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逸趣,意境超远,唐诗佳作《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这首诗被誉为唐代山水园林诗中的佳作。诗中描写寻幽探胜的佳句让无数人向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幽静禅林。诗中的破山寺就是常熟虞山兴福寺,始建于六朝。上个世纪80年代,常熟本地重修兴福寺,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这首诗从宋代开始就频繁出现在各种诗话中,成为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作。诗中第一句点明时间地点,从平凡处入手,娓娓道来,从容优雅,这才是好诗应该有的风格。第二句描写了进入寺中的总体感受,有一种鸟瞰全局的大局观。游览名山古寺一般人会写如何辉煌,如何华美。常建反其道而行之,进入寺中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旭日密林。这样的手法,有一种站高望远的感觉,从整体大局入手。
前两句诗中有两组对仗,清晨和初日,古寺与高林,除了节奏格律上美感之外,还为接下来的诗句做铺垫。寺内寺外林木繁茂,深邃幽静。从平淡处起笔,落笔在全局,接下来就要有细节描写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全诗的佳句。“曲径通幽处”这一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叫“竹径通幽处”。这两个版本比较而言,“曲”字版从意思上看更符合全诗的意趣。“竹”字版过于写实,少了几分幽静的味道。这两句诗写常建穿过佛殿,向后禅院走去。这首诗的重点是后禅院,常建用一个“深”字突出了禅意之中静雅。
欧阳修特别喜欢这两句诗,他常常宣讲这两句诗中的意境。自然清新,毫不矫揉造作,这样的字句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值得每一个红尘中人好好体会。清代的诗歌评论家叶燮用八个字评价这两家诗的妙处“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五、六两句描写常建在后禅院游览时看到的美景。鸟儿在林间跳跃鸣叫,潭水清澈无波。按照王国维的看法,这两句诗就是他总结出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禅意与悟性,常建并没有过多强调,他在写诗过程中,让读者慢慢去领悟,这才是高级的写作手法。
尾联两家,静中有动,传来钟声,这是寺中僧人要开始修行的讯号。常建听到了钟声,也被包围在佛语纶音之中,感受心灵上的宁静。就像是一首协奏曲,最强音之后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一首佳作,让人觉得不虚此行,除了心灵上的感悟,还有身体上的放松。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