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的难堪:说邓汉仪《题息夫人庙》

邓汉仪(1617-1689)

字孝威,号旧山,别号旧山梅农、钵叟。江南吴县(今为江苏苏州)人。少颖悟,从海宁查继佐习举业,博览经史百家之书,尤工于诗。明末取生员籍,入复社,曾参与虎丘大会。清顺治元年(1644)为避祸,举家迁泰州,弃诸生,绝意仕进。康熙十八年(1679),被荐试博学鸿儒不第,以年老授中书舍人放归。著有《宝墨堂笔记》、《淮阴集》、《官梅集》、《过岭集》、《青帘词》等,辑《天下名家诗观》三编,流行于时。

题息夫人庙[1]

楚宫慵扫黛眉[2]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注释]

[1]息夫人:名妫,息国君夫人。《左传·庄公十五年》:“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首诗借咏息夫人庙寄托了当时人们对贰臣命运的一种感慨。

[2]黛眉:古代女性以黛石制作的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黛眉。

[鉴赏]

息夫人忍辱偷生的故事在唐代就以鲜明的伦理色彩成为现实情境的参照。孟棨《本事诗》载:“宁王曼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悽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到清初,邓汉仪用息夫人的身世来比拟贰臣的境遇及其难言的苦楚,既有本质的相似,又合乎香草美人的传统表现方式,所谓“微词胜于直斥,不著议论,转深于议论也”,因而在当时引起广泛的共鸣。在涉及此诗的议论中,“一死”和“息夫人”两个词一再出现,足见是与贰臣境遇及评价相关、构成特定诗性话语的关键词。后来吴本锡《读吴梅村诗有感》“一死可怜非易事,令人却忆息夫人”一联,即脱胎于邓汉仪诗。不过“千古艰难唯一死”在哂笑贰臣辈贪生畏死的同时,无形中也化解了死节的必然性和强制性,给当事人一个自我解嘲的借口,同时而已给了旁观者一个宽容的理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