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10年,我们需要怎样的认知?

高考志愿填报中……

早先就表达过观点,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上,城市比学校重要,学校比专业重要。

比城市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认知。

当前的父母,很多没有能力思考和预判未来。就如同这几年还试图把孩子塞进银行和媒体的家长们,你的劝阻,只能招来疑虑的目光。

今年走进大学校园的孩子,怎么在10年后,20年后有所成就?

最近连续关注“碳中和”,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这其实是我给自己的补课。不管我对这件事理解到什么程度,只管强行输出,我的理解错误和纰漏都会被人毫不留情的指出,好过自己默默的画圈。

碳中和是巨变量。

比尔·盖茨说,“在下一个10年或20年,气候变化对经济造成的破坏,相当于每10年爆发一次与新冠肺炎规模相当的流行病。”

他做出预测:未来10年,清洁能源和气候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将大幅增加;交通领域,逐步淘汰燃油车;电力领域,对脱碳至关重要;人造肉将改造畜牧业;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

中国其实没有做好碳中和的准备,但是不得不如此。

目前全球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欧美国家普遍提出在2040年、2050年实现碳中和。

碳排放与其说是气候问题,更是经济和政治问题。欧盟更早向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转型,有足够的底气推进碳中和。为了防止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排放限制更宽松的国家,欧盟计划从2023年开始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目的就是针对缺乏碳中和目标的国家。

没有准备好,但不得不开始碳中和的艰巨任务,这就是当下我们面对的,以及今年走进大学校园的孩子们在10年后、20年后必须表面对现实挑战和困境。

碳中和一点都不美好。相比于不受约束的使用各种能源和资源,碳中和其实就是碳约束,也是碳成本,整个生产生活的成本被推高。

碳中和也是碳洗牌,地区经济、行业机遇、企业发展、就业选择、消费形式会发生超乎想象的变化。

碳中和将催生两大迁移,一是能源行业的资源属性向技术属性迁移,另一个是财富从碳消耗高的产业向碳消耗低的产业迁移。

家里有矿,如果缺少技术傍身,可能就不是好事了。

据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开市,刚开始一定会满地鸡毛。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刚开始那些年不也一样乱的满地找牙。

碳核算与碳统计也是一团乱麻。有消息称,国际能源署、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美国能源信息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和英国石油等七家机构组成的碳排放核算机构,基本垄断了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的国际话语权。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现状、问题及挑战》报告显示,目前根据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交的《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以及中国科学院碳专项报告的核算结果,国际机构碳核算普遍高计了中国碳排放量,最高达7%。如果与中科院的碳专项相比,竟出现被高估20%的现象。

至于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目前尚未成熟”。在新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的大三角中,储能技术和电池技术依然存在着极强的不确定性。

目标和任务是刚性的,但达成的手段和评价标准是模糊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不完美、不规范或者不标准,而怀疑、拒绝碳中和的未来。

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常态体验,很多变化的开始如同婴儿一般,皱巴巴的,弱小,不美,令人存疑,然而忽然就长大,不可抗拒一般。电商、社交媒体、移动支付、网约车、外卖……我们的迟疑和担忧一次次被打脸。

未来10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认知?

01

相信碳中和,相信数字化。

02

选择数字化水平高、碳排放水平低的行业和企业。

03

保持学习,保持进化,保持弹性。

未来是更开放的,以昨日的经验思维,不足以理解明天,以当下的外部格局,不足以预判未来。

活在当下的人看事情和问题常常是静止的。

在有未来感的人眼里,各种各样的变化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