖阳性,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其人渴而能饮,但食物并不为多,大便亦不秘结。问其小便则黄赤而利,然同饮入之水量比则少。脉来软大,舌红无苔。辨证:为肺胃热盛而气阴两伤之证。此病当属“上消”。治以清上中之热而滋气阴之虚为宜。处方:生石膏40克,知母10克,甘草6克,粳米一大撮,人参10克,花粉10克。此方共服5剂,则口渴大减,体力与精神均有好转。化验血糖与尿糖,程度减轻。转方用沙参12克,麦冬30克,花粉10克,太子参15克,甘草6克,知母6克。此方服10余剂,病情明显好转,后以丸药巩固疗效。
【有关石膏大寒的争议】
1.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及卫生部编《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均谓石膏性大寒,味辛、甘。
2.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霖,字师愚,治瘟疫独树一帜,著《疫疹一得》。当时瘟疫流行,众医无策,余霖创清瘟败毒饮,应手而痊。据记载:乾隆癸丑年(1793)春夏间,京城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治之,亦不甚验。京城一医(即余霖),以重剂石膏治鸿胪星实之姬,人见者骇异。然呼吸将绝,应手辄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
3.近代医家张锡纯,师古不泥,衷中参西。认定《神农本草经》谓石膏性微寒,可为千古定论。并据仲景竹皮大丸治妇人产后病,认为其性纯良。其平生喜用石膏、善用石膏,用石膏治愈疑难重症颇多,屡建其功,对后世影响很大。《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药物部分共选药79味,石膏居众药之首,且占据14页篇幅。盛赞石膏有透表解肌之大功,非同一般多认石膏专清胃热之大寒。
4.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在“石膏药性辨”一文中讲:“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往往在温病初起即投之,以清其伏热。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奈何今之医者不究其药性,误信为大寒而不敢用,畏之如虎。如此谬误流传,习而不察其弊,乃余所大惑而不解也。”孔伯华临证,常以石膏配桑菊饮、银翘散等轻清宣泄;配黄芩、黄连、栀子等清涤里热;配通草、滑石等淡渗利湿;配藿香、薄荷以芳香透表。
5.胡希恕讲:石膏性非大寒,而是微寒,兼见味辛。《神农本草经》治“产乳金创”,《金匮要略》竹皮大丸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呃逆”。产妇能用,何谓大寒。石膏辛味,辛可除湿消肿,越婢汤为证。湿热所致口舌溃疡苔腻,非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莫属,舌苔厚腻结实不论黄白,或白腻干苦或白腻而光皆可用之。石膏属矿物,性寒又沉降,性滞碍胃,宜佐以养胃之品,如白虎汤用甘草、粳米或加人参。石膏的溶解度较草木药物之品相差悬殊,故用量要大,一般用1~2两,重剂须用4~5两。尤宜生用,煅则质变有害。石膏有解热、止汗、解渴、消肿、破结、止痛之作用。常用于眩晕、昏迷、口疮、口臭、皮肤瘙痒、降血压、祛痰涎黏稠等。
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
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本方见于《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三节秋燥伤寒,喻嘉言谓,“肺热不宣,急奔大肠乃肺热肠燥之候也。脉右洪长而数,左关弦数过尺者。肺燥肠热则用阿胶黄芩汤。”俞根初也提出“肺燥肠热则用阿胶黄芩汤,甘凉复酸苦寒,清润肠燥,以坚肠胃”。
【方义阐释】
阿胶黄芩汤功用在于清热止血,润肺清肠。主治发热干咳,下利,舌红少苔,脉细数,属肺燥肠热证。方中甜杏仁润肺止咳,桑白皮泻肺热,甘蔗、糯米润肺生津,宣肺止咳。阿胶甘平,补血滋阴,《本草从新》卷十六谓之“平补而润……滋肾补阴”。黄芩苦寒坚阴,《本草从新》卷一言黄芩“苦入心,寒胜热,泻火除湿”,能除肺与大肠之热;同书卷二又言芍药(白芍)“补血敛阴”,芩芍并用,共奏滋阴降火之效。芍药、甘草又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车前子清大小肠之热,利小便而实大便,使热从小便而去。诸药共奏清热止血、润肺清肠的功能。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滋阴与泻火兼施,泻火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邪。
按:阿胶黄芩汤是受到经方黄芩汤,以及黄连阿胶汤启发加减而成,此属于伏邪内发,以阿胶白芍滋阴,共奏清热滋阴之效。然既然肺热咳嗽,又加桑皮杏仁泻肺止咳。车前子虽然利水也能治咳嗽,甘蔗消热,生津,下气,润燥。用梢想必清热养阴利水之意,全方共奏滋阴清热,泻肺平喘治咳嗽;本方当与清燥救肺汤鉴别应用!
典型案例
案一:肺燥肠热、络伤咳血(咳血)
王某,男,32岁。初诊1983年10月3日。自述咳嗽痰黏带血,喉痒,咳时牵引胸胁作痛,稀便每日3~5次。望诊;面色微黄,舌红苔黄而燥。切诊:脉弦数。本案为燥热伤肺,肺络受伤之证,治则:清肺热而止血,佐以润肺清肠。
处方:阿胶黄芩汤。阿胶20g,黄芩15g,杏仁15g,白芍10g,甘草10g,甘蔗25g,白茅根20g,生地15g。共服6剂而愈。
按:本病发于秋季,燥热伤肺,肺络受伤则咳痰带血,胸胁作痛。燥热伤肺、咽喉为肺之门户,故喉痒,舌红而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使大肠传导失职而出现大便泄泻等证。综上所述本病为肺燥肠热、络伤咳血所致。故用阿胶黄芩汤而愈。白峰温病学方论与临床
案二:肝肾阴虚,迫血妄行(崩漏)
张某,女,37岁,南和县农民,1965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自15岁月经初潮以来,经期经常提前。今年2月份流产后月经3个月未来,小腹时常胀满,昨天突然大量出血,血色红赤而有热感,夹有血块。曾用凝血剂、仙鹤草素等止血药不效。现仍出血不止,血色淡,心悸,汗出,五心烦热,口渴舌红,脉细数。
证系肝肾阴虚,相火偏亢,热郁于内,损伤冲任,迫血妄行,故致血崩。拟治以益气清热止血之剂。
方药:人参(先煎)6g,阿胶12g,生地24g,棕榈炭12g,黄芩炭15g,白芍15g,当归9g,大蓟炭6g,小蓟炭6g,侧柏炭12g,三七(研末冲服)4.5g,甘草3g。2剂。
二诊:(5月17日):出血减少,已无血块,仍有五心烦热,头晕心悸,脉细数。上方加黄芪15g,旱莲草15g。3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五月二十日):出血量大减,血色淡红,仍五心烦热,心悸,腰酸腰疼,头晕耳鸣,口干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由于大量出血,阴血亏耗,呈血虚内热之象,拟以养阴清热,凉血安神之剂治之。
方药:当归9g,炒白芍12g,生地24g,炙龟板15g,阿胶12g,黄芩炭15g,棕榈炭12g,地骨皮9g,酸枣仁15g,焦栀子6g,甘草3g。5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5月25日):出血停止,虚热大减,仍体倦无力,心悸汗出,头晕失眠,饮食不思,面色淡白,舌淡白少苔,脉细无力。此乃由于出血之后气血不足,致心脾两虚之症。拟以归脾汤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