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络穴
三阳络穴(sān yánɡ luò xue)出自《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别名:通门穴,通间穴。三陽指手三陽經,絡即聯絡,此穴聯絡手之三條陽經,故名三陽絡。三陽,指手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絡,聯絡,維系。與手三陽經皆有聯系之意。《黃帝內經靈樞·脈度》:“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手三陽之脈,并列上行,行至本穴,當大經脈處三經線較為接近,兩旁二經之絡脈,當有與本穴通處,其所應癥,當有關于手三陽經也,因名三陽絡。與三陰交、地五會命名義同。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取穴位置】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位置】
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功能主治】
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穴位配伍】
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配支溝、通谷、廉泉治失語癥。
配大包、陽陵泉治嗜臥。
透郄門用于肺葉切除術。
配支溝、風池、廉泉,治暴啞。
配合谷、曲池、外關,治手背痛。
配耳門、聽宮、中渚,治耳聾。
配曲池、臂臑,有行氣通絡的作用,主治手臂痛。
配聽宮、中渚,有開竅通絡的作用,主治耳聾。
配大椎、百會,有振奮陽氣的作用,主治嗜臥。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針灸甲乙經》:嗜臥,身體不能動搖,大溫三陽絡主之。內傷不足,三陽絡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耳卒聾,齒齲,暴喑不能言。
《針灸大成》:主暴喑啞,耳聾,嗜臥,四肢不欲動搖。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