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社工到项目主管的3点感悟...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杨轶
单位 | 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刚踏入社会工作行业时,在社区做老年领域服务,社工小白一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得学。没写过完整的计划书,没筹备开展过一场活动,不知道怎么打开工作局面,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老社工走访社区、入户探访、准备活动……
在一次次服务中,学会了如何策划、撰写、开展活动,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沟通、互动、交流,学会了如何运用社工思维去看待分析问题和事物,学会了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与有心的团队共事,与热诚的居民相处,用心对待,换来对努力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于是,我借着大家的力量闯关升级,从一线社工到了项目主管岗位,来到了新的历炼场,开启新的任务和旅行。但在短短的时间里,我感觉到了一线社工和项目主管的不同。
首先,角色定位
当我作为一线社工时,我只需跟着年度计划制定的指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服务,一场活动,一次小组,一个个案,写计划书、筹备、开展、总结,具体地去执行服务就好。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怎样让机构宗旨与项目计划切合,不需要操心项目计划与合作方的融入,也不需要考虑项目服务的可持续性及后续工作的走向,等等。而在项目主管的位置上,这些不需要都是我需要纳入考虑中的。
其实,一线社工与项目主管有相同的角色职责,但一线社工更多侧重于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治疗者的临床角色的担任,而项目主管主要承担着沟通者、行政者、倡导者的行政角色工作。
虽然工作分工侧重各有不同,但社会工作的责任底色是一样的,我们面对的群体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最终的方向都是给予身边的人关注、关心和关爱,都是在推动身边的人美好积极向善成长。
其次,内外沟通
一线社工主要集中在与机构内部,与服务群体的沟通互动较多。一方面,工作服务的开展需要内部同工的支持;另一方面,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沟通的对象较为单向和集中,所以沟通中投入的时间和关注度有利于促进一线社工与同工搭档,与服务对象的情感深入,便于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
而项目主管需要内外兼顾,我们的上级支持方、合作方等,需要定期反馈工作,也要互动交流,才能推进项目进展,促使工作落实。担任项目主管期间,我发现项目主管是机构的“中间梁”,是一线社工和机构之间的“中转站”,要将机构承接的项目分门别类后分发给一线社工去落实,要将一线社工的服务工作汇总整理后交付给机构去呈现。
同时,项目主管还是机构的“外交桥”,不仅要做好团队的融洽沟通,还要与各个合作方保持友好的“建交关系”,主动地反馈,积极地跟进,有效地服务。
再次,工作方式
以人为本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一线社工和项目主管都必须具备。项目主管,听上去似乎只需管理项目就行,但事实上,管理事的背后其实是在管理人,是在关注这个项目上所涉及到的人。因为每件事都需要对应的人去执行和完成。
在一线实务时,我只是根据指标量完成我负责的工作就行,工作内容繁琐但没有那么复杂,而现在,我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我承担着管理者的身份,一方面,我有执行者的工作需要去做,同时,我还要具备管理者的思维,怎样推动项目进展,怎样协调工作内容,怎样调动工作氛围,等等。从局部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全局的考虑。
我不仅是一把“螺丝刀”,还是一个“扳手钳”,不仅要专注一个点的工作,还需要关注一根线的韧性,然后将点和线穿针走线最终形成面。
从一线社工到项目主管,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学习,做中学,学中做,一路升级打怪,一路砥砺前行。
刚刚晋升督导,不知道怎样开展督导工作?
在做团队管理时,需要怎么运用督导的知识和技巧?
有督导实践,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社会工作督导系列课程》之
《督导实务知识与技巧》上线了!!
资深实务督导,实景案例教学
让您一看就懂,轻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