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50%灰度”

昨天下午有客人造访,是位玩摄影的朋友。聊来聊去让我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按过快门了,——怎么说这也是我当年的专业呢!!

索性翻出一些我从前拍的老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我曾经岁月的一种缅怀吧……

猜得出这是哪里么?

那这个呢?

这是石家庄北边若干年前的汊河

这是大雪那年的圣诞节

这是在世纪公园旁边的一座建筑

你看,只要勇于探索,生活到处是美的……

“ 50%灰度”

既然说到了摄影,那就聊聊“50%灰度”,这是一个摄影的专业术语。

我们知道,按照标准档位,收一档光圈或收一档快门,底片的曝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反之就会增加一倍。在我们对一个主体进行从曝光过欠的“黑切点(暗至无细节)”开始逐级增加曝光量直至曝光过度的“白切点(亮至无细节)”为止,居于中间位置,能够清晰表现最多主体细节内容的曝光度,我们称其为“中级灰度”、“中度灰”或“50%灰度”。对应上图就是那个“M点”。

“中度灰”的另外一个特征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它至两端“黑切点”与“白切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按照“中度灰”曝光,能够兼顾其两侧明暗的影调范围是最大的,在画面中所能观察到的影调范围也是最宽的。你能从眼前逆光人物的面部表情到天边夕阳下火烧云的细节尽收画中。

关于“中度灰”的概念,是早期黑白摄影家安塞尔 · 亚当斯提出并付诸实践的,而早期黑白银盐底片仅能表现10级的灰度差,就算后期整体暗房冲印控制也只能扩展到12级。而现在顶级的CMOS数码感光后背已能够充分囊括20级的灰度差了。

但无论怎样发展,这个“中度灰”的概念始终一以贯之,它成为了你相机拍照时的测光标准,自动曝光标准,连同你手机拍照时的曝光标准也是它,也就是所谓的“标准曝光”。所以你用手机去拍白墙发灰、拍煤发灰就是这个原因,你需要找一个能够调整曝光度的拍摄软件以及一个“中度灰卡”来参考曝光。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度灰”的知识要点:

1、“中度灰”能够清晰表现拍摄主体最多的细节内容;

2、按照“中度灰”曝光,能够囊括两侧明暗的影调范围最大的,画面中得到的影调范围最宽;

3、“中度灰”已被定义为行业内的测光标准、曝光标准,据此获得的曝光量称之为“标准曝光”。

汤感的“中度灰”

嘿嘿,熟悉我朋友应该知道,——下面又要扯回到茶了……

不过在这儿之前还是要先做一下解释,——有朋友留言说:

感觉最近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读过之后有些失望……

让关注用户有如此的体验,我真的是很抱歉。但我真的不能保证一个定位在专业级的学术性“公众号”能每每推陈出新,以博君一笑——这也不太符合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再三出现的主题也一定是我对其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后的“再呈现”。

况且,最近正处于我理论体系的“反刍期”,——我在将之前那些通过实践摸索、经验积累、以及偶然获得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将此前我认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观点拿出来重新思考,重新审视,重新寻找确凿的理论依据,加以验证。

这其实就是自我理论体系迭代演进的过程,蜕变的过程,不会太美好,但一定很扎实,——希望你我仍能一起同行……

好了,回来我们说茶。

我之前一直在说:品鉴一定是要基于“标准冲泡”所得到的“标准浓度”所感受到的“标准汤感”这个大前提的。现在你就更清楚这所谓的“标准汤感”,就是摄影中所谓的“中度灰”。

它能让你感受到最丰富的细节,从最细微的到最澎湃的;

它能让你经历前后跨度最大的起落变化,从鲜嫩的毫香到甘泉般的尾水;

所以,获得“标准汤感”的“标准冲泡技术”也早晚会成为行业标准,——至少是品鉴的标准。只不过一个是“味觉领域”,一个是“视觉邻域”罢了。

肯定有人说:“我就喜欢浓重昏暗、黑不拉几的巴洛克风格,怎么着!”

巴洛克风格绘画代表作:圣马太蒙召(卡拉瓦拉)

这纯属个人偏好,我无权干涉。您若是就好这口浓酽,坚持下去,祝你健康。但有一点,你是否注意到了画面中毫无细节的暗调占据了画面布局的一半以上,画家只把精力用在了那些需要他去着重刻画的内容之上。而之所以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多余的细节会干扰主体,要么就是已无更多的细节可以表现了。

暗调人像摄影

用“减法思维”去绘画,去摄影,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若你也用“减法思维”去做茶,去泡茶,那可就纯属作了,——只追求某一特定口感的表现,这不是中国茶的思路。

同样的道理,你泡一道极淡的茶汤,去表现一种“高调的风格”也是如此……

郎静山高调黑白摄影作品

高调的照片好看,但若是把茶也泡成了“高调”,那可真就是“曲高和寡”了。

摄影是一门技术,是需要学习的;同样冲泡也是一门技术,也需要学习。

掌握“中度灰”的曝光,在没有测光表的年代,是需要经验的;而在还没有发明“汤感测量仪”之前,“标准汤感”只能通过“标准冲泡”的大量练习来加以掌握。

所以,别再给自己那些站不住脚的论调找借口了,好好学学泡茶吧……

最后,下周的课程要报名的同学抓紧时间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儿。

(0)

相关推荐

  • 《天鹅故事 • 摄影》——灰调剪影(修饰与创作)

    "剪影"是摄影艺术里的一种影调风格,由于是面对着太阳或者强烈的光线逆光拍摄,画面上阴影部分的细节丢失,凸显出被摄主体的轮廓与形状,因为平常我们用眼睛看不到这样的画面,所以别具一格, ...

  • 中度抑郁症有什么病状?严重的有什么后果

    抑郁发作F32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 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 ...

  • 我是怎么判断动画片画质好坏的,为什么吹爆京阿尼和新海诚?

    很多人问我T哥你是怎么判断一部动画片画质好坏的,其实我觉得每个人肯定都有他们不同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还是应该靠一些固定的因素来判断,不然就是乱评一通也没有人能说不了,这就毫无意义了. 我判断动 ...

  • 美好将至:“空山美社”栏目即将上线

      栏目名称:空山美社 栏目全称:"空山茶话"关于艺术.美学.专项鉴赏等相关内容之研习社,简称"空山美社". 栏目概述:公众号"空山茶话"用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上层建筑

    - 精 华 锦 句 - ◆ 茶一直是传统士大夫阶段的重要饮品,因其恰恰契合了士大夫阶级自己所搭建起的"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最终成为了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贯穿中国上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一如之途

    - 精 华 锦 句 - ◆ 茶饮普及民间要到西晋以后了. ◆ 最初时直接鲜叶煮饮. ◆ 唐朝创立"蒸青法"制茶,以紧压团茶为主. ◆ 宋代出现"蒸青散茶". ◆ ...

  • 空山美社:美学原理 · 小白版

    · 关 键 词 · 雪糕  口感  艺术  美  审美  人文美  自然美  主观能动性  终极命题  人体美 古希腊 盛唐 写实  器物  陶作坊 扁茶海 实用之美 观赏价值  稀缺美 引 子 话说 ...

  • 空山美社:变奏

    * * * * * 或许你还没有猜出这首曲子 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深深打动-- 或许在一遍遍的聆听中你已不再对探究她的名字耿耿于怀,而只是一遍遍的听,一遍遍的听-- 好吧,不卖关子了,让我再来细细品 ...

  • 空山美社:萧者的世界 · 邂逅箫生 解惑国乐

    刘旻昊    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竹笛演奏专业.年少时好习竹笛,大学追随樊家城教授继续深造,并受到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先生悉心指点.从艺20多年来个人风格初显端倪.理论教学亦日趋通俗质朴 ...

  • 空山美社:徘徊在将就与讲究之间

    讲 究  今儿扯扯别的,不说茶. 那说什么呢?说说我的口福吧! 前阵子领教了一位"老吃家",--对吃上那叫一个讲究! 他能为了包中午那顿几十个的饺子,凌晨四点半就奔向肉市儿,赶在人 ...

  • 空山美社:“箫茗相参”后记

    人挺多,怪挤的 - - 不是因为地方小,而是都想离箫者近些,听得真切,--毕竟是Live版,毕竟近在咫尺感受演奏者每一次呼吸,每一个指法的机会不多. 毕竟也都是好茶,坐远了喝不到就亏大了. 多谢对面& ...

  • 空山美社:染指龙泉 · 古瓷实器鉴赏会 (一)

    汝官哥钧定,言瓷必五窑. 然龙泉之美君知否? 其工艺孕化出了瓷中圣品的汝窑 或盘曲或细碎的开片让我们把玩再三,不忍释手 最最珍贵的,是我们奉若经典那宋人的审美,至简持用,大美不言 - - 粉青贴花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