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盆景黄叶烂根枯萎,原来是感染立枯病和枯萎病,治疗并不难
导语:秋天去北京香山看红叶,而这种红叶树种就是所谓的黄栌树。黄栌,又名红叶、黄道栌、红叶黄栌、黄龙头、黄栌材,是与银杏、枫树齐名的秋天重要的观赏风景树之一。它除了能观叶赏花以外,在花后久留不落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能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非常漂亮。作为漆树科黄栌属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黄色花、红色果,花期5-6月(夏初开花),绿色叶,深秋霜降后(昼夜温差超过10℃)变为绯红色。不仅种类多,分别为黄栌(原变种)、矮黄栌、四川黄栌、粉背黄栌(变种)、红叶(变种)、毛黄栌(变种);而且分布也广,原产我国华北、西南以及浙江等省份地区,现在大多省份和国外都有栽培。除了观赏价值以外,还有很多药用(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和经济价值(木材、染色)。
秋季变红的黄栌树叶片
养过黄栌盆景的盆友们都知道,黄栌原生长在山坡的向阳处,所以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当然也耐半阴,同样也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唯一缺点就是不耐水湿,所以在浇水这块稍微要注意一下。因根系发达、生长快、分蘖能力强,所有适应性较强。除此之外,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在土壤这块,最好选择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含有腐殖质的砂土中最好。
夏季开花之后的粉色花梗
按道理来说,适应性这么强的树种用来观叶盆景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养起来还不费劲。但总有盆友和我反应说自己养的黄栌盆景不知道为什么根部出现腐烂、还有就是苗株莫名其妙出现萎焉,叶片出现黄叶不说,还总是在红叶前失水焦枯脱落甚是头疼。叶片脱落和根系腐烂对观叶树种来说,无疑都是致命性伤害。你想养了大半年的盆景,突然掉叶换谁谁不心疼?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黄栌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是如何感染的?在感染的过程中有哪些病症表现?当发现这些症状以后如何去解决处理?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
因枯萎病掉叶枯死的黄栌盆景
一、黄栌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成因分析:
黄栌立枯病和枯萎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影响部位的不同,但是造成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1、黄栌真菌性立枯病:不得不说,立枯等同于“死苗”。尤其是一些新的黄栌盆景下山桩服盆缓苗期间。有的盆友可能有疑问了,老桩应该没什么事。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黄栌真菌性立枯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丝核菌属中的立枯丝核菌引起,此病菌腐生性极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近3年时间,一般在有伤口或相对残缺黄栌桩体以及土壤或者混入病残体的未腐熟的堆肥中进行越冬,然后在气温湿度合适时(温度在15-18℃,湿度在35左右时),通过灌溉水、移栽换盆、以及使用未完全腐熟的堆肥(有机肥)开始进行侵染,然后引发新株、桩体基部和根系形成菌丝、然后变色等症状。当然引发此症状与平时盆土过湿过粘、浇水过多、通风不良也有关,如果选择了抗病性差的桩体,也会易发此病。
抗病性差的黄栌桩体
2、黄栌真菌性枯萎病:枯萎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真菌性的,一种是细菌性的。而黄栌枯萎病一般表现缺水性萎焉,然后黄叶脱落,符合真菌性枯萎病症状。它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中的大丽轮枝孢菌引起的,和立枯病有着相似之处,作为一种土传病菌,主要通过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过伤口侵入,通过沿导管扩散至植物各个部分,导致植物水分、矿物质等吸收、运输出现障碍,从而使寄主植物出现枯萎、衰弱,造成黄栌大量黄叶、落叶,最后整株死亡。其传播速度和严重程度与根系周围分布的病菌数量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湿度和氮肥过量都会加重此病的传染和严重程度。
野外开花后健壮黄栌桩体
二、黄栌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症状表现:
1、黄栌真菌性立枯病:主要感染黄栌盆景桩体的茎基部和地下根系部位。一般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也就是3-5月潮湿的梅雨季节(春季移栽换盆时缓苗前后,5月份为高发期)。主要造成黄栌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感染时,黄栌桩体根部周围会形成不规则或椭圆形的暗褐色的病斑,然后病斑会随着时间变长发生溢缩凹陷,然后变成黑褐色,根皮表面会出现腐烂症状;湿度过大的话,会加重腐烂程度。
对黄栌盆景根部进行切断消毒处理
2、黄栌真菌性枯萎病:主要感染黄栌盆景桩体叶面,当然花、枝、根系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叶片萎焉程度,感染症状表现有两种,一种为黄色落叶形态,一种是绿色不落叶形态。和立枯病不同,整个生长期都容易发病,发病适温在20-30℃,且发病时间早,次数多。一般分为两个高峰期,夏季6月和秋季9月多雨时节。6月后,随气候温度逐渐升高,病害停止,甚至症状隐蔽。
枯萎病绿色不落叶状态
(1)、黄色落叶形态:在发病初期,染病叶片自叶缘缓慢导致叶肉开始变黄,并逐渐向内发展至大部或全叶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最后导致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开始脱落。
(2)、绿色不落叶形态:在发病初期,染病叶片开始表现出失水状萎蔫,自叶缘向里逐渐变干并发生卷曲,暂时不会落叶失绿,14天后开始变得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发病严重时,枝条皮下呈现出水渍状。开花期花序会变得萎蔫、干缩,同时在花梗皮下还能见到褐色病线。
染病叶片出现失水状萎焉
三、黄栌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解决办法:
1、黄栌真菌性立枯病:
(1)、考虑到黄栌立枯病从发病初到后期有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后期发现过晚,很难挽回损失,所以我们只能以预防为主,发现症状苗头,就得立即根治。
(2)、在发病初期,发现黄栌盆景生长势下降,叶子出现黄化萎焉状况,可以使用多菌灵和恶霉灵进行浇灌根部进行预防。
(3)、另外在繁殖培育这块,尽量选择没有病菌、枝干根系等部位没有明显伤痕的抗病性强的桩体进行培育,实在找不到的话,在栽培前事先对桩体和盆土使用恶霜嘧铜菌酯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野外开花的黄栌树
(4)、平时施肥选用肥料这块,未完全腐熟及未经消毒的有机肥(堆肥)不要使用,以免盆土感染滋生新的病菌。在施肥时,尽量结合松土进行。养殖环境不要过于潮湿,浇水后保持适当通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发病传染几率。
(5)、到了后期,发病比较严重,可以检查先脱盆根系状况,如果发现病状,先用根系病斑或腐烂处切除销毁处理,然后使用多菌灵对根系浸泡消毒晾干,然后再对使用灭霉灵或甲基硫菌灵对盆土消毒处理,最后重新栽植。
对黄栌盆景根系病斑或腐烂处切除处理
2、黄栌真菌性枯萎病:
(1)、平时养护时,避免盆内出现积水,不定时疏松盆土,移栽换盆时根系或者枝条出现伤口要及时涂抹愈合剂,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避免被病菌侵染。
(2)、在进行移栽换盆前,一定要事先对盆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我们可以事先用多菌灵兑水喷洒一遍晾干,在换盆移栽时再使用呋喃丹均匀撒施盆中杀灭虫卵。
正常生长的黄栌盆景叶片
(3)、平时养护时加强管理,增强桩体抗病能力。通过中耕松土,合理养护,及时排水,避免单独使用氮肥(如尿素等)等方法,增强树势减少发病条件。
(4)、在发病之初,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和甲霜灵浇灌根部进行预防,后期发病严重的话,先脱盆进行断根处理,然后再喷洒生根剂,然后更换盆土或直接使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对盆土进行消毒,消毒毒后再重新栽植。栽植完成后,再使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喷洒桩体。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对根系腐烂部位准备消毒处理
小结:黄栌盆景真菌性立枯病和枯萎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从发病原因来看,病菌都是从根系和伤口侵入,然后逐渐感染到根茎部位,只不过枯萎病的发病部位多于立枯病。从发病症状来看,枯萎病的传染力度和严重程度要比立枯病更猛一些。这就需要我们在防治时,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保持通风透光,提前进行消毒预防。发病严重时,进行断根处理,并对根系和盆土进行灭菌清理,再重新上盆。只有做到这几点,重现红叶才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