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舒国
舒国是江淮流域诸侯国,但说它是一个诸侯国又有点抽象,因为它包括多个各自政权独立的族系,史书上称为“群舒”或“众舒”。舒国,偃姓,出自皋陶后裔,江淮一带多有偃姓之国,如六国、英国、桐国。群舒,顾名思义,即舒氏家族集团,因族系分裂,各自割据形成群舒,政治上相互独立又是一家亲。古籍记载的群舒包括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蓼、舒龚等等,势力范围集中在今安徽舒城、庐江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一带陆陆续续有相关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舒族铜器出土,其造形、纹饰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明显区别于中原铜器,它们被称为群舒青铜器。史家根据舒器研究认为,舒族国有着自己的一套礼制,形成了江淮流域特有的文化体系。
舒城古城门“舒”不见甲骨文,金文看类似于“徐”,就像建在高台上的屋舍,“徐”的造字本义是供行人歇脚的“凉亭”,是后世驿站的雏形,故“徐”有缓一缓、慢慢来的意思。而“舒”的本义也可能跟这种具有某种特殊作用的建筑物有关,古人的屋舍为什么要建在高台上?因为可以防水防潮防灾,一旦有外敌入侵,可以居高临下看得更清楚,居家更安全,更舒适。根据古籍,“舒”和“徐”,虽然前者偃姓,后者嬴姓,但这两姓却来自同一个先祖皋陶,追溯国名的来历,且两族皆擅长造屋筑舍的技能,早期舒族应该与徐氏一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舒的金文西周时期,徐国(今江苏徐州)一度强盛,疆域辽阔,是南淮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其势力甚至危胁到了远在关中的周王室,这段时期的群舒国政治上主要依附徐国,因此群舒的政治活动也与徐国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周康王时,徐国的徐驹王曾发动淮夷徐戎横扫中原,讨伐宗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逼近关中。周穆王时又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针对宗周的战争,《史记·秦本纪》载周穆王当时远行西疆见西王母,突闻徐国叛乱,穆王急令赵父驾车,千里神行,一路赶到宗周保卫社稷。之后周穆王采用安抚政策,招安了徐国,令他管理淮夷。但徐国并未就此安定,不改桀骜不驯的本性,西周晚期“宣王中兴”后,周人终于对耀武扬威了两百多年的徐国发动了一场倾国之战,彻底降服了以徐国为首的淮夷诸国,徐国从此衰弱。进入春秋,楚国强势崛起,齐国开始称霸,这段时间徐国带着群舒投靠了齐桓公,可是身后的楚国步步紧逼,齐楚为了争取到徐国的归属权,一度兵戎相见。可就在这时,徐国突然入侵群舒国,《春秋·僖公三年》载:“徐人取舒。”前657年,徐国灭舒。一向追随徐国的群舒为何突遭徐人的入侵?徐人为何灭舒以及灭舒的过程,专为《春秋》注解的《左传》没有过多描述,推测可能是群舒受到背后楚国的调唆和笼络,群舒得了楚国的某些好处而使群舒想脱离徐国的掌控另投他处,因此惹毛了徐国。
群舒青铜器“牺首鼎”但是群舒族系多,支脉广,深扎在各个独立的区域,又有楚国的撑腰,这次战争徐国只是占据了几座城池,群舒并没有伤筋动骨,很快,群舒又各自为政,各方面秩序都恢复起来。群舒在政治外交上,又是齐心齐力,形同一家,此时的群舒已经彻底投靠楚国。晋国称霸后,挡住了楚人北上的进程,楚国只好将扩张计划转向了江淮地区,这么一来,江淮一带的诸侯国日子就不好过了。群舒执政者及时看清了楚国的意图,决定孤注一掷。《左传·文公十二年》载:“羣(群)舒叛楚 。”前615年,群舒趁楚国最高长官令尹去世之际反楚,楚国新任令尹子孔率军平叛,群舒大败,活捉了舒国国君舒子平,群舒被迫臣服。但楚舒之间从此结下梁子,之后反楚大戏屡次上演。《左传·宣公八年》载:“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前601年,群舒再次反叛楚国,楚军东进一举吞并舒蓼。经此一战,群舒受到重创,多个舒氏族系全线溃散,只留下一支舒鸠。
群舒青铜器“流甗”舒鸠为了生存,继续依附楚国长达半个多世纪。春秋末年,吴国强盛,为了与楚国争夺江淮流域的控制权,吴国派人教唆舒鸠叛楚。舒鸠起初不敢背叛楚国,后来楚国内部发生了人事变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楚薳子冯卒,屈建为令尹。屈荡为莫敖。舒鸠人卒叛楚……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前548年,楚国令尹薳子冯死,新任令尹屈建执政,屈荡任莫敖(司马),舒鸠趁楚国执政领导班子大换血,又仗着吴国撑腰,终于起兵反叛。屈建率楚师讨伐,到达离城(舒城县以西),前来救援的吴军与楚师交战,楚人使计,结果吴国大败,楚军趁胜包围舒鸠,舒鸠灭亡。自此,群舒各族彻底消灭,国人融入吴楚,以舒为姓。舒国君主世系简表:姓名谥号备注舒应氏皋陶之35世孙,周文王时舒光舒几舒群桑舒庆阳舒留叔舒隔叔舒戈舒珉舒绞舒运公舒掩王称王舒亨王舒图邱王舒介王国亡于楚舒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休养生息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在有关文字资料中,可以查找的文明史,也能够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生活在古舒大地上的人们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舒国”,从而开始了舒城最早的一段文明史——“群舒”的历史。可惜,一是时间太久远,二是资料不完备,群舒的历史概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想要一下子说清楚,也实在有难处。我的这一“初议”,只是就我掌握的文字、考古资料,讲讲群舒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重大事件、版土范围以及消亡过程等等,同有兴趣的朋友探讨探讨。一、群舒是皋陶后裔中一支舒氏所立相传,舒国君侯是皋陶的一支偃姓舒氏后裔。要讲清楚“舒”、“群舒”,必须从皋陶说起。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某种原因,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不得不从六安步行回舒城。途径六安卅里铺时,我们看到路旁的皋陶墓,不自禁祭奠一番,以表达对这位先哲的敬意。当年,皋陶墓一抔黄土,芳草萋萋,高约六米;墓顶自生一颗小树,苍翠碧绿,生机勃勃;墓前立一方碑,碑上镌刻“古皋陶墓”四个工整浑厚的大字,碑字为清朝人吴坤修手书。皋陶是上古时代先哲,与唐尧、虞舜和夏禹,同为上古“四圣”,公认为“司法鼻祖”。他是我国先秦历史中,影响较为深远的大人物。史书和考古已验证,虞舜封皋陶于六(六安)。后来,夏禹又把英(湖北英山)、六分封给他的小儿子。他去逝后,就安葬在六安。这就是六安古称“皋城”的原因。皋陶的后人,有李(理)、江、嬴(秦)、赵、偃等分支姓系。其中,偃姓分支就生活在六安、英山,以及江淮大地。二、群舒立国凡五百余年根据史料,夏、商之后,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将皋陶的一支偃姓后裔,按照助周克纣的功绩,封为子爵,让他们就地立国。于是,在江淮之间,就有了“六、蓼、徐、宗”和“舒”等诸侯国。这就是“淮夷”诸国。其中,舒国是偃姓后裔中的一小分支舒氏所立。舒氏部落首领舒应,是皋陶的35世孙,受封古舒大地,建立舒国。自此,他们以国为姓,平顺发展三百多年。到了春秋中期,舒君与诸子一下子建立好几个带“舒”字的小国:“舒、舒蓼、舒庸、舒鸠”等。这就是“群舒”。《春秋·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同为淮夷的大国徐国,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灭亡了舒国。但是,舒君诸子多英豪,纷纷据险自立,列土守护。他们四面点火,八方冒烟,搅挠入侵者,捍卫故国家园。徐国控制不了局势,于是在原先舒国范围内,出现了多个舒君与诸子建立的带“舒”字小国:“舒、舒鸠、舒庸、舒蓼”等等。这四国都是司马迁统计的春秋105个诸侯国中的四个。如果按照《左传》的注释,另外,还有“舒龙、舒鲍、舒龚、龙舒”。可以这样说,一“舒”而成“群舒”,是抗击入侵者的需要,是守护故国家园的产物。现代史学泰斗范文澜在巨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曾有一段这样的论述:“淮水流域……小国有舒(安徽舒城县)、六(安徽六安县)、蓼(安徽霍邱县西北)。又有舒蓼、舒庸、舒鸠、宗四小国。大国有徐(安徽泗县北)。通称为淮夷。”——括号内注释也是原文。这里讲到的七个小国里,也有史迁总结的群舒里的四个。它们的所在地,能说明的,也一一注释出来。他说舒国在“安徽舒城县”,六、蓼辖地也明确注释。至于舒蓼、舒庸、舒鸠三个舒姓国的位置,就没有说。不过,从范老的话中,可以分析出:注出辖地的,是西周时代就有的各个偃姓小分支封国,而没有注出辖地的,是指到了春秋时期,舒国诸子自立诸舒后,一“舒”而成“群舒”,群舒的辖地自然就在原先舒国的辖地,即古舒大地上,没有再注释的必要了。综上所述可知,自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西周初年,舒应立舒国;再到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好几个带“舒”字国出现;再到公元前508年之前,诸国逐一为楚所灭,群舒立国凡五百余年。三、群舒诸国先后为强楚所灭群舒是三等小国,在春秋王权衰微、大国争霸的动荡岁月里,为求生存,只能依附西邻强楚,成为楚国的附庸。后来,东邻吴国也强大起来。群舒不堪强楚欺凌,背楚附吴,导致楚兵镇压。结果,群舒诸国被各个击破,兵败国除。《左传·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楚令尹(相国)成嘉灭舒国,俘获国君舒平。公元前601年,楚庄王灭舒蓼。公元前574年,楚共王灭舒庸。公元前546年,楚康王命令令尹屈建灭舒鸠。春秋时代,小国、弱国永远处于被欺凌,甚至被消灭的境地。但是,在古舒大地上,群舒诸国抗争过,奋斗过,也曾上演过一出出活生生的历史剧。尽管悲剧成分多,但也不失威武雄壮因素,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东周列国志》,对楚令尹屈建剿灭舒鸠的战争,即舒鸠之战,曾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从舒鸠角度看,这场战争打得很悲壮,很有知名度。舒鸠之战,一共打了三仗。第一仗是离城伏击战:舒吴联军战车合围,万箭齐发,射杀楚先锋养由基,副先锋息桓吓得仓皇逃跑,才捡了条命。养由基大名鼎鼎,可是春秋第一射手,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一代名将,他就这样,殒命在古舒大地上,可怜、可悲!但多少也有点罗成式的悲壮色彩,也可赞,可叹!这一事件,在古代战争史上,也不失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仗栭山突围战:屈建和息桓在山高林密的栭山,集全军设围,舒吴联军中计失势,吴军败回,舒军只好退守都城鸠里。第三仗鸠里保卫战:鸠里城城小兵寡,不敌楚军攻势,结果城破陷落,君侯自刎殉国,太子被俘,舒鸠覆灭。十七年后,公元前529年,楚平王弑两王而自立,为取悦民心,巩固统治,放回舒鸠太子,让其复国。其它诸舒:舒、舒蓼和舒庸也相继复了国。不过,在公元前508年,楚国又一次把它们全都消灭了。从公元前615年至公元前508年,前后百年间,群舒诸国先后被楚国灭亡,版土纳楚。从此,立国五百余年的群舒,在古舒大地上,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秦汉以后,古舒地置舒县、龙舒县,后又合并为舒县。自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设置舒城县以来,县名沿用至今。四、古舒大地上的群舒版土参照诸多资料,所谓“群舒”,其实有两解。狭义的,就是前面讲到的带“舒”字的舒姓诸国。广义的,是淮夷的统称,指六、蓼、徐、宗等皋陶后裔中一支偃姓各分支的封国,当然包括带舒字的群舒诸国在内。这是运用借代修辞法的说法。关于狭义群舒诸国的版土,历来史家多有判断,譬如范老。我也看到一份今人绘制的春秋地图,群舒大概位置就在楚吴两大国的夹缝之中(《历史地图·春秋地图》)。舒鸠国,在舒城县城东乡和肥西县东部一带,都城鸠里(即舒鸠城)就在现在舒城县城东郊。舒国,在县城东南,包括庐江、桐城部分。舒蓼国,在县城西南,包括桐城、潜山一部分。舒庸国,在万佛湖西南,以及六安一部分。龙舒国,在晓天,以及岳西、霍山一带。至于群舒中的其它国家,图上没有,就不得而知了。另外,从舒鸠之战的三场作战地点,我们也能估摸出舒鸠国的大概范围,并据此也可以推测出其它舒姓诸国的版土大小。如果这种推测能成立,那么群舒诸国的辖地,岂不是比现在的乡镇地域大不了多少?据上可知,群舒诸国辖地,就是以现在的舒城县为中心区域,包括各邻县的一部分,我们就姑且叫它“古舒大地”吧。五、群舒的历史回声在古舒大地上,群舒已消逝两千五百多年,但它们绵延五百余年的厚重历史,即舒城最早的一段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今天重提这个古老话题,是想通过这段文明史的介绍,提升对家乡历史的理性认识,并引领人们凭吊古人遗迹,聆听历史回声,进而增强对家乡热土的挚爱之情。当然,舒城的历史,舒城人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舒城的现实情况,应该更不陌生吧。下面我们就到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比如鸠里墩、桃城(桃溪)、春秋山去看看吧。舒鸠国的都城,叫鸠里,也叫舒鸠城(老版《词源》词条)。此城在当年保卫战中被楚军夷为平地。这一废墟,人们称之为“鸠里墩”。再后来,由于此遗址距离县城正好九华里,口语中便成了“九里墩”了。考古验证,这里的春秋晚期墓葬出土物,有侯王级贵族殉葬青铜器具等百余件,还有两段铭文证明墓主是舒国某一君侯,可惜字迹锈蚀严重,难以通读。离城伏击战,射杀楚先锋养由基,副先锋息桓被吓得仓皇逃跑。这一战绩彪炳史册,鼓舞人心。联系这一史实,人们从“离”字很自然想到“逃”字,于是便把这一战场地名,改为“逃城”,意思差不多,却表述了辉煌的战斗成果。后来,时间冲淡了人们的历史印象,后人的后人渐渐习惯把“逃城”写成“桃城”(即桃溪),读音未变,只是历史色彩退去,地域特色显现了。栭山突围战,舒吴联军中计,导致战争形势逆转。后人为记取这一沉痛历史教训,此战场便用大时代称谓相称,把栭山改名为“春秋山”,铭刻在古舒大地上,直至现在。舒国的版土,有一部分在现在的庐江县内,至今那里仍有一小镇叫“舒”,这是合乎逻辑的历史遗留下的称谓。但是,自群舒消亡,到公元三世纪周瑜时代,已经相隔八百多年,“舒”县也早已设置在舒城县境,有人竟然让大历史学家陈寿把那里判断为周瑜的籍贯,即周瑜只能是“庐江府舒村人”了,这不是开史学巨擘的玩笑吗?同时,舒城之所以叫“舒城”,而庐江为什么不叫“舒江”,这是“舒国”、“群舒”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厚重的牢不可破,它岂能因某人的浅薄语言所能改变?也有个别出版物,捡个争论中的东西当“红枣”,竟然私自改变传统的结论,质量如此低劣的出版物,谁愿掏腰包去买它?另外,当年舒鸠之战时,楚军领军是令尹屈建,先锋是养由基大将军,副先锋是息桓将军;舒吴联军中,吴军领军是吴王弟弟、后来也做了吴王的夷昧。只因《东周列国志》把当时的吴王写错了,将诸樊写成余祭,有人竟然抓住这一点,就完全否认此战的真实性,这应该是说不过去的吧。其实,诸樊、余祭和夷昧三人是亲兄弟,先后都做过吴王,把大哥写成二哥,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误而已,哪能那么较真呢?明朝初年,发生了两次由官方统一组织的移民事件,洪洞大移民和瓦屑坝大移民,对于前者的研究非常多,洪洞县大移民的集散地大槐树更是成为无数华夏儿女的寻根之地;瓦屑坝移民的范围要小得多,但是瓦屑坝移民对于安庆人的意义却非常巨大。因为今天的安庆人,有很多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据我的家谱记载,先祖是洪武年间自江西瓦屑坝迁来桐城。和大槐树一样,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我的真正的故乡,却是我脚下的这片热土。族谱记载,舒姓远祖为皋陶。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其中封皋陶的后代在今安徽的庐江、潜山、枞阳、 桐城一带。皋陶后人建立了舒、皖、宗、桐等诸侯国,其中舒国国君的爵位为子爵,通常称为舒子。在古代史籍中,舒国有舒蓼、舒鸠、舒鲍、舒庸、舒龙、舒龚等名称,统称为群舒。这些称谓,应当是舒国的各个分支小国。
1978年安徽省庐江县泥河区(今庐江县泥河镇)出土的 兽鋬(pàn)铜盉(hé),一般被认为是古舒国贵族的青铜器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乐崩坏,群雄争霸,群舒先为来自北方的大国徐国攻灭,不久复国。然而舒国所处为江淮之要冲,更不幸的是处在吴楚两个大国之间,先祖为求生存,不得已朝吴暮楚,然而终难逃灭国的噩运。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8年,群舒为楚国所灭。舒国后人遂以舒为姓。舒国虽灭,但是地名还是延续了下来,唐武德四年,以古舒国为名,将隋朝的同安郡改为舒州,领怀宁、宿松、太湖、望江、同安5个县,管辖范围大致与今天的安庆差不多。南宋绍兴十三年,改舒州为安庆,从此舒州这个地名也走进了历史。但是舒州的名字依然留下了一些碎片,残存在今天的安庆文化之中,比较典型的当属潜山县名产“舒席”,还有舒城县这个地名。再回到移民这个话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家族的族谱被毁,那么,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当初移民的证据呢?痕迹还是有的,那就是辈分,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几世祖”,我们周边的许多家族,现在住世的大多是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世祖,如果你现在所处的也是这个辈分,那么,就基本上可以认定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开始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结束,历时48年,距今约600年,按24世计算,每25年繁衍一代人,这和我们的常识是完全相符的。和大槐树一样,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是强制性移民,移民们匆促之中,告别祖坟与乡井,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文化、没有资产的农民,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来到安庆府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而没有办法给子孙留下更多的故乡的信息。
平阳舒氏谱乘
平阳舒氏字派:富贵双全兆,文章礼义兴,承先延世代,福寿永长春先民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多少年后,终于安居乐业儿孙成行了,在修谱和安葬先人的时候,已经找不到祖先的传承辈分了,干脆,就把第一代移民作为一世祖了,传到今天,就应该是22,23,24世了,而瓦屑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就成为安庆人永远的故乡了。当然,也还有一部分移民,他们记住了离开故乡时自己所处的辈分,并把这种辈分的传承带到了新的安居点,他们的后辈仍然沿用故居地的谱系,这样的家族也不在少数。我姓舒,我自己处于第36世,舒姓起源于本地,但是家谱中明确记载先人来自瓦屑坝,那么先祖是如何流落到鄱阳湖边的呢?如果以25年为一世,倒推上去,我家族的一世祖恰好生活与两宋之交,所以我估计,南宋初年,金兵不断南侵,先祖遂抛家别业,随着中原地区的难民潮一起逃到了鄱阳湖地区,慌乱之中,将谱系的传承完全丢失和遗忘,干脆自己做起了一世祖。(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杨康的父亲也就是因为避金兵南侵的灾祸躲到临安郊外的牛家村的。)300年后,他们的后代又因为朝廷的强制移民回到了祖先的生息繁衍之地。冥冥之中,岂非天数?
四川资阳舒家大院有时候,想起先祖曾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心中有种难以言传的感触。在我出生的那个叫舒庄的小山村里,一片田冲自东向西缓缓爬升,这片田冲叫老舒冲,老舒冲的上方是一口叫做老舒塘的当家塘,然而,在这个以舒命名的山冲里,早已没有了我的立锥之地,甚至留在此地的舒姓后人也已经屈指可数。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我的亲人们星散四方,最远的已经漂洋过海,移居到地球的另一边。多年之后,会不会只是仅仅留下一个舒庄的地名?处在小城钢筋混凝土蜗居之中,我时时想起童年老屋后面的一排排白杨树,在微风之中沙沙作响,有雨的日子里,我坐在门槛上,看着雨水顺着小瓦的檐溜落在屋檐之下,门前的矮墙上苔藓斑驳,对面不远处的青山一片迷蒙……这,就是所谓的乡愁吧!乡愁是中国文学之中永恒的话题,未来的舒姓的后人们,在面对“故乡”这个词时,还会想起这个祖祖辈辈生活过的热土吗?中国,安庆,桐城,甚至是古老的瓦屑坝,也会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吗?我想,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