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鱼搅团

越是酷暑天热农忙的时候,凉鱼搅团越是爽口舒心。

吃凉鱼搅团,第一碗最好先吃搅团,浅浅的浸在油泼辣子水水里,下锅菜绿是绿红是红的浮荡着——红的是西红柿,绿的是韭菜灰灰菜野菜。甭管是醋水水还是浆水水水儿,那股香啊,喷人口鼻。

吃凉鱼搅团一定要用大碗,——跟吃面一样,碗大面香。搅团,碗大了好舀,薄薄的匀匀的平展展地铺开,跟碗形成一个绝美的造型。看着美,吃起来更香。

刚盛进碗的搅团,烫嘴,心急的人吃进去,会烧得心疼,把自己给弄得眼泪叭嚓的。——所以,吃烫搅团最能考验人的耐性:香的口水直流,硬生生地忍着。

“打削球,就跟吃烫搅团一样,不能急,要一板一板来。”我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想到打乒乓球,打乒乓球的时候又会想到吃搅团。

吃过一碗烫搅团,然后再吃滑溜溜的凉鱼儿,能让你有爽歪歪的真感觉:烫的舒心,凉的爽心。——我一直这样吃。

我吃过各种各样的搅团:小时候纯包谷面的,有点黄,有点涩,但不失其香;尤其是最后的锅底,抹一点臊子油,稍微热一下,然后用铲子铲下来:脆脆的,油油的,比现在的锅巴好吃一百倍。那时候,一周吃三四天搅团,是很常见的的事情。好多朋友说,现在之所以不吃凉鱼搅团,倒不是它不耐饥不顶事儿,“实在是那时候给吃伤了!”

——奇怪的是,我从来没吃伤,简直吃上瘾了。用朋友们的话说,我现在已经吃出水平吃出境界了。

现在农家乐里还可以吃到麦面添加少许包谷面的搅团,就是下锅菜给的少,浅浅的一小碟儿,总叫人不能放开吃,吃尽兴。因此,每逢报主食的时候,我都要加上一句叮咛:“下锅菜儿弄多点儿,汤弄汪实点儿!”

街上的凉鱼搅团我也偶尔吃过三两次:碗太浅,菜太少,味儿太淡。纯粹就是挣钱的:五块钱一碗,吃下去连一点反应都没有。一摸肚皮,干瘪如初。

那次跟同事路过上林苑里边一个凉鱼搅团摊儿,大热天的,就说吃一碗。面粉做的,白生生的晶莹透亮;凉鱼儿细长细长的,在水盆里活像游动的小鱼儿一样。等到吃了几口,那个味道啊,“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凉鱼儿!”——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不怕羞,这样的手艺也拿出来摆摊儿。”

——再好的凉鱼搅团,不会调制也是白搭。

因此,我现在极少在街头吃凉鱼儿,流动摊点儿地实在是不可信。

所以,我们“搅团团”经常自己在家里打搅团吃:打搅团的时候热热闹闹,吃搅团的时候嘻嘻哈哈。更重要的是,哪一种气氛很好,那里面裹着一种家的味道!

户县和周至的搅团味道差不多,我都吃得习惯。长安的搅团,味道里总少了点什么。——对,几乎没有下锅菜,不提味儿,尤其是浆水水水儿的,菜少了就只剩下浆水的酸味儿了。

跟朋友去祥峪和上王村等地吃农家乐时,吃搅团必定要特别叮嘱:“多弄下锅菜,浆水和醋两样水水儿。”

吃凉鱼搅团,后面一定要有油饼,或者锅盔辣子垫巴。这该算是绝美的套餐把?反正我们经常这样子吃的。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