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流亡小朝廷南逃至广东湛江,建临时国都于硇洲岛
一.元军对南宋流亡小朝廷穷追不舍:
1.灭南宋者,元世祖忽必烈:
南宋末期、南宋建立流亡小朝廷、以及南宋流亡小朝廷的灭亡,这一时期元朝在位的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是成吉思汗所创建的大蒙古国的第五任可汗,蒙古尊号“薛禅汗”。
忽必烈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是为元世祖。元世祖忽必烈对内稳定了大蒙古国的动乱、各大汗国,对外灭掉了南宋,并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广东崖山的南宋流亡小朝廷,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2. 元世祖忽必烈灭宋,完成全国的大统一:
公元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南宋德佑二年)二月,元军围困南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谢太后率领5岁的宋恭帝赵㬎、宗室、大臣、军民,主动开城投降,向元军左丞相伯颜奉上传国宝玺和降表;
同年,南逃的南宋益王赵昰在福建路福州,被大臣陈宜中、文天祥、张世杰、杨亮节、江万载等人拥立继位为宋端宗,南宋流亡小朝廷成立;
十一月,元军进逼南宋流亡小朝廷的临时都城福安府(福建福州),大臣陈宜中、张世杰等人仓促护送宋端宗赵昰和广王赵昺乘船南逃;
南宋流亡小朝廷先是难逃至泉州,继而南逃至汀州。最终南逃进入广东,先是进入广东浅湾(今澳门内港沙梨头至莲峰庙),后进入广东雷州,并以雷州为临时国都。然而元军始终对南宋流亡小朝廷穷追不舍,没过多久宋流亡小朝廷就元军彻底灭亡了。
二.广东井澳海战,南宋流亡小朝廷逃亡至广东湛江:
1. 南宋流亡小朝廷逃亡至井澳:
公元1277年(南宋景炎二年)12月,南宋流亡小朝廷带领宋端宗赵昰南逃至秀山。听说广南东路(今广东)广州已然失守,慌乱之中不得已又迅速退至井澳(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横琴岛横琴山下)。
2. 南宋流亡小朝廷遭遇飓风,宋端宗赵昰染病:
当时海上忽然起了飓风,南宋流亡小朝廷的船队被吹得横七竖八、七零八落。更为不幸的是,此时的宋端宗赵昰被吹落水了,虽然迅速被救了起来,但是却因此而染病。南宋流亡小朝廷船队上的士卒,更是超过了四成的士兵在这次飓风中丧命。
3. 广东井澳海战,宋军失败又继续逃亡:
有一句话说得好,趁你病要你命,而元朝自然也没有错过这个千古良机。飓风刚过,元朝将领刘深就率领军队来进攻了。南宋流亡小朝廷枢密副使张世杰率军奋勇迎战,却不敌元军,一直逃到七星洋才甩开元军的追击。井澳海战中南宋流亡小朝廷损失了船只两百多艘,宋端宗赵昰落水染病,甚至连宋端宗的舅舅杨亮节都被元军俘虏了。
4. 南宋流亡小朝廷难逃至广东碙洲:
此后元军追兵一路逼近,南宋流亡小朝廷带着宋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又不得不一路南逃。最终南宋流亡小朝廷又南逃到广东雷州(今湛江),进入雷州湾东部海面的碙洲。碙洲,即硇洲岛,古称硭洲,位于广东雷州湾东部海面,面积56平方公里,四面环海,孤悬海上,地势险要。
三. 宋端宗赵昰病故,卫王赵昺继位为帝,建临时国都于广东湛江:
1.宋端宗赵昰因为落水病故:
宋端宗赵昰本就年龄尚小,先在井澳(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横琴岛横琴山下)遭遇飓风落水染病,后又经历井澳海战中,宋军失败后被元军一路追击。虽然南宋流亡小朝廷最终摆脱了元军的追击,南宋流亡小朝廷也安全的带着宋端宗赵昰、卫王赵昺逃亡至了广东雷州(今广东湛江)的碙洲(今湛江硇洲岛)。
宋端宗赵昰跟随南宋流亡小朝廷,从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逃亡至福建路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又从福州逃亡至泉州、汀州,再一路逃亡至广南东路(今广东)各地,最终逃亡至广南东路雷州(今广东湛江)。这一路上的逃亡,宋端宗赵昰本就屡受颠簸,在井澳又落水染病,惊吓过度。
公元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四月,年仅9岁的宋端宗赵昰在碙洲岛(今广东湛江硇洲岛)病亡。宋端宗赵昰病亡后葬于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他有两个谥号,一个是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见《通鉴纪事本末·卷八十八》),一个是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见《文天祥全集·卷十七·纪年录》、黄淳《崖山志》)。
2. 卫王赵昺继位为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哪怕是流亡小朝廷也不例外。公元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四月,宋端宗赵昰的丧事料理完毕后,陆秀夫等众大臣就又重新拥立年仅8岁的卫王赵昺为新帝,史称“宋帝昺”。赵昺即位后,改元祥兴,公元1278年即祥兴一年。
3. 南宋流亡小朝廷建临时国都于广东湛江:
南宋流亡小朝廷升硭洲为翔龙县,为南宋流亡小朝廷的临时国都。南宋流亡小朝廷计划从此就在翔龙县安顿下来,重振旗鼓,以图复国。而硭洲岛遍地都是石头,也很方便建造城池、工事、行宫。于是南宋流亡小朝廷便在这新国都翔龙县上(硭洲岛),进行采石,筑石墙,建行宫,并利用石头作掩护抵抗元军。
南宋卫王赵昺在硭洲岛(今广东湛江硇洲岛)的继位为帝,并升硭洲岛为翔龙县,定为国都。这是广东湛江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都,也是湛江唯一的一次成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