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正月出门少容易被“挑眼”,如今渐渐无此讲究

春节假期临近尾声,多数朋友都已经从老家返回。不知不觉之间,这个“年”就又过去了。
“年味越来越淡”,虽然是一个老话题。可每次“过年”,大家仍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上几句。原因无他,年味的确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在胶东多数乡村,正月的前三天还多少有些过年的气氛。而从初四、初五开始,街头的人、车就逐渐稀少。待到初六下午,距离较近的那一批游子再驱车踏上返程之后,好不容易热闹了几天的村庄,就又回到了平常的状态。
这种情况,与几十年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年味越来越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城镇化的提速、人口结构的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等等,而“出门”观念的改变也是其中之一。
所谓“出门”,就是“走亲戚”。在胶东传统民俗当中,有“不出十五都是年”或者“不出正月不出年”的讲究。彼时,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都有着比较固定的内容安排:初一在本村拜年 ,初二开始走外村亲戚,比如姑姑、舅姨、岳父母等。
拜岳父母相对最省事,拿出一天专门过去即可。拜舅舅也不麻烦,因为舅舅即便有好几个,但在过去也一般住在同一个村里,也是同一天拜访就行。但姑姑和姨因为都要外嫁,通常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对于那些人口多的大家庭来说,四五个姑姑、五六个姨的情况并不鲜见。
老一辈人重视规矩,也在乎面子,因此出门就很讲究对等(可以看做不同家庭之间的“外交”)。大体意思就是:我的孩子去你家里拜年,你的孩子也应该来我这里问候,否则就有不尊重对方之嫌,容易被对方“挑眼”。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不睦。
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正月的“出门”就相当频繁。一般人家至少能出到初七八,亲戚多的能出到初十,家口特别大的人,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也有可能。
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大多住在乡村,以耕作为业,父子相继。正月属于农闲,时间充裕多走走亲戚并无不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陆续进城工作定居,难以自由支配时间。而他们作为晚辈,也是走亲戚的主力,受限于时间,只能压缩昔日的日程。要么大家提前约好,今年先在某一亲戚家共同相聚,来年按照次序顺延;要么选择某天上午走完全部行程,只寒暄不吃饭,一切从简。
这种“出门”的变化,大约从新世纪之后开始出现,近十年以来蔚然成风。现如今,已经很少能看到一家一家排着走亲戚的场景了。而大多数长辈们,也就是“姑、舅、姨”们,现在也都比较开明。他们都能体谅年轻一代的工作不易,如果后者正月没有来登门拜访,一般也不会“挑眼”、“见怪”。
当然了,这种体谅也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毕竟,你的孩子叫我姑姑,我的孩子就叫你舅舅;你的孩子叫我姨,我的孩子也叫你姨。亲戚之间当然应该多走动,但“互相方便”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