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病的中医认识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可见,筋骨与肝肾的盛衰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肾藏精,肾精足,髓腔充,则骨骼坚;肾精亏,髓腔空,则骨骼脆。肝藏血,血能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养,才能活动自如;肝血不足,筋脉失养,筋的功能就会发生异常。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人到中年以后,肾精就开始逐步衰减,必然引起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是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但是,由于人体禀赋不同,摄生劳逸各异,加之其他疾病的影响,致使肾精、肝血的耗损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或者由于急慢性损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局部气血运行障碍,造成筋骨失养乃至病理性退化。
《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
为筋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地,发为骨痿。”《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刺要论说:“筋伤内动于肝”,“骨伤内动于肾”。这些经文,从病理上精辟地论述了过多的思虑,恣情,纵欲,或慢性累积性损伤如久行、久立以及暴力损伤,均可导致肝肾亏虚而引起筋骨的退化和变性。
我们认为,退行性骨病的病理变化就属这种退化和变性。目前对肾的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丘脑一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性腺激素分泌的下降,从而导致成骨功能的下降,致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的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补肾药物能调整下丘脑-垂体一性腺轴的功能,改善下丘脑与垂体间的关系,提高体内性激素的水平,从而加强了成骨功能,延缓了骨质疏松的发生。这就证明了古人有关“肾主骨”、肾精衰少可引起“骨枯髓减”的病理推断是十分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