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50%灰度”
昨天下午有客人造访,是位玩摄影的朋友。聊来聊去让我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按过快门了,——怎么说这也是我当年的专业呢!!
索性翻出一些我从前拍的老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我曾经岁月的一种缅怀吧……
猜得出这是哪里么?
那这个呢?
这是石家庄北边若干年前的汊河
这是大雪那年的圣诞节
这是在世纪公园旁边的一座建筑
你看,只要勇于探索,生活到处是美的……
“ 50%灰度”
既然说到了摄影,那就聊聊“50%灰度”,这是一个摄影的专业术语。
我们知道,按照标准档位,收一档光圈或收一档快门,底片的曝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反之就会增加一倍。在我们对一个主体进行从曝光过欠的“黑切点(暗至无细节)”开始逐级增加曝光量直至曝光过度的“白切点(亮至无细节)”为止,居于中间位置,能够清晰表现最多主体细节内容的曝光度,我们称其为“中级灰度”、“中度灰”或“50%灰度”。对应上图就是那个“M点”。
“中度灰”的另外一个特征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它至两端“黑切点”与“白切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按照“中度灰”曝光,能够兼顾其两侧明暗的影调范围是最大的,在画面中所能观察到的影调范围也是最宽的。你能从眼前逆光人物的面部表情到天边夕阳下火烧云的细节尽收画中。
关于“中度灰”的概念,是早期黑白摄影家安塞尔 · 亚当斯提出并付诸实践的,而早期黑白银盐底片仅能表现10级的灰度差,就算后期整体暗房冲印控制也只能扩展到12级。而现在顶级的CMOS数码感光后背已能够充分囊括20级的灰度差了。
但无论怎样发展,这个“中度灰”的概念始终一以贯之,它成为了你相机拍照时的测光标准,自动曝光标准,连同你手机拍照时的曝光标准也是它,也就是所谓的“标准曝光”。所以你用手机去拍白墙发灰、拍煤发灰就是这个原因,你需要找一个能够调整曝光度的拍摄软件以及一个“中度灰卡”来参考曝光。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度灰”的知识要点:
1、“中度灰”能够清晰表现拍摄主体最多的细节内容;
2、按照“中度灰”曝光,能够囊括两侧明暗的影调范围最大的,画面中得到的影调范围最宽;
3、“中度灰”已被定义为行业内的测光标准、曝光标准,据此获得的曝光量称之为“标准曝光”。
汤感的“中度灰”
嘿嘿,熟悉我朋友应该知道,——下面又要扯回到茶了……
不过在这儿之前还是要先做一下解释,——有朋友留言说:
感觉最近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读过之后有些失望……
让关注用户有如此的体验,我真的是很抱歉。但我真的不能保证一个定位在专业级的学术性“公众号”能每每推陈出新,以博君一笑——这也不太符合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再三出现的主题也一定是我对其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后的“再呈现”。
况且,最近正处于我理论体系的“反刍期”,——我在将之前那些通过实践摸索、经验积累、以及偶然获得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将此前我认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观点拿出来重新思考,重新审视,重新寻找确凿的理论依据,加以验证。
这其实就是自我理论体系迭代演进的过程,蜕变的过程,不会太美好,但一定很扎实,——希望你我仍能一起同行……
好了,回来我们说茶。
我之前一直在说:品鉴一定是要基于“标准冲泡”所得到的“标准浓度”所感受到的“标准汤感”这个大前提的。现在你就更清楚这所谓的“标准汤感”,就是摄影中所谓的“中度灰”。
它能让你感受到最丰富的细节,从最细微的到最澎湃的;
它能让你经历前后跨度最大的起落变化,从鲜嫩的毫香到甘泉般的尾水;
所以,获得“标准汤感”的“标准冲泡技术”也早晚会成为行业标准,——至少是品鉴的标准。只不过一个是“味觉领域”,一个是“视觉邻域”罢了。
肯定有人说:“我就喜欢浓重昏暗、黑不拉几的巴洛克风格,怎么着!”
巴洛克风格绘画代表作:圣马太蒙召(卡拉瓦拉)
这纯属个人偏好,我无权干涉。您若是就好这口浓酽,坚持下去,祝你健康。但有一点,你是否注意到了画面中毫无细节的暗调占据了画面布局的一半以上,画家只把精力用在了那些需要他去着重刻画的内容之上。而之所以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多余的细节会干扰主体,要么就是已无更多的细节可以表现了。
暗调人像摄影
用“减法思维”去绘画,去摄影,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若你也用“减法思维”去做茶,去泡茶,那可就纯属作了,——只追求某一特定口感的表现,这不是中国茶的思路。
同样的道理,你泡一道极淡的茶汤,去表现一种“高调的风格”也是如此……
郎静山高调黑白摄影作品
高调的照片好看,但若是把茶也泡成了“高调”,那可真就是“曲高和寡”了。
摄影是一门技术,是需要学习的;同样冲泡也是一门技术,也需要学习。
掌握“中度灰”的曝光,在没有测光表的年代,是需要经验的;而在还没有发明“汤感测量仪”之前,“标准汤感”只能通过“标准冲泡”的大量练习来加以掌握。
所以,别再给自己那些站不住脚的论调找借口了,好好学学泡茶吧……
最后,下周的课程要报名的同学抓紧时间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