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寻根】澧水流域延续历史最长的书院
澧水流域的书院,自诞生之时(780或830年)至1901年清光绪帝下诏将全国书院改为学堂为止,其历史已是千年以上了。其中延续历史最长的书院都是以范仲淹命名的书院,一是澧州州本部文正溪东书院——澧阳书院,一是位于安乡县的范文正公读书台——深柳书院。
《古代澧州书院》载:最初的溪东书院是由浙江兰溪人范浚于绍兴十年(1140)左右在澧水南岸关山之麓所建。那年,他应志趣相投的文友、澧州人苏庠之邀,游历澧浦。不想范浚却认为兰江有其家乡兰溪的相似之美,便在一条小溪东侧筑起一座草庐,收徒讲学,草庐即名为溪东书院。淳熙十年(1183)深秋,朱熹应时知澧州太守曹彦约之邀,来游澧州,认真拜奠“香溪(范浚)先生”的澧州银溪旧居和他创办的溪东书院,对范创办书院倡导理学之举及其人品人格不尽崇敬。绍熙五年(1195),朱熹任知潭州(今长沙)和荆南安抚使再访澧州,碰到了老朋友王齐舆,在持节侍御史范处义的支持下,朱熹促成了当时澧州的二件盛事: 一是分别修复范仲淹幼年在安乡兴国观的“读书台”和游学澧州临池洗墨的“洗墨池”遗址。二是商定修葺溪东书院,并确定溪东书院专辟一室,肖像供奉范浚和范仲淹,即“同祀二范公”。同时建立官方规制仪式,设置官拨祭田经费。于是,随着范文正公名声的大振,澧州士民便将“同祀二范”的书院直呼为“范公读书堂”。再后来,民间亦将“洗墨池”遗迹修葺为“范文正公读书堂”,以为专祠祀之。三十年后的南宋宝庆二年(1226),湖右常平使者兼澧守料院董侯(与几),在澧城西隅的“洗墨池”处重修溪东书院,使之由过去的隐居学者私家收徒讲学之所,变成了官方融资开办、招收州属四邑(即宋时澧州所辖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生员、以官拨学田为固定经费的州级书院;另外,也使溪东书院由山野草庐,“徙书堂于近城”,变成了“栋宇华丽,轮奂鼎新,实一郡伟观”的新型学堂。时为澧州军事推官的任友龙作《范文正溪东书院记》这样记道:其格局就是“中建一堂,旁列两庑;设四斋以育士,植五间以为门;后创一楼,匾曰'通经’,盖取文正公读书十年,大通六经之旨之意;立文正公祠于堂之东偏。外又辟一门,缭以周垣,克壮形势,栋宇华丽,轮奂鼎新,实一郡伟观也。”
而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澧州州同欧阳席主持在洗墨池处修建“溪东书院”,李如圭尚书还为此作《记》。再后来,到了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澧州守道臧荣青等地方官员,又捐廉息银,在原溪东书院旧址重建书院,名之为“澧阳书院”。书院建成之初,有堂舍51间,水田401.45亩,年收租谷879石,用于维修校舍和支付教师薪俸、学生补助、寒士津贴。开课当年就办起文生课和童生课2个班。这时书院规模颇大,十分兴盛。后来,著名学者陶澍来到澧阳书院担任主讲。他在讲学期间曾为书院题写楹联一副:“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
溪东书院从范浚于1140年左右兴建,历宋、元、明、清几代,到后来在其原址更名为澧阳书院,至1901年其书院使命的终结,前后共历时761年。
在澧州,为纪念范仲淹而兴建读书台或书院,并延续历史较长的再就要数安乡县的书院了。据清光绪六年补刻的康熙《安乡县志》记载:“范文正公祠,即读书台,在治北一里许鹳港北。宋范文正公从朱氏宰斯邑,爱其清旷,读书此地,卒参大政,为世伟人,士民争慕构堂祀之。”说的是范仲淹当年随养父朱軏(一说朱文翰,时任安乡县令)来到安乡,看中鹳港“清旷彝爽,春无蛙声,夏无蚊虫”,便在此地读书。后来范公成就了大业,人们仰慕他而设立祠堂,以及后来改成的读书台来纪念他。而后,读书台虽多次遭战乱、洪水毁坏,但都得到及时修复。康熙甲寅年(1674),吴三桂叛陷澧州,读书台遭逆兵毁拆。九年后(1683)王基巩捐俸第六次重建,其规模较前更为壮丽,且有了绿柳红荷之美。至乾隆乙丑年(1745),邑侯张绰捐俸佥议督修,绅衿胡文谟、张位、胡世琦、张骏、徐通、金有灿、周允和、彭启宣等,暨阖邑绅士捐赀,筑石台,建楼设学,周围栽柳数百株,规模巍焕。书院还置台阁门楼一座,左右厢房六间,正殿三间,上悬康熙御赐“济时良相”额一块。 义学楼三间,在正殿后,并置学田。这时更名深柳书院,比旧时读书台更美。这样,范文正公读书台,即从宋代算起,前后共达708年。
黄 静
城头山视窗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