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谓之岁
年岁区别
时间久远以及字体演变发展
很难从文字表面上完全掌握
《黄帝内经》中汉字的本意
这样给学习造成了很大障碍
又由于古代人
写书非常不容易
要用最少的文字
表达最多的内容
文字即艰涩难懂
这也是我们学习
古代经典的困难
古代文字本身
隐藏了大量的
阴阳五行理论
单从文字中
就能够解惑很多
中医的理论问题
因此学习中国古代汉字
了解汉字背后的内在含义
对学习《内经》帮助很大
但几乎所有篇章
都是从“释字”开始
为了能完整全面地
理解和掌握《内经》
让我们先从文字开始
本章挑选一些
平时容易忽略的
具有阴阳关系的
几组文字
加以介绍
试图抛砖引玉
告诉大家学习
古代汉字的方法
以及如何分析其中
与中医相关的内容
不一定全面,希望能从
新的视角学习《内经》
找到一个新的思考方法
这也是对《内经》
的认识和觉悟过程
【年与岁】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岁”
一词经常
一起使用
不知
年之所加
气之盛衰
虚实所起
不可为工
“岁”这个字
《说文解字》
解释即为木星
木星围绕太阳,转一圈用时12年
木星围绕地球,旋转12年为一圈
黄道按照
木星的轨迹
分为12部分
古代是按照
二十八星宿
来划分为12
统称而为
“十二星次”
“十二星次”
用来记录
木星位置
木星行一次在地球上就是一年
木星围绕地球转一圈(视运动)
就是12年,以后用来纪年
因此称,木星为岁星
后来演变成十二地支
又配上了,十二星肖
讲到“十二地支”
提到“十天干”
“天干地支”家喻户晓: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叫做“十二地支”
对“天干地支”的本质
历代医家
还没有一个共识
认为多是用来:
纪年、纪月、
纪日、纪时
“十天干”:即空间、“经”
“干”:树干,形成一个空间
“经”:
连接南北经线,有空间就有方向
为东西南北中,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
“十二地支”:即时间、“纬”
“支”:树枝
随着时间变化,连续生长
又有横向生长,连接东西
还有一种解释:
“十二次”将二十八星宿,分为12份
二十八星宿被看作是行星运行背景
十二地支,也是作为背景来设定的
既然是背景,其位置相对固定
十天干则代表行星的运动形式
因为有了背景,才能准确纪年
“天干”是纵向
“地支”是横行
纵向连接南北
横行贯穿东西
天干表述,行星运行,主动;
地支表述,行星运行背景,主静
年者,谷熟
年:五谷全部成熟的周期
谷物的成熟是按照
生长化收藏的规律
来完成
《黄帝内经》:
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生长化收藏代表
五行的运行规律
“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有叫“年”的怪兽
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
每到大年除夕的时候
怪兽都要爬上岸来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每年到了,除夕之夜
老百姓都,扶老携幼
深山里逃,躲避“年”
有一年的除夕
像往年一样都
忙着收拾东西
准备逃往深山
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
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
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
能赶走这个叫“年”的怪兽
众人不相信这是真的
老婆婆劝他上山躲避
但老人还是坚持留下
老百姓们见劝不住他
便纷纷上山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
准备闯进村祸害百姓
突然传来,爆竹之声
“年”兽吓得浑身颤栗
吱吱怪叫不敢向前半步
原来因为“年”兽惧怕
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打开
院内身披红袍的
白发老者哈大笑
“年”兽
大惊失色
仓皇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
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
驱逐“年”兽的神仙
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
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每年的除夕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风俗越传越广
成了中国民间
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过年”
当然这只是传说
总之,“年”是指
五谷全部成熟的
周期,为一年
“岁”:
木星从地球上看
公转周期是12年
天上有
二十八星宿
分为12部分
每一部分称为一次
木星行一次为一年
“年”:在地上的谷物,一年一季
“岁”:在天上的木星,一岁一次
“年”与“岁”
具有天地阴阳属性
“年”主静,“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