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要用好控涎丹,需要深刻理解它的用法的妙处!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下5~10丸。亦可作散剂,每次服2g。
【主治】爽涎伏在胸膈上下,变为诸病,或颈项、胸、背、腰、腹、胁、手、足、胯、髀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灼痛,走窜不定;或皮肤麻痹,似乎瘫痪;或头痛不可举;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或睡中流涎;或麻木眩晕,痞闷嘈杂,其人平素多痰。
【证析】此方所治证候虽多,而其致病机理均属黏涎壅滞三焦膜腠使然。手少阳三焦外通肌表,内连脏腑,上至巅顶,下至于足,表里上下,无处不有,五脏六腑,无所不包。是卫气升降出入之区,水津运行出入通道。如果行于三焦水津凝结成为黏涎,伏于胸膈上下,留滞腠理三焦,遂随涎滞部位不同而见证各异。其基本病理是:涎滞腠理→影响筋膜→变生诸证。
【病机】涎滞膜腠。
【治法】攻逐痰涎法。
【方义】此种涎液留滞膜腠证候,使用一般利水行痰药物疗效欠佳。当用逐饮力量很强的药物组合成方,始可克敌制胜。方用甘遂行经隧脉络之水,大戟泻腹膜肠胃之水,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合而用之,能呈攻逐痰涎功效。俾水去痰消而诸病可愈。近世多畏此方猛峻,不敢使用。须知此等痰涎壅滞重证,如果只求平稳,则病重药轻,鞭长莫及。只要辨证准确,放胆投之,往往可收捷效。
【应用】上述种种见证,审其确属痰涎阻滞,但见一证即可应用。一般而论,其人平素多痰或睡中流涎是其辨证依据,但亦不尽如此。余曾以此方治一青年军人,右胸胁间有一包块,平素并无痰多证状,服此方10日左右而消,即是一例。
病案:日籍华人耿某,男,年过六旬,2005年来函,述其遍身骨节疼痛难忍,已逾十年。后购拙著《中医治法与方剂》四版以后,翻阅控凝丹一方所治,差堪对证。因其日本药店无此三药出售,来函请寄。回信言其三药今在国内,其中甘遂已是禁售之列,唯有我在宜宾所开振兴中医医院尚有此药,但却不能寄出国外,因其一旦发生事故,难负其责。未几日耿某遂从日本归来求治。询其病情确与此方相符,遂处此方嘱其试服。在宜宾治疗一个月之后,周身疼痛逐渐消失,再三致谢而去。此案窃有感焉。20年来,多数中药有毒之品,均已禁用,其中甘遂并非剧毒,服后出现腹泻,正是利用此药泄浊下行的正常反应。因其痰浊阻滞少阳三焦表里之间,或呈胸水、腹水,均非利尿即能外泄,须从肠道泻出体外。如果甘遂成为禁用之品,此类患者只有坐以待毙。虽然西医可用空针抽水,但是旋抽旋积,又将作何处理?何况骨节疼痛,全是多年痰浊样的黏涎,难于抽出,又将如何处理?现在西医也在研究毒蛇之类剧毒涎液治病,甘遂服后即泻,停服即止,禁用确有不当之处。服此方时,忌甘草。
【歌括】
《三因》传下控涎丹,大戟芥遂三药研,
涎留膜腠生百病,攻逐涎液病可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