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原煤2200万吨 山东海阳核电发电500亿度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马向阳、池毓凯、张建佩、记者尹明波报道 据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消息,日前海阳核电一期工程2台机组累计发电量已突破500亿,相当于替代原煤2200吨,减排二氧化碳4000吨。目前,2台机组“火力全开”满功率运行,在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中展现担当、彰显作为、贡献力量。
图为海阳核电站。摄影:姜立波
海阳核电作为山东首个建设并投入商运的核电站,一期2台机组自2018年10月、2019年1月投运发电以来,清洁高效,安全稳定,在非化石能源中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同时,扎实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开创国内核能零碳供热商用先河,建成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送示范工程,迈出核能综合利用全国第一步,蹚出一条核能高质量发展“山东路径”。
评价指标达到卓越值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采用先进的非能动三代核电技术,单机容量为125万千瓦,2019年、2020年,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8296小时、7620小时,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充分反映出核电在优化计划停堆和降低非计划能量损失上已跻身全国前列。”据山东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投运以来,坚持安全至上、质量为先,狠抓生产体系安全高效运行,狠抓核能安全文化建设,圆满完成两台机组首次换料大修,近两个燃料循环周期运行业绩位居世界前列。
WANO指标是国际上用以衡量核电厂发电、运行、检修、安全等方面综合业绩的指标,直观反映核电厂的整体运行业绩。根据世界核运营者协会公布的2020年世界核电WANO综合指数排名,全球398台参与评价的核电机组平均值为86.7分,海阳核电2号机组获得满分100分,1号机组获得99分,均走在世界前列。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第一季度,海阳核电1、2号机组14项WANO评价指标全部达到卓越值。
减碳相当造林4.6个泰山
“海阳核电3000亩厂区,生长着'鸟中熊猫’震旦鸦雀、白头鹎、斑鸫鸟、北红尾鸲、戴胜等野生动植物。每年冬季, '鸟浪’涌现,成为许多候鸟过冬的'栖息地’。”海阳核电负责人介绍说,2台机组投运两年来,政府及企业24小时在线监测核电站周边辐射水平,各方监测数据表明,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与运行前的本底数据相比没有变化,还带来显著减碳效益。
最新数据显示,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平均年发电量达20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600余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4.4万公顷,可覆盖4.6个泰山林地面积。此外,海阳核电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以“零碳”排放的优势,居民在享用绿色电力、清洁供热的同时,还可尽情鉴赏绿草如茵、碧浪金沙、云水相映、海天一色、风景如画的大美海阳。
核能综合利用“加速跑”
继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山东核能综合利用先进经验给予“点名”后,山东聚焦北方冬季取暖、沿海城市缺水等民生问题,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加速跑”,加快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水热同产同送等项目研发。
依托海阳核电一期工程,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核能商用供热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2019年、2020年两个供暖季为周边70万平方米区域累计供热273天,节约原煤3.8万吨,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热清洁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获得感强。目前,二期450万平米供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推进,预计今年供暖季实现海阳城区“零碳”供暖全覆盖。
2021年5月11日,“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在海阳核电基地建成投运,这是山东省核能综合利用的再次突破。该工程拓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新应用,通过核能“先发电、后制水、再供暖”三级高效利用,开创“零碳”供热、“零能耗”制水新时代,大幅提高核能利用效率,降低供热供水成本,对全国加速核能综合利用、同步解决沿海城市清洁取暖和淡水需求等民生问题贡献了“山东方案”“山东智慧”。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将持续发挥核能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优势,加快推进海阳、荣成等既有核电厂址的开发建设及综合利用,探索布局一批核能海水淡化、制氢等示范项目,加大远距离、大规模供热供水等课题攻关,在胶东具备条件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全力为社会奉献清洁的电、零碳的暖、纯净的水、绿色的氢,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