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涂改液居然是它|胡思乱想

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张艺谋这个秦俑穿越到香港今天

现在的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公司员工,一旦写错了字,又不想重新来过,就顺手抓过一支涂改液,涂抹几下,重新写一下,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在没有涂改液的古代,他们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这个答案可以在西安临潼找到。

大家知道,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兵马俑,从一众武士的面部特征上看,既有秦国本地的关中人,也有高大威猛的西北人、留胡须高颧骨的北方游牧人和南方楚国人。

就在我们对赳赳武夫的神勇震惊不已的时候,2000年,秦始皇陵园六号陪葬坑出土了8具装束迥异的俑。他们一副悠闲的样子,身穿长袍,两手抄着,隐藏在宽大的袖子里。

这八具俑是文官俑,象征着秦朝处理文书的职业人形象。

细心地人会发现这些文官俑的腰部一律有一把小刀和一块砾石,这是当时文官的标配。

大家知道,在秦朝的时候,书写用的工具是竹简、木片和刀子,那么,刀子除了刻字功能外,一旦写错字,还可以扮演涂改液功能,那就是用小刀将“写”错的字刮掉,之后重新刻上正确的字。

而文官俑腰上的那块砾石,是用来磨刀的。可以想见,当时的冶炼淬火技术可能还没那么发达,“写”上一些字刀就会变钝。

于是那个时候如果你看见有一间房子里有很多人,有人埋头往竹片上刻字,累得满头大汗,也有人抓起砾石,磨出霍霍的声音,绝不是集体屠宰场,而是一间繁忙的办公景象。

那么,为什么要在地下埋上这么多兵马俑和文官俑呢?

说到底,是一种把活着的待遇和环境带入地下世界的追求,而且,用陶俑代替活人,还是从春秋战国开始逐步实施,到了秦朝才彻底制度化的。

此前呢?没错,用活人陪葬。

试想一下,假如一个漂亮的女奴,被她风烛残年的老主人相中,老主人想到了另一个世界依然能与她朝夕相伴,她的命运可就惨了,她很可能在如花似玉的年龄里被活埋在墓里,结束短暂的一生。

至于老人家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残酷的活人葬,其实是和他们的子女有一定关系的。

我们依稀能够辨识出,那些掌握资源的贵族或权力者,一方面相信死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而且还有机会从高高的坟堆里冒出灵魂,另一方面贪婪地追求享乐永远,故而不惜以剥夺他人的生存权为手段。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这种生死观之下,很难有众生平等的意识流行。能够变换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主人和奴隶身份;不能够更改的,是谁当奴隶主谁都要追求包括活人葬在内的享乐。

所以,返回2200多年去看,春秋战国和秦始皇等以陶俑代替活人,虽说那个追求依然如故,可是至少陪葬物方面有了一点点“人性”了。

到了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从民间收集、改良了造纸术,写作变成了纸上挥毫的功夫,腰间的小刀和砾石逐渐被琴棋书画所代替,文人和文官的形象也就变了,很少有文人带武器出行。

除了李白这样,喜欢旅游天下的,要带上一把宝剑,那是防身用的。

秦俑中文官俑的形象

秦简

这些都是陪葬陶俑,代替活人

《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巩俐剧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