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超中博士共同探讨“医道关系”
“百度快照”、“道医论坛”上,《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一文读后有感,想与之沟通,共同探讨其“医道关系”,有助于对中医的认识。张超中博士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其方向: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哲学、道学、整体论等,曾出书《黄帝内经》的原创之思。张超中博士认为:随着道医逐渐引起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与道教的关系又成为学术界思考的新问题。与以往多从道教的角度研究医学不同,当今道医概念的提出多是为了显示与中医的差异。至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医道关系的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黄帝内经》的研究,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
笔者就此认为:“道为医之体,医为道之用” ,这就是 “道医概念”,不知此,则不知何为“道医”,何为医道关系。张超中先生在本文中,意识到这种医道关系真是了不起,由此可见中医未来有望!但需要深入研究的不是“医道关系的新特征” ,而是何为“道”何为“医”,何为“体”何为“用”。“道”与“医”的关系就是“道”与“术”的关系, “体”与“用”的关系就是一个“体用”关系,而这种“体用”关系就体现在其“道”与“术”的关系之中。张超中先生在此“阐明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就是“道体”。从下文得知就是医道关系的“道体”,没有这个“道体”就没有其“道用”即传统中医,知此就知“道为医之体,医为道之用” 其真实含义。
一、基于“精神”原理的医道关系
1、张超中先生: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到其中有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不可治”的情况,另一种是“不用治”的情况。对“不可治”的情况来说,所有的技术手段在此面前都是失效的,而其理论表达就是“失神”或者是“神不使”。对“不用治”的情况来说,所有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存而不论”,其在理论上则表现为“神全”,即个体精神处于一种完全没有亏缺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出,《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要害就在于“使神”。也可以说,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即在于“神”。
笔者就此认为: 张超中先生此论,真是一语中的,抓住了这个“神”之要害。“不可治”并非是不能治而是不需治,因为治病不除根治而未治,患者不愿守神而除根,治而何用?“失神者死”,故“不可治”。“不用治”者是守神不病,偶尔病不治而能自愈,“得神者生”,故“不用治”。这个“神”就是“道体”之心“神”,没有这个“神”就没有传统中医!所以张超中先生才说: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即在于“神”,这个“神”就体现在“道为医之体” 上面表现为“藏象”。《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要害就在于“使神”,这个“使神”就是“医为道之用”。所以才“是通过‘神’的枢轴作用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2、张超中先生:此处所谓“神”,就是现代所讲的“精神”,其在引申义上也可称为“灵魂”。“神”作为人自身的主宰,主持人的生化,居中而应外。“中医”治病,其原有之义为得自然康复之道。《黄帝内经》所论的核心,也在于使人符合于自然之运化。至于治病的手段,或用药,或不用药,只要顺其自然,都可看作是“中医”的延伸,在性质上并没有区别,也是通过“神”的枢轴作用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中医”也可称为“神医”,或者“道医”。
笔者就此认为: “神”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之含义,是论“神”之角度不同。此处所谓“神”就是象征“道体”之心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个无形“道体”是神秘的被称之为“神道”。《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由此可见,“圣人以神道设教” 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柱,《内经》所论的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建立在“神道”这个基石之上的。“道”之本义是物,故《老子》论“道之为物” ,《老子》所论“道之为物” 重点是物之“精”华,这个物之“精”是构成世界最原始的本源,因其无形而神秘可用“精神”一词代之。构成世界最原始的本源这个物之“精”为“本体”,这个“本体”因其无形就叫“道体”,而物之“粗”有形之“物体”叫“道用”,无形之“道体”主导有形之“道用”(“物体”) 之论,就叫“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之理就是“道理”,现代所谓的精神就是这种“道理”之体现。西方哲学没有“本体论”,所论之理就不是“道理”而是科学原理。《内经》所论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不断修正的科学原理,去解读《内经》就不科学,取缔中医就源于此,“中医科学化”就是对《内经》之否定。
“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为其自然之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是老庄及《内经》之旨!所以,“《黄帝内经》所论的核心,也在于使人符合于自然之运化。” 只有体现其“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才能称之为“神医”,或者“道医”。在此“神医”并非指医术高明之医,而是善于调神之医,这个神就是道之体,才有“道医”之说。
3、张超中先生说得对: 一般来说,人患病之后或者自我调节,或者由医者调治,其区别只在于患者自觉不自觉而已。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医之所存依赖于医家;在自觉的情况下,医之所存就取决于人们自己。前者主要表现为以治病为宗旨的一整套诊断与施治的技术体系,并辅之以养生康复的手段;后者则在包容前者之时,又主要表现为以预防养生为宗旨的技术体系。医学存在的目的在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它的内容不仅仅是以治已生之病为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促成人们从不自觉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变,达到“不用治”的真正“中医”。“不用治”的内涵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发扬此道,也是避免“不可治”状态发生的根本措施。而此道的发扬,全系于对“神”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体认。……。所以“上医治人、下医治病” 。
笔者就此认为:“治未病”之养生,就是维护人之健全的防御机能,对疾病具有免疫力,和人之自身修复功能具有其完整的自愈力。这样人就不会患病,即便偶尔患病不治而愈,这就叫“不用治”。如果对疾病失去免疫力,以及人之自身修复功能失去没有自愈力,对其不能恢复,即便治疗而无效,这就叫“不可治”。
4、张超中先生: 通过对以“神”为内容的标准理论模型的研究,也能够反映出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轨迹。首先应当肯定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虽然指的是自觉的修养之道,只言预防,不言治疗,但这是以“养神”和“保神”为主旨的最高技术。顺此而下,“移精变气”与“祝由术”被广泛应用,此时仍是无形的技术,以精神与心理的合一为治疗手段。然后,“导引按摩”、“汤液醪醴”、“砭石针刺”等有形的技术得到细化发展,被用来解除疾苦。但是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源于“神”的逐渐亏衰,也必须合于“神”才能发挥其效用。舍“神”之外,并无技术可言。……。
笔者就此认为: 此论之核心就是一个“欲望”问题,“欲望”包括追名逐利之“物欲”问题,是能否“恬淡虚无”之关键,能否“恬淡虚无”又是能否“真气从之”之关键,只有适可而止才能“恬淡虚无”,进而“精神内守”而不病。没有什么治“神”、补“神”之说,此说就离题了。只有治“心”、养“心”之论,治人治“心”,养神养“心”,养神养“心”是治未病的养身之道,治人治“心”,是治已病的治病之道。“祝由术”、“导引按摩”、“汤液醪醴”、“砭石针刺”及药物等,则是治已病的治病之术,以治病之道为主就是上工之道医,以治病之术为主就是下工之术医名医匠。他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神”的丧失,这说到“主眀则下安” 这一点子上了。但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不是“全神”,而是“恬淡虚无”,只有能“恬淡虚无”才能“全神”。 “神”与“道”的会通就是“神”与“道”的等同,《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在于“神”,就是医道。对“神”的把握,不“在于了解它的性质与规律” ,而在于了解“主眀则下安,主不眀则十二官危”,这个“主”就是心“神”。张超中先生能从“上古天真论”中,看出:以“养神”和“保神”为主旨的最高技术,这真是不寻常!自秦汉之后历来硏究《内经》之医学家则无一人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