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的期待
吴波
最近,草鞋山遗址的出土文物正在吴中博物馆热展。这是该遗址发掘之后,第一次较全面的集中展示。吴地历史文化的研究者、文物爱好者都应该去看一看,感受苏州地区的原始文明,了解这一地区的发端与发展脉络。
草鞋山的发掘
草鞋山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东北的阳澄湖边。此处原先有两处土墩,一处土墩外形像草鞋,故被称为草鞋山或草履山;另一处土墩是与草鞋山隔路相望的夷陵山。这两处土墩及周围,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约170米,在这面积约44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是曾引起史学界极大关注的草鞋山遗址。
草鞋山遗址在1956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71年秋,唯亭砖瓦厂工人在山上取土时,挖出玉琮、王璧等文物拿到苏州去卖,文物商店及时报告了省、市主管部门。1972年9月,南京博物院派员前来试掘,发现遗存很丰富,于是在1972年10月至1973年1月、1973年4至7月,先后进行了两期正规发掘。发掘中发现遗址的文化层厚达11米,除耕土层外,可清晰划分出10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堆积层这么厚、文化层这么清晰、内涵这么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在考古史上也是少有的。
那两次发掘的总面积只有1050平方米,却清理出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居住遗址、水井、灰坑等遗迹和各个不同时期的墓葬计206座。出土陶、石、骨、玉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文物1100余件,出土相当丰富。可惜我无缘那两期发掘,因为那时我还没有开始从事文物工作。我是第二期发掘结束两个多月后,才被派往南京博物院参加“江苏省文博干部训练班”,这才真正开始了我的文物生涯。
在考古训练班上,南博的纪仲庆老师讲述新石器时代文化时,常常列举草鞋山为例。课后讨论时,当年参加过发掘的苏州博物馆学员说起草鞋山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而我两眼一抹黑。作为吴县人,不知道草鞋山,枉为吴县文物工作者,我必须迎头赶上,只可惜当时能看到的只有南博陈列厅中的几件展品,只能看到纪仲庆老师的讲义,只能听到当年参加者的零星讲述。回苏州后,我特意去草鞋山,也只看到已大部分被回填了的发掘现场,但还是从砖瓦厂征集回了完整的距今六千余年的红衣陶钵等几件文物,这倒也可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对草鞋山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在它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通过乡政府叫停了砖瓦厂在那里的继续取土。
草鞋山的遗憾
草鞋山通过了科学发掘,还有什么遗憾可言?在我看来,主要有两大遗憾:
第一,是它错失了命名机会。“苏州草鞋山文化”,多么响亮多么荣耀的名字!如果当时确立了“草鞋山文化”,那么现在太湖流域的原始文化,包括历史情况介绍、教科书等,可能将以“苏州草鞋山文化”作为起始,而不是“浙江马家浜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以首次发现某种特色文化的小地名来命名”。比如良渚文化,是1936年率先在浙江良渚镇被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良渚文化。以后在别的地方,发现同样性质的遗存,便都以良渚文化来名之。
苏州草鞋山文化,是完全有获得这样命名的条件和机会的。因为草鞋山距今六七千年的下层文化遗物是有鲜明特点的,而且是最早在草鞋山被发现的。而马家浜文化,一直要到草鞋山遗址发掘结束四年多后,在1977年11月才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被确认。那几年江苏省的考古工作者也做了许多工作,当时有工作人员建议将草鞋山下层文化归纳为“江苏青莲岗文化一期”,或“江苏青莲岗文化江南类型”。
与草鞋山第二层文化特质完全相同的崧泽文化,更是在1982年中国考古学会年会上才被正式确认,草鞋山又一次失去了机会。
草鞋山的第二个遗憾是,发掘已经整整过去48年了,却还没拿出一部全面的、详细的、科学的、权威的发掘报告。现在所能见到的,是南京博物院发表于《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上的名为《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情况报告。当年决定并指导发掘工作的南京博物院姚迁院长、参与发掘的主要专家之一曹者祉先生已先后去世,直接参与发掘工作的专家都已年逾八十,连当年的学员都已年近七十退休多年,这份发掘报告由谁来主持编写?还能写吗?不能不说也是遗憾。这第二个遗憾,也许还能补救回来。现在草鞋山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早年的考古发掘,不留下详细的资料记载而复坑填埋,这将给子孙后代留下困惑。
草鞋山的亮点
草鞋山遗址有其独特亮点,而且是任何其他遗址替代不了的。考古专家石兴邦先生曾说过: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地区从母系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末期的一部通史……”它以实证的方式,展示了苏州地区的远古先民跨越文明门槛的过程,“十分宝贵”,这也是草鞋山最大的亮点。
什么是“通史”?就是读懂了草鞋山,就读懂了太湖流域的原始文明史,甚至一直到奴隶制社会末期的历史。草鞋山遗址的文化堆积非常丰厚,分为十层,是目前我国古遗址文化堆积最厚的一处。它的最下层距今已有7000余年,第二层距今亦已5500-5000年左右,其上又有距今5000-4000年前的早期良渚和典型良渚文化层。而最上层的文化遗存当属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也就是距今2000多年前。所以草鞋山是一个延续时间长达4000多年的遗址,序列从新石器时代的较早阶段开始到太湖地区早期国家的繁荣阶段,几乎跨越太湖地区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历史的全部编年。弄清草鞋山文化层的叠加关系,等于为研究太湖流域古代文化提供了一把标尺。如果在这一地区发现别的遗址,将出土物与草鞋山一比对,马上就可以知道它属于何种文化,甚至可以推断出它是什么年代。所以“标尺”作用,应该也是草鞋山遗址最为重要的亮点。草鞋山遗址中发现的6000多年前的住房构造、水井结构、不同墓葬的不同葬式,以及出土的陶器、骨器、以琮璧璜等为特点的玉器,还有葛布,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都是一个个闪光耀眼的亮点。在这里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中,早就以“饭稻羹鱼”来形容太湖流域人们的生活了。江南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稻米的?草鞋山给出了答案。草鞋山遗址出土了碳化稻谷,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据1978年1月27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济川先生出具的《草鞋山遗址稻谷标本鉴定报告》称:当时太湖流域籼稻与粳稻“两个类型有同时存在的可能”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经人工栽培而生长出来的稻粒。而由野生稻变成人工栽培水稻的时间更早,而且早得多,早在6000多年前太湖地区的先民们就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这些碳化稻谷,1981年5月,中日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摄制组来到无锡。要拍一组反映长江下游农业历史情况的内容,听说吴县文管会保存着6000多年前的稻谷,就通知吴县县委办公室,要我们带着标本,到拍摄地去。县委办公室立即派车,将陆永文主任和我载去无锡锡惠饭店——拍摄组驻地。当我捧着稻谷展示在大家面前时,摄制组里的日本专家“扑通”一声跪倒在我面前,连连磕头,脸上露出真诚、崇敬、惊异的表情。陆主任立即上前搀扶,这位日本朋友还不肯起来。当我们将江苏农科院专家许济川先生所作《草鞋山遗址稻谷标本鉴定报告》和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出具的《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展示在摄制组同志们面前时,这位日本朋友又伸出大拇指连称:“中国了不起!”因为日本专家知道,日本的水稻,是由我国传播过去的,日本水稻的种植历史最多也就2000年,而中国水稻的种植已有6000多年历史了。这件事还直接引发了十年后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提出要将草鞋山遗址作为中日合作研究古稻田的地点,引发了草鞋山水稻田的又一次发掘。
这次发掘由南京博物院主持,江苏省农科院、日本宫崎大学、苏州博物馆、吴中区文管会共同参与,历时4年,发掘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在黏土地带,复原了马家浜文化期,也就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迹,在中国水稻田考古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资料。还在太湖地区的古气象、古地理、古代物种族群、古稻田的分布、灌排系统、耕作工具、水稻品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于草鞋山遗址,吴中博物馆是开了一个好头,将当年的部分成果展览出来,但这毕竟还是一个临时性的陈列。如今,在草鞋山遗址处,“行走在遗址间”草鞋山遗址主题展厅(暂定名)正在建设中,我们期待着展厅早日建成,将草鞋山的历史文化,永久呈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