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散(175)

热水结皮下:文蛤散

【8.20】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麻黄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粒(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匙,汤用五合,调服。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者,与芍药三两。

古代的医家说的这个水道,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今天也不能说很绝对,但是我们姑且把它想象成我们今天说人的水分是借着淋巴管这样输上来的,姑且想象人的身体有这个机能,把这个水分输送上来的。而这样的一种机能,如果遇到障碍了,在经方的辨证,第一个层次是辨什么?你的太阳区块通不通。如果你的太阳区块不通的话,那你可能会上面这个水上不来,人都干掉,那你可能会需要用到葛根剂,或者是这个水下不去又转不上来的话,那我们也有什么?如果胃这个地方发痛发闷的那个什么?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啦,当然标准的把这个水转上来,从太阳经的区块转上来的是五苓散证是不是?这个五苓散是让全身的水运化能够通畅的药。所以一般来讲,如果你这个人口渴,然后又这个小便不利,这个标示是标示五苓散,水路的不通畅。

但是除了五苓散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路也是水上来的,是柴胡证,因为我们柴胡几乎在这个部分可以有一点对应到西医说的淋巴,所以我们说柴胡是通淋巴的。实质的身体这个少阳区的输送水的淋巴系统,如果不通的话,那是靠柴胡通。如果是少阳区的不通的话,往往会伴随一个问题,就这个人的大便就干干的不润,你必须把这个水打通了,才会有这个津液可以去润你的消化道。所以这个太阳区的不通,标示在小便不利;少阳区的不通,标示在这个大便干。

还有太阳区跟少阳区之外的一层,这是哪一层呢?皮下,皮下这一层,你是不是甚至可以说我们中医有讲,皮跟什么相表里?跟肺,这个皮下水淤住了,人的肺气不通畅的时候也会有这个咳症。你不要用到,如果你不把肺扯进来的话,就以这个状况来看,就是当你的元气、邪气、水气、热,都聚在皮下的时候啊,好像你的这个太阳区跟少阳区的这个送水的功能啊都不太行了。那这个都不太行的这个状态出来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水上不来,所以这个人会渴。但是胃中冷,所以他是反而喝不下水的。那么这一串东西加到一起的时候,张仲景他的建议是,你先吃文蛤散。如果吃了文蛤散没有好的话,你再继续吃五苓散。因为最可能的那一层的淤塞不通是皮下,如果你皮下打完了,那个人还没有好的话,那么五苓散也是对路的,因为我们说身上如果起小水泡的话算是五苓散证。那这个小的水泡类的证是五苓散证,所以就说先用文蛤散处理第一层再用五苓散处理第二层,这样的一种思路,总是要把这个水道把他打通。

文蛤散方剂结构

文蛤散这个方,我们桂林本的这个方子啊,其实是金匮里头这个文蛤汤的方剂比例。宋本《伤寒论》的文蛤散呢,就是一味文蛤磨成粉,然后热水吞,就这样而已。那么宋本的文蛤散几乎啊医家都觉得很不信赖,觉得说一味文蛤怎么能够治到这个病?所以就几乎就很少人在用了。而这个桂林本放的这个文蛤汤的结构,但是他不做汤,他把这个药磨到一起啊,然后用这个热水吞,那吞到出汗之后呢,如果肚子痛的话,那你再做这个散的时候,里面再放一个比例的芍药,把肚子放松哦,这样子的一个方子。如果你要问,这个桂林本的这个文蛤汤做成的文蛤散啊,是不是能够帮到这个病啊?我想

当然还有一个药物跟麻黄也是路数不一样的,也就是平行皮表的代表药,比如说柴胡对不对,比如说枳实,可是这些东西跟麻黄是怎么样?根本就王不见王啦,不会开到一起的。所以柴胡麻黄剂在我们的方剂里面是比较少见的。

本草:海蛤(文蛤)

《神农本草经·海蛤中品》:一名魁蛤。味苦平。生池泽。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文蛤:治恶疮蚀五痔。

【动物形态】贝壳呈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光亮如漆皮的壳,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

文蛤这味药是什么东西呢?《神农本草经》海蛤跟文蛤是在同一条,什么东西在古时候叫海蛤?文蛤?可能最一般的讲法就是这种蚌壳类的,这个蚶仔、垄仔、蛤蜊类的东西。如果是在海里的叫海蛤,在河里的这个淡水的叫文蛤,是这样子吗?其实不一定。当然我们历代有很多不同的讲法,但是我们在用药的路数来说的话啊,用药的路数比较接受的一个讲法是这样子,如果你这个蚌壳是比较新鲜的,上面的这个纹理呀还没有被磨掉的,那这样子叫文蛤,他的纹路还在。

文蛤(拼音:wén-gé)又称为蛤蜊(g嗄-lí),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地方名花蛤、黄蛤、海蛤。贝壳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圆形,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质坚厚;壳顶突出稍偏前方,小月面狭长,外韧带黑褐色凸出壳面;壳表膨起、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壳皮,生长纹清晰,有环形褐色带、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

我这个讲法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讲的讲法,我只说我们用药,要取药性的不同是这样分的。这个蚌壳是在海边已经被海浪冲刷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啦,你想想看,你在海边捡起来的那些蚌壳渣渣好像都已经快没有棱角了,那些已经磨到没有棱角花纹也都磨平了的,这种很圆润的小东西,称之为海蛤,也就是你要开药开海蛤,你就去捡那个蚌壳渣渣来磨成粉或者是煮药。文蛤的话,你就去找这个比较新鲜的菜市场买来的蚌壳,然后还有纹路的,这是几种说法之一,那以药性来讲我比较喜欢这种说法。

海蛤,如果你要拿海蛤跟文蛤相比的话,它们就有药性的不同了。你如果拿这种蛤字辈的东西去跟牡蛎相比,药性还是不同,都不是同一路的。这个我想,文蛤散的这一条,在我们学习上面是有几个层次上的意义的。什么层次?就像水路不通,我们学过五苓散的水路不通,学过柴胡汤的水路不通,那我们现在要再学一个皮肤底下的这个热水结在里头造成的水路不通,这是治水的另外一层。

我想学张仲景的方就是这种地方让人觉得还蛮过瘾的,什么病都有这一层那一层。像我们今天为了学一个结胸,结胸之外的胸口痛,这里那里,这一层那一层,这个水管里面的水管外面的,另外的理由的都要一起学起来啊

,这是张仲景医学上面的一个思路上面的逻辑,他就是要告诉你说那个病跟这个病看起来很像,其实不一样,而这些东西,我觉得是很宝贵的,因为它是他张仲景的独家。

如果我们要拿蛤字辈的东西跟牡蛎来相比的话,我想我们这个本草学就有些需要作校正的地方,怎么讲呢?大家都会说,哎呀,反正都是海里面的东西嘛,咸寒软坚嘛,是不是这样子?就是化痰啊带这样的思路,所以会觉得,牡蛎也是化痰,海蛤也是化痰,文蛤也是化痰。好像你看啊,胸痹吃了它也会松,可是你看张仲景的胸痹方有放牡蛎吗?好像没有,所以我们后世的一般性的这个什么,性咸就软坚这种说法,其实像古代方剂的世界根本没有这个逻辑。

那古代方剂世界的逻辑是什么呢?我想你用蛤跟牡蛎去比的话,就是生态上的不同,牡蛎是一个壳子不会跑的啊,就趴在某个地方不动,慢慢长大。如果这个牡蛎老死了,别的牡蛎的幼童还钻进去继续用这个壳子继续长,所以是积年累月在一个地方定点不动,然后牡蛎在这边不动,海水涨潮落潮涨潮落潮,所以它在这个涨潮落潮之间都不动,所以我们拿牡蛎在经方里面做什么?镇固水中之阳气,是镇固用的,是这样子的一个东西。因此我们前面那个桂枝加龙骨牡蛎去芍药,宋本还加一个蜀漆,这个救逆汤因为火逆气血脱位了,你用牡蛎跟龙骨收这个浮越的阳气,收摄浮越的阳气,收这个血中脱出去的气,因为血中脱出去的气多,所以牡蛎多龙骨少,是不是这样一个结构?所以,牡蛎它这个不动的药性让它能够把这个气沉下来。

相反的蛤蜊是什么东西?在海里面还会拍翅膀,它是两片啊,高兴起来还在游泳的,那这个蚌壳这样子开着合着还可以游两下的。那像小蝴蝶一样在水里飞的,它镇固什么阳气啊?它的药性就浮上来了嘛,所以这个蛤字的作用的地方当然就比较上,比较表。它跟牡蛎的那个性质上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就算同样说什么化痰软坚,其实如果我们说这个地方,文蛤放在这个方里面,你就知道,这个水呀是塞在这个皮肤表面底下,那这个东西,文蛤比较有机会浮上来,然后来清这个水把它润滑掉,把这个水通掉。

这个为什么它能够通水,古时候的这种说法说你看这个,你要看这个小小一只这个蚶仔还是垄仔,它那个肚子,哪里是头我都不知道,它那个肚子就不断地这样吸水吐水,它的生态就是像一个泵一样的东西,所以它就不断的在那边,把这个水这样吸了抽、吸了抽,就像一个抽水马达一样,所以这个水聚在这边起小水泡、小疹子、水疹,就是用这个吸水抽水的东西来对付它,这样子。那这个是牡蛎跟蛤的相对。

如果你要说海蛤跟文蛤的相对你也可以看一下。海蛤它治疗什么?“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海蛤的主症好像就是胸腔这一块为主,有没有看到?《神农本草经》这样子写的。所以我们那个妇人血结胸用海蛤散嘛是不是?海蛤它就可以把胸部这塞住的这一块抽掉一些什么东西,所以《神农本草经》的海蛤的药性是指在胸腔的这个地方的。

可是文蛤的药性呢,是什么?“治恶疮,蚀五痔”,它是指的什么?皮下湿热。皮肉之间的湿热是文蛤,所以你看《神农本草经》这两个药的指向已经不一样了。那这个治疗这个热水之邪闷在皮肤底下,我想文蛤是比较对路的,当然我不敢说我们今天绝对要如此用药,但是古时候的用方的逻辑,如果你以《神农本草经》去指导汤液经法的话,那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

海蛤的药性跟文蛤的药性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不是同样都是蚌壳吗?那一个比较新鲜一个比较老,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因为当这个蚌壳还很新鲜的时候,它是跟着那个生物啊它活着的时候的物性,什么抽水吸水啦会拍翅膀啦比较轻浮啦,这是这个生物活着的时候的药性。可是如果在海边被海水冲了三年的话,它跟的药性就是它那个环境的药性了。那你想想看,这个海蛤在海里面啊被冲到啊,纹路也磨平了,棱角也磨钝了。然后呢,古时候的药书说海边的那个海鸥啊,没事也是沙滩上嚼两个蚌壳啊当口香糖的,它吞下去以后帮助消化然后大便出来。那他说药书里面就讲,如果在海边捡到这个圆润的海蛤,大概都已经从海鸥的嘴巴到屁股走了很多趟的了。所以嘴巴到屁股走了那么多趟了,它的药性就变成,帮助一个什么东西,嘴巴到屁股这个东西把它坠下来啊。他就说这个已经被海水这样冲刷,然后这样的一个药性,然后很圆润、很滑,因此,文蛤跟海蛤在药性上面就这样子分开了。

我们刚刚说的这个海蛤散,是它的这一个用比较标准的这个指向就是他胸口有怎么样。那你说这个人如果是气虚浮肿了,肺气不力或者有热痰喘嗽了,像这个肺中有热,清不掉,要把这个热痰清掉,所以有一个过去的方子就是海蛤粉加上这个青黛,这个颜料的青黛,这样子吞下去以后就把肺里的热痰泻下去,所以就是这个胸腔塞住的热邪把它滑掉。那你说胸腔呢有没有到肺?有。那有到肺有没有到皮肤?有啊。所以拿这个海蛤磨成粉,擦这个汤火烫伤可不可以啊?也可以。但是汤火烫伤的有效方太多了,所以今天都不用再提了,这个好用的会用一招就好了,这个学的太多也没意思了。

清肺润肺这个效果我想海蛤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地方塞住的热邪、湿邪是可以的。那文蛤呢我们就姑且想它是,比较走在皮下一些啊这样子的,那当然你说它们共通的药性什么止咳逆啊,消胸痹啊,化痰软坚啦,然后消热啦,这些都是共通的药性。那么你如果要再说的话,比如说同样是蚌壳,文蛤海蛤磨成粉可不可以当治酸剂啊?可以啊,什么胃酸过多。但是,说不定效果就不如,比如说不如瓦楞子之类的,就是瓦楞子的治酸效果可能就比文蛤好,就是品种不一样的蚌壳啊,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效果,那些我们就姑且也不用讲太多。我们从这边就认识这个药的这个路数啊,走法是不会说完全一样的。当然我这也是闲扯淡哦,你说我们这样子教本草,那你说牡蛎磨成粉,涂在皮肤上能不能治烫伤?其实也可以。因为海里面的东西嘛,这种咸啊化水啊微寒的药性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我认为方剂,内服的方剂它的那个路数我们还是要稍微仔细一点。

关于文蛤,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历代的医家在处理这个文蛤散的时候都是不信任的,就觉得你这个火气跟水气逼在皮肤底下,怎么一味文蛤可以解决呢?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你也不要说一定不行哦。因为《神农本草经》的文蛤就是专门搞这个的,皮下湿热,那就是文蛤专门的。可是呢,历代医家因为不相信,所以就会开始往别的方向想,而这个别的方向的思考又受到另外一个方剂的影响,就是这几味药煮成汤的那个文蛤汤,文蛤汤能治什么呢?治一个人他是狂渴不止。消渴病如果是发热出汗渴,那是白虎人参汤证嘛,如果一个人不是发热出汗,就是没有理由的,就是拼命的想要吃,拼命的想要喝,然后一直喝一直喝就这样子,这种东西,当然以今天的医学,常常会说它会发现在这个糖尿病人的身上,就是这样一回事。

这个文蛤汤证,还蛮奇怪的,为什么文蛤汤能治到这个狂渴不止?我想我们也只能够很勉强的以药测证。什么叫以药测证?因为他是麻杏甘石汤的底,所以这个病人一定是肺很燥热,那肺很燥热、这个上焦燥热的人,他当然直接会反映成渴,这个人要吸收营养,需要营卫能通,那营卫不通的人,喝了东西吃了东西也不能够好好吸收,所以狂吃狂喝,但是都不饱,然后都不能解渴。因此有姜枣调和营卫、有麻杏甘石汤底来清上焦的肺热,那这样子可能就是造成这个症状可以缓解,因为临床有效。

因为这个文蛤汤,是治渴的,然后历代医家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个汤能够治到渴,因为它里面没有什么润药啊,石膏不是真的润药嘛,所以历代医家就说会不会是张仲景说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文蛤的药?就是有一种书叫盐肤木,盐巴的皮肤,盐肤木上面有那个寄生虫搞出来的那个一颗一颗的那个小肉瘤,中药名叫做五倍子,五倍子这个东西它的别名又叫文蛤。所以就有医家认为张仲景说的文蛤有可能是指五倍子,当然这个讲法也是很牵强了。因为汉代的时候文蛤就是文蛤,也没有说一定要五倍子。其实五倍子是一个味道很不好吃,就是苦酸涩那种味道,很涩很不好吃,但是它是那种因为虚证而发热发渴很有用的药,所以你如果是用五倍子入药的话,比如说一个人他有那个渴病,你什么药都没有效,你加点五倍子下去,哎,那个人忽然不渴了,这是虚证的人的狂渴,五倍子是临床有效的。

当然你说五倍子能不能治到这个文蛤汤证文蛤散证,那不一定,但是一般治虚热狂渴我们肯定它有疗效,所以就有一些注解家认为,应该要用五倍子这个植物药。你说有些经方家在临床上面试试看这个五倍子能不能治这个证啊,文蛤汤证用五倍子怎么样,就是也有的好,也有的不见好。所以就是,我今天也不是那么的认同要把五倍子硬要代换进来,我们先原方用用看,然后如果不是那么适当的时候再说啊,因为文蛤汤的原方是有这个有效的经验的,所以不一定要急着要换成五倍子。我是这样子想,但是这些说法都存在的,所以还是要跟同学报告一下。

所以这个人经过这个小发汗法,又加上文蛤五两,把这个皮肤底下的这个热水化掉了。那得到的结果就是皮肤底下那一层热水之邪没有了,如果他还是有渴证,还是没有好的话,那就可能他的水道是有什么不通的地方了,那就五苓散通一通这样子。这一条其实到这里就可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