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富海

文/吴荣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是白竹山玉皇阁的梵音禅语、清香燃雾润泽众灵,山中茂竹秀雅,松涛阵阵,山下彝人朴实、坚韧,左尚祥、左志红等毕摩传承人相继出现。吴富海从小受毕摩文化的薰陶,又在无数场葬礼上接触了唢吶、打歌文化。因为喜爱,产生动力。天性好动的吴富海很快掌握了打歌的原始步伐,而且学会了吹笛,吹笙,耍刀。此后,他对古老彝族文化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吴富海,生于1989年,瓦厂乡。他的成长经历其实多有坎坷。幼年丧母,从小便挑起了家庭重担,可无论顺境,逆境,他从未放弃过文化传承。在舅舅的严管宽教中,出师唢吶,年纪轻轻就可以在葬礼上担任主吹。动力产生能量,加上天资聪明,小小年纪,他在毕摩文化和生离死别的场面中参悟到的竟是坦然。他跟我讲,丧母后的那些时日,支撑他熬过的也许就是这个当年还只是潜在的意识。

彝族民间打歌文化的大肆兴起,吴富海承担起了传播和教授的责任,自组一个民间打歌队。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人人能耍刀,个个会唱调。彝族经典,狂野的大刀舞在农家客事上也能看到。几个人带动一群人,乡亲、老少一起狂欢,其乐融融。传统文明之花在民间盛放。彝族打歌进校园,吴富海到学校教唱调、吹笙、吹笛、耍刀。他教授的瓦厂小学打歌队于2015年县庆舞台上跳出了彝族打歌传承文化接力的希望。2015年,吴富海被评为大理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传承、学习之路越走越远。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巍山小吃街,各处留下欢声笑语。石宝山歌会捧了二等奖、洱海歌手原生态歌手赛拿下优秀奖。为了学习、提升。于2016年进入《再现金花》剧团。更多的,都活跃在漾濞的舞台上,和漾濞在全国各地的推介会上。除毕摩祭祀典礼上神秘,肃穆的神情外,是一张活泼、生动的笑脸,那是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为他造就的精神长相。各位摄影家都爱捕捉他憨态和胖态。

除了传承和传播的责任,一颗悲悯的心总挂念着家乡葬礼上的毕摩祭祀。似乎为逝去的乡亲前辈做一场圆满的毕摩法事是他的使命。同样,葬礼上有他的身影,生者才有了安慰。他说“走再远的路,心里装的还是原点,学再多东西,也只为传承的初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