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开始找工作了,为何企业却频频摆手说“难搞哦”

又是一年求职季,当最后一批90后走出校园,909万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他们面临着的也是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今年的毕业生将直面疫情带来的长尾效应,企业招工量下降了,求职者的求职周期则变长了。在就业压力之下, “慢就业” 现象出现,即毕业后暂缓求职或求学的过程,慢慢考虑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求职,顾名思义,就是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一个好头,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些成绩,因此怎么样找到一个好工作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找工作不仅仅是探索外部世界、融入社会的一个过程,也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在选择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抉择。是要选择一份996的高薪工作,还是寻找一份清闲可以随意摸鱼躺平的工作;是不找到理想的工作不罢休,还是先去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谋求发展......

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他们往往都要面对一段坎坷的求职路。而在招聘过程中,用人方与求职者常常被认为关系紧张、充满矛盾。

现在的95后、00后进入职场就是咱们常说的新生代员工,他们的诉求其实越来越现实——对我们有没有成长,反而钱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他们的生活条件本来就比较优越。

在“任性”95后、00后的眼中:稳定、前途早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兴趣爱好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不愿意将就。

面对即将大批量进入职场的00后们,HR和老板每天都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规其原因,大多都是说,00后太个性了,动不动就以奇葩理由秒辞。

可事实是这样么?

来自新生代职场人的一段留言:

我代表不了00后,我谨代表我自己,因为00后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

对我来说,职场,那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价值观和象牙塔大学完全不同,而我,会像新鲜血液一样流入新环境。

我会拒绝糟粕酒桌文化的荼毒,我会恰到好处的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级只能用实力来证明有资格管理我,我只会做和工资相符的工作,我拒绝无偿加班,拒绝接受乌烟瘴气的环境,拒绝无偿做任何本不是我工作内容的事。

也许我会很惨,这样一定不会被领导喜欢,我会被奋斗逼同事疏离、排斥、孤立,甚至有一天,会被比我更年轻的奋斗逼取代。

但我的做法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和我一样,我们今天屈服、逃避,我们就没有明天,未来,就永远不会有所改变。

我清楚的知道员工只是个打工人,坚守岗位职责,用劳动换取等价工资是理所应当。我没有必要付出150%的热情,冷落我的生活,我永远不会做那头“只跑不吃草”的马。

时代在不断的更替,新事物在不断的崛起,如果还用原来的观点和方法去对待刚刚走进社会的95后,秒辞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多。

毕竟,常年混迹网络的95后又不是傻子。他们在互联网里见了太多的故事,也在互联网里学到了太多的技能,更在互联网里明白了太多的套路:

现在的不少老板喜欢在员工群里发鸡汤文,更喜欢对员工说:“好好干,等你完成了任务,我就给你加工资。”然而,等员工完成了任务,就以“公司还在发展,员工要多为公司考虑为由”,拒绝加工资。

老板想省钱,公司想省钱是人之常情。可是,不能让员工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干活,再能忍受大饼的员工,也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大饼。尤其是95后,他们不再相信老板画的大饼,也不相信不符合实际,远在天边的福利,他们只关注眼前和当下,更现实更理性。

付出了,就要有对应的回报,这是95后对工作最基本的一个要求。由于自由体现个人价值、生存压力轻缓等种种原因,00后、10后们将不再依赖就业、越来越多人不愿选择就业,Slash(多技能复合型自由职业人)将变得普遍。

而且,互联网已经轻松愉快地打破了地域、时间的禁锢,延伸了服务半径,服务提供者与企业可双向选择。一个人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企业、多个工作任务。企业与个体的关系由雇佣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是必然的,灵活用工的就业模式不断渗透企业也是必然的。

对于先员工来说采用灵活用工方式可以做到多劳多得,做多少拿多少,自身价值得到量化,更有成就感;企业采用灵活用工,不用再助长公司蛀虫的存在,又可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效率加倍,企业节省了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这就是一个双赢的事儿。

最后小编还是想说,愿我们所有人都多一份真诚,并不是95后、00后员工不好管理,而是他们虽是比较有个性的一代人,但他们其实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成熟,请不要带有色眼镜去对待你身边的新生代职场人,你会发现他们是最值得挖掘的年轻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