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社会学重建初期的本科课程与任课老师名单
1979年3月15——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召开了社会学座谈会。会上费孝通教授就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作了重要演讲。
我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期间曾有过社会学专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中,各高校相继废除了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专业。1957年以后,社会学研究人员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一些曾讲授过社会学的老教授们在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分子。其原因是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专门找社会阴暗面,写文章讲课作报告都在揭露社会问题,于是社会学教授便成了右派分子。从那以后,社会学这门学科成了人们不敢涉足的“禁区”,一直到了文革结束的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大陆才逐渐得以恢复。
1980年,复旦大学准备恢复重建社会学系,然而,不少老教授们心有余悸,不愿出山。权宜之计之下把社会学系建在复旦大学分校。于是坐落在上海江湾公园附近“复旦分校”因而成为全国第一所恢复重建社会学系的大学,而重建时期的学校领导以及早年相当多任课老师都出自复旦总校,包括党委书记李庆云,校长王中,副校长方宗坚,中文系主任翁世荣,历史系主任唐培吉等。时任复旦大学经济系袁缉辉教授担任了首任社会学系主任。1980年3月复旦大学分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高校社会学系。复旦大学分校社会学系于是成了当时全国唯一的培养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系。此后,1982年后相继建立起了北京、南开、中山三个大学的社会学系。
“复旦分校”在社会学科建设方面从零出发,不仅在全国率先设立社会学系,并且打出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第一个社会学专业的牌子,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人口社会学等若干门课,初步构架起了社会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任课老师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在复旦大学总校。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讲授西方社会学史); 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政协委员邓伟志(讲授家庭社会学); 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师从费老的社会学博士沈关宝(讲授社会统计); 还有当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后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邦佐(讲授马列著作选读和政治学)等。
当年社会学系专业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以81级四年本科学位的课程为例,可以分为社会历史类、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类、社会学分支类、和常规类课程(各学期的的课程安排及任课老师名单见附件):
复旦分校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本科课程(81级)
社会历史类课程(9门):
中国近代社会史
世界近代社会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
外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古代社会文选
现代西方哲学讲座
西方社会学史
中国近代史
国际共运史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类课程(12门):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形式逻辑
政治经济学
法学知识
马列著作选读
模糊数学与社会工程
算法语言
高等数学
社会学分支课程(8门):
苏联东欧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
人口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伦理学
未来学
常规类课程(5门):
英语
写作
体育
形势与任务课
德育
附: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及任课老师名单:
复旦分校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本科课程(81级) | 任课老师名单 |
第一学期 | |
辩证唯物主义 |
尤燮楚 |
形式逻辑 |
朱志凯 |
中国近代史 |
刘其奎 |
英语 |
周明芳 |
写作 |
张锦江 |
体育 |
吴捷,张勇 |
形势与任务课 |
傅禄霞 |
第二学期 | |
历史唯物主义 |
尤燮楚 |
中国近代社会史 |
徐矛 |
世界近代社会史 |
吴子标 |
中国古代社会文选 |
陶慕渊 |
英语 |
周明芳 |
高等数学 |
高汝熹 |
体育 |
吴捷,张勇 |
第三学期 | |
政治经济学 |
颜鹏森 |
高等数学 |
须复芬 |
中国古代社会文选 |
陶慕渊 |
英语 |
周明芳 |
社会学概论 |
庞树奇 |
家庭社会学 |
邓伟志 |
中国社会思想史 |
童鹏庆 |
体育 |
吴捷,张勇 |
形势与任务教育课 |
张钟汝 |
第四学期 | |
社会学概论 |
庞树奇 |
中国社会思想史 |
瞿 |
英语 |
周明芳 |
体育 |
吴捷,张勇 |
形势与任务教育课 |
张钟汝 |
政治经济学 |
颜鹏森 |
国际共运史 |
顾文鼎 |
伦理学 |
傅禄霞 |
算法语言 |
王宗彩 |
第五学期 | |
马列著作选读 |
王邦佐,孙关宏 |
社会统计分析 |
张钟汝 |
社会调查 |
仇立平 |
法学知识 |
邹瑞安 |
专业英语 |
张青 |
苏联东欧社会问题 |
夏杰 |
现代西方哲学讲座 |
尹大贻 |
体育 |
吴捷,张勇 |
形势任务教育 |
张钟汝 |
第六学期 | |
专业英语 |
张青 |
社会心理学 |
周振明 |
外国社会思想史 |
袁华音 |
人口社会学 |
桂世勋 |
马列著作选读 |
张启明,屠玉琴 |
德育 |
张钟汝 |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史 |
祝瑞开 |
第七学期 | |
西方社会学史 |
顾晓鸣 |
专业英语 |
廖慧祥 |
马列著作选读 |
袁缉辉,唐培吉 |
未来学 |
顾镜清 |
德育 |
张钟汝 |
第八学期 | |
西方社会学史 |
顾晓鸣 |
专业英语 |
廖慧祥 |
城市社会学 |
麦夷 |
模糊数学与社会工程 |
孙章 |
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初期的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虽然不够完善,但构建了该专业的基本课程框架,培养了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本科学生。首届本科生于1983年2月毕业。因为他们是中国解放后首批社会学系毕业生,深受各方面欢迎。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的研究与调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见书海觅迹:《同爱共辉》告诉你当年社会学是如何重建的
社会学系81级全体学生与校领导和部分任课老师合影(1985年)
复旦分校社会学系师生欢迎费孝通教授来校讲学(1981年摄)
史料系列:
回眸寻踪:王邦佐与我早期“政治社会学”研究
回眸寻踪: 顾晓鸣与我的《全球社会学》
回眸寻踪: 邓伟志的“家庭社会学”和我的处女作
回眸寻踪:感怀“复旦分校”以及首任社会学系主任袁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