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见异思迁”的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通儒,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作为当代国宝级书法大师和书法教育家,他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个时代;
作为京剧艺术家和研究者,“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博士生导师,为推广京剧艺术不遗余力;
作为逻辑学大家,他的言行透着哲辩思维,他的逻辑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国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作为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但是,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慕名而来的人们发现,听欧阳中石讲的最多的内容,不是书法本身,而是中国文化。他是一位学问家、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教书育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又是一位教育家,从教多年,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可谓桃李满天下。
汉字书中有画
“我是一个教书匠,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教了六七十年。”至于书法家这个响亮的身份,老人竟一句也不提。
欧阳中石先生于书法,各体兼通,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他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飘逸清新的独特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欧阳中石回忆,幼时村里有位武岩大师跟他第一次谈话讲到了篆字,说中国的文字讲究“形”,“看到了什么就画出什么,比如画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有孩子的,这好办,点两个点就是画两个乳房”,这就成“母”了。画男的怎么办,不能画个秃头就算了,男的都种地,咱们就在上面画个田,下面画个力就有了。”多形象啊!
欧阳中石说,这个思想深深影响了自己,到现在加上不断学习,越来越意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认为,过去很多人以为书法就是如何书写、怎样用墨,但他强调:“书法不光是写字,最主要的还是要认字、解字。”
他坦言,自己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始终是文化与教育问题,特别是对汉字的认知与表现。对于汉字的繁简之争,他指出,不能把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立起来看,繁体字是传统汉字,发展下来了,简体字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
“实际上,有些汉字简化得没道理”,他举例说,之前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标题为“淫雨霏霏”,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形容连绵不停的雨的“淫”字本为“霪”,把雨字头去掉,意思就变了,应该考虑改回繁体字。

欧阳中石说,文字学家不应该只研究一个字的典故,更应当考虑汉字规范化的问题,笔画太多的字可以简化,简化不好的字应再改回去,最后有个统一规范。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通过形象文字来表现思想,“汉字书中有画,能更好表现思想。”

哲学是学“聪明”的
学哲学出身的他,研究书法时也动用了哲学的思考方法。写书法和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要专一,不能贪多。他主张初学书法者只写一个字,这个字写好了再写另一个,顶多写五个字,把这五个字弄通就行。“我说的都是通俗的话,但其实都是哲学道理。”他说。
“作为一名教书匠,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汉字入手,提炼出更为行之有效的认识方法,让学生们能快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汉字是那么美妙,如果学习方法更为简单和有趣,全世界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从而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而广之。这是我们献给世界的厚礼,这也是我一个教书匠的'中国梦’。”
偶成戏曲大家
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的他,早已家喻户晓;而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博士生导师。
1943年,还在济南上学的欧阳中石到同学家玩,唱起了奚派的《白帝城》。没想到从屋里走出一人,对他大加赞赏,并当场收他为徒。此人就是奚啸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
自此,师徒之间情深义重,一个不遗余力、倾囊相授,一个悉心领会、全情投入,奚派艺术就这样得以相传。欧阳中石协助奚啸伯工作多年,为“奚派”艺术的完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欧阳中石(右)在京剧《四郎探母》中饰杨四郎
他悉心琢磨京剧不同行当表演的精华,从生旦净丑的舞台呈现上得到了不少借鉴。在京剧舞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鲜明形象,如《白帝城》之刘备、《龙凤呈祥》之乔玄和鲁肃、《四郎探母》之杨四郎、《武家坡》之薛平贵、《坐楼杀惜》之宋江、《范进中举》之范进、《打渔杀家》之肖恩等等,都充分展现了奚派艺术的特有魅力。
他在专著《啸伯永啸》中说,自己不仅在京剧方面受恩于奚啸伯先生,而且在书法方面也大享师恩。奚啸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欧阳中石与奚啸伯多年不在一地,其间鱼雁往返既多且勤,每周必通的两封书信,洋洋洒洒,都用毛笔写成。
奚啸伯信札
可以这么说,奚啸伯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对欧阳中石的书法有很大影响。一方面学习京剧艺术,一方面锤炼书法,欧阳中石从师傅身上领悟到,书画的高下并不在于笔墨之间,而重于意境格调的不同,京剧艺术的道理亦然。
从书法到戏曲,艺术是相通的。先生说:“写字是没有穿上行头的戏剧。”
不务正业见异思迁
虽是大家,欧阳中石先生却没有一点儿架子,有问必答、风趣健谈,而且常常拿自己“开涮”。
“我是搞书法的,原来没这一行当啊,所以我叫不务正业。”从小到大,欧阳中石自认书法并不出色。无论是念小学、中学,还是后来在北京大学念哲学系,他的书法在班里都是不显山不露水。
直到1983年,欧阳中石才真正进入了书法天地。那是他从北京171中学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的第三年,学校首次开办成人书法大专班,从那时起,欧阳中石就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研究书法。
“从毕业开始到中小学教学,再到现在教博士后,文科、理科,什么专业都教过,我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也不清楚。”欧阳中石笑言自己这种状态是“无家可归”。
那是1954年,欧阳中石自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学校把他打发到河北,河北把他打发到通县,通县把他安排在女师,女师分派他教学生几何。他倒好,没有嗟叹,没有怨尤,随遇而安,轻装上阵。
几何教得好好的,学校又让他改教语文。语文是欧阳中石的强项,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很快,他的课堂教学成了校内的样板。然后,又成了县内的样板。再然后……没了下文。因为,学校改派他教物理了。是欧阳中石精通物理?不,没那回事。因为这事是领导决定的。欧阳中石摊开物理教材,他很快又在其中找到了乐趣。物理的瘾还没有过足,学校又让他改教化学。
如此这般,欧阳中石在通县,时间从1954年到1978年,年龄从26岁至50岁,单位忽而是中专,忽而是中学,承担的科目,这学期是语文,下学期说不定就变成物理……
“我有我的大学,我的专业,可是我的专业暂时不能得到发挥的时候,让我转行,让我教数学,教语文,教化学,甚至都让我教体育,这能算什么,都不是我的正业啊,都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说我不务正业,我务的不是坏业,是说不是我的专业,最后无家可归,我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只能笼统地说我只是个教书的。”先生如是说。
1981年,欧阳中石调入北京师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短短几年内,主编或参与编辑了多部逻辑教材。1985年,欧阳中石57岁,他又在北京师院旗下,推出一个当时绝少有人想到的项目:书法大专班。
“我们在学校看到国家的形势需要书法教学,就搞了书法教学,所以我不承认我是书法家,我只能说我在书法教育上做了些工作,因为当时1980年代,好多国际友人到中国都谈书法问题,都谈书法教育问题,我们却没有,我们一个师范院校应当考虑,所以成立了个书法专业。一直到现在,最近一两年里面,国家提倡开展书法教育,可见我们这个学科还是做对了。”
他编著的各种专著和教材达40余部。主要有《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章草便检》、《书法与中国文化》及中国书画国际大学系列书法教材等。其中,《书法教程》获1995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
也许是因为老人几次大病九死一生,首师大把这位国宝级大师“保护”了起来,除了正常教课,只能把如潮的慕名拜访者婉拒“门外”。昔年旁人求字,欧阳老师无不欣然应允,如今却是一字难求,“恐年岁之不吾与”。高龄的中石老人,听力渐弱、手部微颤、两只眼睛的右半部分几乎看不见东西。
执着于对汉字的热爱,潜心于书法文化的探究,还能和学生们厮守在一起,欧阳中石单纯、欢乐的生活,就像春日的阳光一样,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它让这个拄着拐的老人忘记了腿疼,也忘记了眼睛带来的不便。或许,欧阳中石之真性情,在于他敢于看淡名利,重新站上原点;之可爱,在于他竟把自己大半生的行迹,概括为一首顺口溜,“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