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光速冲刺IPO 陆金所9年求索终迎上市|十字财经

文|潘晓俊 李意安

2020年下半年无疑是金融科技巨头扎堆上市的大年。蚂蚁金服、陆金所两大巨头先后登陆资本市场,相较于蚂蚁金服近来引发的如潮热议,陆金所显得分外低调。然而低调的另一面,却是22天冲刺上市的雷霆速度。

10月30日晚,陆金所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美国存托股份的最终发售价为招股价上限: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3.50美元,共计募资额为23.63亿美元,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同时,由于陆金所控股上市承销商有2625万股ADS配售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陆金所控股总发行规模则为2.01亿股,陆金所控股融资额也将对应增加到23.14亿美元到27.17亿美元。

在此之前,陆金所的上市期待已经持续了多年,2015年到2019年间,陆金所进行过三轮股权融资,总规模超过31亿美元,股东阵容中不乏莱恩资本(LionRock)、摩根大通证券、瑞银伦敦分行、日本金融公司SBI控股、中银集团、民生银行、碧桂园控股、国泰君安、沙特主权基金、卡塔尔投资局等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IPO之后,中国平安持股份额将从42.3%降至38.9%。

1

九年求索

作为平安集团的首家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陆金所的横空出世离不开平安集团的顶层设计。
2009 年,平安集团开始关注和研究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模式,聘请麦肯锡制订了全国性金交所的发展方案,试图在综合金融实践基础上,借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美国洲际交易所的模式和经验,全资建成金融业的“阿里巴巴+淘宝”。该项目在平安内部被认为是深化综合金融战略、建立以科技引领综合金融模式的核心工作,是下一步创新发展的重点,想法落地之际,平安把这一交易所的注册地选在了上海。
2011年9月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公司简称“陆金所”,发展愿景是“利用先进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满足投融资需求,成为中国最佳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这一愿景定调了陆金所其后近十年的发展。
彼时正是互联网金融概念风起云涌的时代。2011年到2013年,网贷平台迅速扩张,互金行业烈火烹油般迎来了大发展,陆金所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迅速成长扩容。
和大多数的P2P平台一样,陆金所扮演的是中介服务的角色,向交易双方收取信息和金融支付的服务费。因为平安集团的信用背书和能力加持,陆金所很快成为业界公认的P2P头部平台。
而2014年开始,由于行业主体的迅速扩张导致行业鱼龙混杂,行业风险也出现了指数级增长,出现资金链断裂、平台跑路等现象屡见不鲜。2015年12月,政府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拉开了P2P借贷行业的监管序幕。
感受到寒冬降临的气息,2016年开始,陆金所在业务端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陆金所在2017年下半年停止为B2C产品的发行提供便利服务,在2019年8月停止为P2P产品提供便利服务,转而发展其他产品资产管理计划、银行产品、共同基金和私人投资基金等产品。
相应的,在平安集团主导下,通过一系列吸纳合并,形成了眼下陆金所、陆金所国际、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和平安普惠“四所一惠”的格局,使得陆金所体系内,资产和交易的闭环得以顺畅衔接。
而在平安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中,2017年开始,“金融+科技”成为了整个平安的核心驱动战略,作为中国平安旗下科技业务的排头兵,陆金所控股也被认为是平安深化综合金融战略、建立以科技引领综合金融模式的核心业务之一,成为了平安部署金融科技的重点加码板块。
陆金所在技术端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基于过去十年其在运营中积累的大量数据,陆金所控股逐步在财富端建立了科技和数据的优势壁垒,创建了智能客户风险识别系统和产品风险识别系统,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动机识别模型)来分析客户的实时意图并预判客户的行动倾向。这一系统嵌入陆金所APP之后,大大提升了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度,实现了千人千面,2017年至2019年,陆金所投资者留存率每年都在90%以上,活跃投资者复合增长率达到14.1%。此外,为实现灵活创新,2020年,陆金所在“去IOE”项目上也取得了率先突破,技术自主将大大提升敏捷开发的能力。

2

财务表现向好

金融科技市场已经形成头部市场优势,以蚂蚁科技和京东数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流量、场景、科技应用上优势更为突出,而依托于平安集团的陆金所策略则是依靠理财和信贷两端服务的客群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打法。比起互联网的海量长尾客户,陆金所瞄准的是中产市场,提供的是专业大额的信贷及理财服务。
从2017 到 2019 年的三年中,陆金所贷款余额以26.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财富管理客户资产(不包括遗留产品)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9.4%。三年总收入分别为278亿元人民币、405亿元人民币和47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达到60亿元、136亿元和133亿元。
截止2020年6月,陆金所控股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470万人,客户资产规模达3783亿元,其中现有产品占比达87.2%,平台约75%资产由投资超过30万元的客户贡献,资产100万以上的客户占比达到46.7%,高净值客户占比较大,陆金所与429家机构建立了资产端合作关系,向1280多万的活跃投资客户提供8600多种理财产品,用户留存率达95%。2017年末到2019年末两年间,客户在新产品的投资金额增加了1093亿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30日,客户资产为3269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目前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达5358亿元,累计服务了1340万名客户,近7成用户为小微企业主。陆金所控股的借款人平均无抵押借款规模为14.65万元,有抵押平均借款规模为42.24万元,远高于纯线上科技金融平台平均5000元的借款规模。在1340万借款人中,员工少于30人且年收入低于500万的小微企业占到了69%,借款人92%持有信用卡、57%拥有房产、57%没有未偿还的无担保贷款。
传统银行对于无抵押的情况下,缺乏复杂的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能力,很少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借款者提供贷款。而大多数在线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倾向于关注期限较短、规模较小的贷款,由于缺乏金融服务背景,它们更多地依赖社会行为数据而不是金融数据来进行信贷决策。相较而言,陆金所控股既有着传统金融机构不具备的科技属性和风控能力,也有纯在线科技金融平台无法比拟的金融背景资源和渠道优势,线上线下有着非常顺畅的传导路径。
2019年8月,陆金所停止在P2P平台上使用个人投资者作为资金来源后,顺利过渡到从银行和信托计划渠道获得所有第三方资金。与传统银行零售贷款模式不同,在传统银行零售贷款模式中,融资和信贷风险均由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承担,而陆金所在零售信贷业务中提供的贷款主要由第三方融资来源提供,信贷风险主要由信用增强合作伙伴承担。
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60.6%的贷款由49家银行提供,另外38.7%的贷款来自不同投资者的信托计划。同时,融资合作方为陆金所提供了新贷款量的99.3%,而陆金所仅通过自身的许可小额贷款和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0.7%的资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开启的网贷专项整治工作,渐近尾声,转入常规监管。网贷业务对陆金所财富管理业务影响已经大大弱化。数据显示,陆金所的网贷存量资产已由2017年的3364亿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478亿元,业务总占比从2017年的72.9%降低到当前的12.8%。截至2020年上半年,存量网贷产品占财富管理交易服务费用下降到了40.5%,预计P2P相关产品规模占客户资产管理规模及服务费用的比例逐渐减小,自2022年完全结束。

原创|独家|深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