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10句话,为人处世的法宝
《鬼谷子》10句话,为人处世的法宝!
希贝儿塔罗馆 2020-05-25 土豆微信
提示:点击上方"希贝儿塔罗馆"↑添加关注。
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书传世。
《鬼谷子》一书,被誉为“旷世绝学,智慧禁果”,无论是从政、外交、经商、管理还是公关等等,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谋略。《鬼谷子》书中有这样10句话,更是为人处世的法宝!
1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
译文:对方言语时,处于动态。我方保持沉默,处于静态。此时正好可以以静观动,听其言语,辨其辞意。
结论:这是在告诉我们,与人交涉时,与其先发制人、夸夸其谈,不如先做一个静默的聆听者,让对方多说,从别人的言语中听出其内心的意思,掌握了其意图,才能更好地“后发制人”。
现代人无论与人交往,还是生意场上与人谈判,总有人喜欢“快言快语”,殊不知“言多必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彼”的良策便是让人先说。
从对方的言语中了解了其用意,也就掌握了谈判的诀窍,从而让难题迎刃而解,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
2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译文:一个人想要往上走,就要先懂得卑下。想要获得,就要先付出。
结论:现代人做事,常常陷入自高自大,稍有一点成就,就自鸣得意。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欲让其亡,先让其狂”。
懂得收敛锋芒,谦虚谨慎的人,才能走得长远。正如爬山,越是振臂高呼、手舞足蹈,劲头越是消磨得迅速,于是常常爬到半山腰就爬不动了;反而是那些沉默不语、俯身弯腰的人,一步一步爬到了山顶。所以,做人切记张扬,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同样,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味求得的多,懂得付出的却少。但“赠人玫瑰”,方能“手留余香”。付出与收获讲究“先来后到”,先有付出,才有收获。
所以,当你懂得了先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且不以回报为前提,才会有收货的那天。因为你给予了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予你。懂得谦卑,学会给予,成功和幸福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3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译文: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让人感觉深沉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的。
结论:工作生活中,总会有人抱怨,自己不被领导器重,不被朋友信任,总觉得这是别人在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
但你有没有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自己平素不够稳重、不够沉稳?俗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试想,你会愿意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托付给一个说话办事浮躁、不靠谱的人吗?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固然是一种真性情。但于为人处世的哲学中,却是“太傻太天真”。因为,这样的人最容易被看透,也最容易被别人掌控。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才是稳重、可靠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值得托付,也不容易被别人操控。
所以,在社会上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把喜怒挂在脸上,这不仅是成熟的表现,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4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译文:了解别人要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明白了自己才能去了解比人。
结论:这句话有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但鬼谷子更强调的是,“知己”是“知彼”的前提。
“知己知人”放在现代,则应该理解为,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总喜欢对别人的缺点拿着放大镜看,对自己的缺点拿着显微镜看。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加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做不到。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做人顶顶要紧的还是先了解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做起事来就很容易“眼高手低”,变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看清楚自己的不足,也明白自己的长处,从而扬长补短,充分施展出自己的才华,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5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译文: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意志就会消沉,精力就会不集中,因而难以成功。
结论: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人活着,难免有欲望,但欲望多了难免自寻烦恼,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是你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得不到又想要,这不就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吗?
想来,人生在世的很多烦恼不快乃至悲剧,都是欲望太多的恶果。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千世界,欲壑难填。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失望感,就会为了得到而肆无忌惮。
一个人欲望太多,就会失去信仰、自尊,原则也会被贪念吞噬。
所以,做人要适可而止,知足才能常乐,常乐才能心宽,心宽才能活得坦坦荡荡、意气风发,如此,反而能达成所愿。
6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译文:真正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笨之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宁可用愚笨之人所擅长之处。
结论:“人无完人”,再聪明的人也有缺点,再有能耐的人也有短板,同样,再笨拙的人也有优点,再无能的人也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
因此,做人首先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短板,即便不能立刻改之,也当理性避之;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才是明智之举。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缩小差距、弥补差距,这是有可能的。”所以,很多时候,扬长避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让一个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办法。
7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译文:智慧要用在常人不知道的地方,能力要用在常人做不到的地方。
结论: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到处显摆自己的才智能力,而是日常低调做人,却能在关键之时、关键之处“高调做事”,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智慧才能凸显得恰到好处。
就如同在职场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你能做到也不会觉得多出彩。但是如果大家都做不到,偏偏你能做到,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换个角度理解则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轻易附和他人,更不会刻意迎合他人,而是能在重要的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给出独特而又有实用的建议,从而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才是智者,也才更容易被委以重任。
8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
译文:如果能互相带来利益,就要密切关系,如果相互牵连地造成损害,就要疏远头系。这都是有定数的事情,也是所以要考察异同的原因。凡是这类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
结论:人与人相处,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而这个“交友准则”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与人相处结交,不要总想着占便宜,要懂得让利。
所谓“吃亏是福”,让别人感受到与你交往“有利可图”,才能维持一段合作关系的长久,也从而会让自己获得长远的利益。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感觉到可以相益而亲,就要努力维持现状,不要因一些小利而伤了大局;倘若真到了“相损”的程度,那就该“当断则断”,否则就会“反受其害”。
主动让利,相益而亲,是一种豁达;相损则疏,当断则断,是一种果敢。与人相交,至诚至信固然重要,但无论远近亲疏,都不应该成为一种羁绊。
9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责决之。
译文:用过去的经验作参照,对未来的趋势加以判断,并参考平常发生的事,经过这些过程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就可以决断了。
结论: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做出任何一个决定,而是在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都会反复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人生的旅途中,不会只有一条路,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好几条路,该走哪一条路,该去往哪一个方向,都是不可轻易做决定的事儿。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就是选择的重要性。
而一个选择的做出,除了要深思熟虑,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光只参考以往的经验,还要估算可能的结果,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所做的决定万无一失。但终归,比起鲁莽,谨慎更容易接近成功。
10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译文: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结论: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做人做事都要灵活应变,遵循规律,适应规律,这才是常胜之道。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做人不能“一根筋”,一件事情到了“此路不通”的境地,就应该改走它路,“一条道走到黑”不是决绝,而是愚蠢。
做事太死板,总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不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掌握了事物的变化规律,懂得创新,才能让一个人走得长远。
做人当如水,善化万物,要懂得变通,才能做个精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