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作家 | 马琼:冲麦的荷塘
云南作家 / 马琼
马琼,笔名:白沙,云南玉溪人。喜欢文学,徒步,摄影,书法,有作品散见当地文刊。
冲麦的荷塘
习习南风送走了一年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温风扑面,雨水酣畅,万物开始蓬勃生长。又到了看荷时节,刚好有半日空闲时间,三两好友相约到离城不远的冲麦看荷。
冲麦的荷塘不大,约三亩,被一道水泥田埂劈开,分成上下两个,四周栽有桃、李、石榴、垂柳,却都寥落稀疏,不成气候,似乎所有的钟灵毓秀都被荷吸收了,它们只是捎带着长一长。几株不知名的树,应是有些年月了,高大挺拔,树上开满细碎白花,与荷相映成趣。
站在荷塘边一眼望去,可见塘里荷叶蹁跹,风抚芙蓉面,暗香袭人。立身其间,我瞬间就被荷叶包围了,荷香萦绕着,抬头寻找同行友人,却发现皆已淹没在接天莲叶里,需得喊一嗓子,才知道同伴在哪。我看着荷花朵朵随风摇曳,忽远忽近,想亲近却不得之。于是绕着荷塘走起来,边走边寻找贯穿荷塘的泥埂路口。
荷塘里乌黑发亮的泥沼上,一根根笔直的绿色杆子向上穿出,或托荷叶,或托荷花,或托莲蓬,清高孤洁,哪有一丝污浊样子?荷叶、荷花、莲蓬、荷泥,它们共同营造出了丝丝缕缕的香气,养着荷的水,浸着污泥,却清澈透明,触之清凉,流水带着花香,花香分开流水,就这样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着。
荷的柄和根中空,不仅可以吸附水中有害物质,还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净化水质。荷是集经济和观赏于一体的植物,荷藕、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是药食两用的良品。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常被人们用来赞美那些品质高尚的人。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很多,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出生封建地主家庭,却不受封建思想和当时社会思想影响,弃医从文,以最直的脊梁、最硬的骨头唤醒民众。
穿过荷塘中间的泥埂被青草和飘落的荷花瓣妆点着,在层层荷叶的掩映下,像一条幽深的隧道,吸引我们忍不住想要去探寻。在泥埂上行走,虽有了和荷花亲近的机会,然则并不容易,我的裙摆时常会被荷杆上那些细小的刺勾住,而鞋也常陷落到泥沼里,这些困难,换来与荷的专注交流,我心亦是欢喜的。我不再管其它,醉心于每一朵荷的清雅身姿,迷恋于她们的脱俗之貌,她们是嫡仙,不食人间烟火;是九天玄女,误落凡尘;是谦谦君子,傲然独立;是酣睡的娃娃,娇憨喜人;是羞答答的美人,欲语还休;是莲台半开;是孔雀开屏;是雏鸟初展翅……更喜莲蓬初成,颗颗莲子饱满,颜色娇艳欲滴,它们顶着红色的蕊儿探头探脑的往外冒,像极了轻轻挤开一道门缝,悄悄查探门外情况的娃娃,一旦安全信号确定,就会一溜儿相约着往外冲。看莲儿们有的已经冲出家门;每一颗都活泼喜人,尽情绽放娇艳之色,充满生命的诱惑,让人垂涎欲滴之时又不免生出想要好好呵护的心态。此刻终相信“色诱”确实有之,这诱惑却只有欢喜之心,无亵渎之意。
荷塘永不寂寞,一直“呱、呱、呱”叫着的蛙儿,通过它的鸣唱,不断地提醒我们,荷塘还有另外的生物,我们静心与荷交流之时竟是未闻蛙声,直到要离开荷塘时,方才惊觉蝉鸣蛙声此起彼落。
豁忽间已是日暮,天阴沉沉,雨点似已挂在云端,呼朋引伴往车上赶,刚一上车,雨点就霹雳吧啦地打在了车窗上。看着打在车窗上的雨点,遥想着那位一千多年前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名句的诗人,他似已来到近前,携手那些像荷一样的人:屈原,庄周,刘禹锡,范仲淹,岳飞,海瑞,包青天……不胜枚举,他们高洁的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像这荷香,清远,弥久愈香。
图:作者提供
主持:李铁峰
审核:王永生
图 | 春之卷
备选《齐鲁文学》2021年春之卷第1期
《齐鲁文学 · 中国诗歌2020年度精品选集》
2021《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
《齐鲁文学 · 中国诗歌2020年度精品选集》
点击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