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三分钟热度”
引言:
30多万年前,当最早的人类成员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时,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便永远种在了我们心底。至此,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也愈演愈烈。众所周知,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一切物质、星系、生命都在其中孕育。但是,宇宙具体是什么样子?它的“配方”是怎么组成的?但凡你真正想过这些问题,必定会想要了解得更加透彻。那么《最初三分钟》这本书无疑就是你的首选。
【最初三分钟】
【诗人科学家】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史蒂芬·温伯格,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刘易斯·托马斯奖”等多项荣誉。史蒂芬·温伯格在物理界的学术地位可比我们熟知的霍金要高得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霍金的追随对象。这一切其实都要归功于他在1973年建立了“弱电统一理论”模型,得出了存在希格斯粒子的重要结论。
【3分46秒】
3分46秒,听一首歌,从前奏到尾音所需要的时间;发一会儿呆,从跑神到回神所消耗的时间;泡一壶茶,可能还不够开水冷却所需的时间。但在这本书中,温伯格体现出了他深厚的功力,通过理论计算,他就像放电影那样,准确地给我们描绘了宇宙诞生之后3分46秒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所以这本书严格来说,叫做《最初的3分46秒》更为恰当。但我们暂不纠结于此,因为更令人好奇的应当属3分46秒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别心急,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温伯格的脚步,一起去了解一下在最初的3分46秒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
【宇宙的构成】
【宇宙“配方”的固定】
结尾:
史蒂芬·温伯格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演绎出了一部令人酣畅淋漓的“宇宙创世”电影。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宇宙的壮美,自然的神奇,更不禁感慨人类智慧的伟大。你看,就算是看上去如此宏大、如此遥不可及的宇宙,仍然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去理解和预测。凭借科学的力量,我们居然能够在138亿年之后,能够在银河系边缘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上,光用纸和笔就得以窥探宇宙创始之初的面貌,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加不可思议呢?
而作为诗人科学家的史蒂芬·温伯格在《最初三分钟》的结尾处写道:“我写到这些话时,正好在从旧金山至波士顿的回家途中飞越俄明上空,大地在下面看起来柔软而舒适,浮云处处,公路纵横,夕阳西下,积雪泛红,很难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更无法想象现在的宇宙是从一个难以言传的陌生的早期状态演化而来,而又面临着无限冰冷的,或者是炽热难耐的末日。宇宙愈可理解,也就愈索然无味。”
的确,《最初三分钟》最早出版于1977年。而今天,我们对宇宙的本质和起源又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中,普通物质其实只是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数不胜数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也正是因为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期待,不断地推着人类向前行进。“宇宙愈可理解,也就愈索然无味。”这句话无可厚非,但我们还是要记住:千万不要低估科学的力量,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天,所有预言的理论都会被一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