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夸孩子的方法正确吗?这几种错误夸奖方式,绝大多数家长都在用
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夸奖孩子的?
是不是经常跟他们说“你真棒”、“你真聪明”?
大多数家长以为,只要夸奖孩子,就能帮孩子树立信心,促进他们自尊心的发展。事实上,错误的夸奖方式,对孩子的自尊心发展有害无益。
1
四种夸奖方式,
阻碍孩子自尊心发展
1,基于价值判断的夸奖方式
常见的句式——“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听话”......这种夸奖方式,会让孩子认为,只要听一些所谓“权威人士”的话,就是对的。
他们认为评价“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就是自己能不能够达到别人的期望。一旦达不到期望,他们就会对孩子产生道德评判,认为孩子是个“坏孩子”,导致孩子自尊心降低。
2,只针对结果进行夸奖
当孩子能够自己穿衣服时,家长夸奖他“做得好”;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错时,家长夸奖他“太棒了”
......
这种只针对好的结果进行的夸奖,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误认知:只有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会忽略过程中的成长,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一切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夸奖方式,会导致孩子一旦做某些事的结果不理想,就会全盘否定自己,自尊心也会受到打击。
这样夸孩子还有另外一种坏处,就是当孩子“失败”的次数多了,他们会因为害怕失败的打击,而不敢轻易尝试,变得畏手畏脚。
3,强调“天赋”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肯好好努力”,或者“这个孩子在这方面很有天分”......这样的夸奖方式,表面上会增加孩子的信心,实际上会让他们的受挫能力更差。
肯定天赋的重要性,会让孩子忽略努力的意义。很少有人能够只靠天赋,就可以取得成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取得成绩,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如果只是肯定“天分”、“聪明”这些我们没法控制的事情,一旦孩子碰到困难,就会想是因为自己的先天能力不够,不认为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全盘否定自己。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碰到比自己更聪明、更有天分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自尊心也会由此降低。
4,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夸奖孩子
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的家长,似乎最热衷的就是用自己的孩子出去比较。一旦孩子做的比别的孩子好,就会夸奖他们“最优秀”。
甚至家里有两个孩子,家长也喜欢让他们一起比较,认为这样能促进孩子共同进步。
这样的夸奖方式,会让孩子认为,只有自己“完美”,才是值得认可的。
他们不明白“合作共赢”的意义,有的孩子甚至会投机取巧,认为通过损害别人的方式来让自己赢得比赛,也是合理的。
太过在乎“完美”,会让孩子失去对“不完美”的承受能力,一旦自己输给别人,就会否定自己的价值感,自尊心同样会受到打击。
2
错误夸奖方式,
通常都有这两种共性
我们没法一一列举全部有问题的夸奖方式,但是通常这些夸奖方式都有两种共性:
第一种共性:指向问题错误
绝大多数有问题的夸奖,都过分注重结果和事情的意义,而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在我们夸奖孩子的时候,应该针对的是他这个人的价值。通过肯定他在过程中的努力,良好的品德,独立的思想意识,来让他们明白,尊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第二种共性:判断主体错误
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通常以我们自己为判断主体。也就是以我们的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孩子行为的对错。
我们经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孩子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局限,如果我们能够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跟他们交流,也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思考。
所以“对错”不应该以我们自己为标准来判断,而是应该跟孩子共同探讨,互相促进。
3
利用关注的力量,
促进孩子自尊心发展
我们了解有问题的夸奖方式会阻碍孩子自尊心发展之后,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促进他们自尊心的发展呢?
促进孩子大脑的额叶发展
额叶,与我们的认知、情绪、意志力管理、压力下的自控能力等息息相关。
当一个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力,面对压力时依然保持快乐、平和,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责任心的时候,可以更明确自己的价值,也有利于自尊心的建立。
要促进孩子的额叶发展,就需要学会家长利用“关注的力量”。
我们始终要保持这样的原则,那就是关注孩子,而不是评判他们的行为。
为了发挥关注的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留意孩子的成长、努力,以及帮助他人等一些值得肯定的行为。然后通过“描述+标签法”,让他们注意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让他们更加自尊自爱。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描述,即客观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
比如,你刚才吃饭的时候,有乖乖坐在椅子上,还没用妈妈喂,自己把饭都吃光了。或者是,你最近每天写完作业之后,还会自己检查一遍,针对掌握不熟练的知识点重新去翻课本。
在描述完之后,我们要用一个标签来让我们的描述完整。
这里给大家提供3种标签类型:
1.肯定事件的标签:把“你真棒”改为“你这件事情做得真棒”;“你真好”改为“你这件事情做得真好”.......称赞细化到具体的事情上,孩子更能主动意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没做好。
2.肯定品质的标签:“你刚才的行为真勇敢”、“你确实很有礼貌”......这样的标签,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可以经常使用。
3.肯定价值的标签:“你这样做真有爱心”、“你的帮助对我很有用”......运用这样的夸奖标签,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价值,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要尽可能多的使用。
比起建立在我们价值标准上的夸奖和肯定,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我们对他们价值的关注和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引领他们,却不该让孩子遵从我们的想法。
纪伯伦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关于孩子》,在诗中他也表述了自己对于与孩子相处的方法——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可以做孩子成长的辅佐者,而不是掌控者。
结语:
智慧型家长早已放弃“打骂式教育”,更青睐于“夸奖式教育”。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儿童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但是,为什么要夸孩子?如何鼓励?以及怎么夸才更有效?
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需要关注、思考与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