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 ∣ 学校课程发展“中国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成果)
说明
本文的核心内容来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项目“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申报书。
- 本文授权转自全球教育展望微信公众平台,
- 特此鸣谢!其它平台转载请务必注明!
作者崔允漷,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所长、博士生导师
摘要
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之落差是一种“世界病”。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攻克校本实施的难关,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该研究与实践历时22年,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创建了基于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其是指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围绕学校教育哲学,在学段、学科/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面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的一套专业规范。该模式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首创从选修课、活动课到校本课程的发展路径;通过开发系列案例,率先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规范;重构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专业规范,形成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到编制学期课程纲要,再到编写新的单元或课时教学方案;利用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促进教学评一致。该模式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与推广,已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样态。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发展;课程发展模式;课程发展专业规范
//////////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规模、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代表教育内涵质量的课程改革日益走上前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报告明确提出,如今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从单纯的技术问题转向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将课程定位为适合国家教育目标并适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1]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教育理想、教育目标与内容,决定民族的未来。课程改革早已不是内容多减少增、教材换来换去的问题,而是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国家战略问题。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本文旨在回答为什么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并且从“学校课程发展”这一视角梳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是如何建构、实践并推广,最后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样态的,以回应课程改革的“中国经验”。
一、厘清中国大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投入进入4%时代,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校长与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老百姓对“上好学”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然而,基础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满足“有学上”的需求上,过于集中的教育行政导致地方、学校既无课程空间,也无课程权力,教育改革效能难以释放;中小学“千校一计划,万人同课表”,学校课程固定化、单一化、同步化,均衡性、适应性问题突出;“应试教育、考分至上”现象非常普遍,育人目标严重窄化、浅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难以有效落实;学生只学几门要考试的科目,且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成了“教教材”的工具,育人观念淡薄,素质教育成了“皇帝新衣”……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行动与制度明显滞后,无法满足老百姓对“上好学”的多样化课程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家课程改革的难点是学校一级的课程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组建核心专家团队,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发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六大改革目标,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描绘了一幅理想的蓝图。其中,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要从过于集中转向赋权增能、共享治理的新时代。
新课程的期待之一是学校要厘清自己的教育哲学(愿景、使命与毕业生形象),并以此统率所有课程去育人,从“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转向“根据育人目标、课程标准发展学校课程”;教师要从备“一节课”到备“一个单元课程”或“一门课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转变教师角色,从“教师”到“教师+导师”……如果没有一套本土化的专业规范来解决上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到国家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甚至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国家战略。然而,学校要确立这样一套课程发展专业规范,必将面临三大挑战:
(1)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学校如何发展出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新教学”?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学校如何创新制度以发展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教师如何转变角色以成为“导师”?
(3)新课程倡导部分课程发展权力与重心下移,学校如何合理地从“课”发展成为“课程”,以提升课程的适应性与共享治理能力?
二、学校课程发展“中国模式”的建构历程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方法,遵循厘清问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资料分析、重新设计的程序,从分(先解决局部问题)到合(再整合成一个整体),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历经13年,通过与不同层级与类型的学校、不同层面的教研机构与教育决策部门持续合作,基本建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实践模型。后来,用了9年时间进行推广,形成了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样态,为国家课程改革政策在学校一级的落实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与本土的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1996—2017年基于设计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与探索历程
(一)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校本课程的发展,首创本土化的“从课到课程”的专业规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6)之后,国家层面首次将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原来的全部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并尝试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从过去的“教学”走向了现在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开始真正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课程问题,如,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什么关系?学校开设的“足球”到底是选修课还是活动课?学校凭什么决定开或者不开什么选修或活动课?选修课与活动课一般都没有教科书,也不用统一的考卷来考试的,学校如何评价这些课的好坏?这两类课程与那些要考试的必修课程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在以前“千校一计划,万人一课表”的“强教学弱课程”时代是不会遇到的,因为那个时代教师学的是关于教学的知识,从事的是教学实践,学校或教师无需发展课程,教师从培养到培训也没有要求学习如何发展课程。针对这些现实问题,项目团队系统研究了国际上三类课程行政传统(法国和前苏联的国家本位课程、美国的地方本位课程与英国的学校本位课程)的经验,决定借鉴“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经验,选择具有改革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一所苏南农村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始试点,从研究学生发展的需求,整合学校已经开设的选修课与活动课入手,探索“从选修课、活动课到校本课程”的发展之路。[2]经过四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与专业规范。[3]
鉴于上述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1999年6月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召开现场会议,系统梳理与总结省锡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该经验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广泛认同,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以及后来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供了本土的实践案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被誉为“中国校本课程发源地”。中国第一本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著作《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4]到了21世纪,随着新课程的强劲东风,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知识与经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几乎覆盖全中国。当然,校本课程的质量仍有待提高。
(二)坚持先行先试,率先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本土案例,为大面积推行研究性学习做好专业规范与制度准备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类别。综合实践活动的难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2001年,教育部在总结上海市“研究型课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并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然而,对于已经习惯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中小学生而言,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学校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一线老师不习惯从“教师”到“导师”的角色转型,不习惯离开班级带小组,也不习惯不带教材去上课……项目组受教育部委托,组建专家团队在2001—2003年期间,围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在中国学校开设的6大重难点问题:
(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2)研究性学习课程如何评价与管理?(3)农村学校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4)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需要哪些制度保障?(5)大规模学校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6)上海研究型课程有哪些经验?
与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江苏省海安县西场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浙江省温岭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等6所不同背景的高中合作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本土案例,并于200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崔允漷总主编)。这些经验后来大多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崔允漷等执笔,2004)中的培训内容,为在全国范围普通高中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规范与本土案例。
(三)聚焦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整合相关的先进经验,建构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规范体系
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对一线老师而言,“教学大纲”成了“课程标准”,“双基”成了“三维目标”,“教教材”成了“用教材教”,“讲授为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让一线教师的“熟悉”成了“陌生”,教师的专业实践面临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一方面扎根基层学校,分别与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等合作,围绕国家课程(此处主要是指有国家课程标准的学科课程,下同)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开展系列化的行动研究。另一方面,吸收国际上相关的先进经验,如课标分解技术、目标的确定与叙写、逆向教学设计、教学评一致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持续互动,项目组扬弃原有的那套教学制度,重构了一套课程视域下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体系与规范,如变“教学进度表”为“学期课程纲要”,变“教案”为“学历案”,变“听评课”为“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等。
期间,涉及到的相关成果有:递交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咨询报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咨询报告》(2002)、《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2002),被全部采纳;出版“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丛书”9册,以及3本关于课堂观察专题的书。后来,在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如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2013),在教学方案的变革探索中,产生了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学历案”,合作出版了《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2017)、《学历案与深度学习》(2018)等书。
(四)整合并提炼上述三个部分的课程发展实践经验,整体建构来自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围绕育人目标整体规划、实施、评估与改善课程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规范落实、校本课程合理开发是学校课程发展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依据教师、方案、学生三因素互动的课程实施过程理论,将学校一级的课程发展从宏观到微观分成三层:一是学校需要依据育人目标,统筹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整体规划某一学段的课程,如小学6年、初中3年等;二是按学期或模块规划某一学期的学科课程;三是单元或课时设计教学方案。此三个层面的课程发展构成学校课程发展体系,自上而下逐步分化,体现了课程发展的专业性与过程性,也体现课程育人的复杂性与一致性。
同时,项目组还建立了一整套学校课程发展的实施操作规范:一是课程方案发展程序及指南,如学校课程规划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学历案撰写指南等;二是课程方案评估工具,如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评估工具,学期课程纲要评估工具,教学方案一致性评估工具等;三是学校一级课程管理规范,如学校课程委员会的组建及决议程序,校本课程申报与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说明等。相关的成果部分体现在下列出版物中,如中国第一本学校课程规划的著作《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骆玲芳、崔允漷,2006),以及《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实践指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13),《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庄小凤,2017),《教了不等于学会了:学校如何发展课程》(张菊荣等,2017)等。
三、学校课程发展“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的学校课程实施理论
众所周知,班级授课制让学校教育制度化,而课程让学校教育专业化。没有课程,就没有专业的教育,就没有学校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分界线,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键要素。
学校之所以能育人,其实质就是教师、方案(课程)、学生三要素互动以实现教育意义。方案是课程发展的文本,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超越了经典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理论,从教材到方案,体现了课程从对教什么(内容)的关注走向对“学生何以学会”的设计;从“三要素”到“三要素互动”,揭示了学校课程“何以育人”的专业机制,并从理论上消解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经师与人师的二元对立,解释了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设计、实施与评估方案)的道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总是带着一定的经验与知识基础进入学校现场,术有专攻的教师以学习为中心,通过与文件课程(课程标准与教材)互动,设计专业化的课程方案,然后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互动,并引导学生主动与方案互动,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新的成长(见图2)。[5]
图2 学校课程实施互动理论图解
(二)理论驱动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
基于上述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的建构,项目组建构了一种理论驱动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在学段、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面发展课程方案,然后整合成一致的学校课程体系。在每一层面确保教师方案、学生方案、教师学生互动的质量,以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见图3)。[6]
图3 学校课程发展模式
第一,按学段编制学校课程整体规划方案。学校要依据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与教材)、学校教育哲学(愿景、使命、育人目标)与可获得的资源(SWOT分析、学生需求评估、师资能力评估)为学生整体规划某个学段的课程。
第二,按学期或模块进行学期课程的规划。教师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资源等设计每一个学期的国家课程,撰写学期课程纲要;同时,有些教师还要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生或社区课程需求编制校本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不是原先的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只是对教材的教学进度作一安排,而学期课程纲要是教师对本学期课程的整体设计,用提纲的方式呈现一个学期的学习方案。
第三,按单元/课时设计教学方案。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学期课程纲要、学情编制单元或课时的教学方案。经过与基层中学持续合作,经过6年的实践研究,已经扬弃原先专门关注怎么教的教案,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即学历案。所谓学历案,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目标,专业化地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的方案。教学专业体现在设计学生学习经验,而不是设计教师自身的行为。
同时,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三层方案中每层方案的评估与改进,还要建立两级课程审议制度: 一是每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需要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议;二是教师开发的学期课程纲要,特别是校本课程纲要需要经过学校一级组织专家审议。两级审议机制,不仅是课程发展质量保障机制,而且还能部分地解决长期存在的“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管理顽症。
(三)学校课程发展的专业规范
1. 国家课程有效实施
国家课程有效实施一般会涉及如下规范:
(1)研读与分解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学情与资源,做好学校课程规划,编制学期课程纲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
(2)依据学期课程纲要,编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案,后来发展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历案”,即从学习立场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6个要素。[7]
(3)运用不同的课堂型态(如自主型、对话型、合作型、指导型、评价型等)实施教学,并通过课堂观察,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评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8]
(4)参照一整套方案评估的标准评估课程教学方案,如学期课程纲要评议框架、学历案评议要点、教学评一致评议要点等。如图4所示。
图4 国家课程有效实施框架
2.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涉及到的规范有:
(1)课程定位:它是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学科的综合课程。
(2)一般步骤: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3)实施要点:超越教师,超越课堂,超越教材;导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小组的研究活动进行下去,而不是替学生做研究;重点关注学生有无兴趣,而不是整天要学生提交研究成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施过程的资料积累;要充分利用可得到的课程资源。
(4)评价要点: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多样;要建立学分认定基本程序。
3. 校本课程合理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专业规范包括:
(1)分析需求:运用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四套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明晰学校育人目标。
(2)形成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校本课程总目标、课程类型与结构、实施与保障。
(3)编制纲要:课程简介;校本课程纲要(背景、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4)组织审议:组建课程委员会;建立审议制度与程序。
(5)实施评估:建立选课制度;课程实施记录;材料收集;评估与改善。
四、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效
(一)创新与突破
1. 建构了一套破解新课程落差这一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13年研究与试验+9年的应用检验”,项目组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大地,吸收学习科学新成果,融入教学专业新认识,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创新学校课程发展技术、规范,形成新型的学校课程制度。这些技术、规范与制度构成了破解校本实施这一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2. 突破经典的学校教育“三要素理论”,创建理论驱动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
学校教育“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理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也有专家提出“四要素”(如增加“情境”)等。项目组基于对课程实施与教学专业的新认识,突破“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理论,创建学校课程实施过程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从宏观到微观,学校课程方案有三层: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学期课程纲要、单元/课时教学方案,形成了一套体现中国国情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发展模式涵盖三个层面的课程发展,形成系统的学校课程专业实践。
3. 创新学校课程发展专业支持与引领的可持续机制,大面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本成果推广的瓶颈是提升教研员、校长与教师的课程素养。由于教师从培养到培训都在关注教学素养,不太关注课程与评价素养,这为推进与深化学校课程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项目组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华东师范大学E教研员之家、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全国高中学历案联盟等高端平台,以及通过举办教研员课程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形成全方位、多路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可持续专业支持与引领机制,来引领并促进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课程发展,大面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4. 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经验,寻找机会,实现“中国经验,世界共享”
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来说,学校一级的课程实施都是成败之关键。如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减少课程改革理想之落差?这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共同体面对的共同话题。项目组已经与国际知名的出版公司Springer签订合同,拟出版“中国课改与学校革新”(Curriculum Reform and School Innovation in China)书系20册,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李·舒尔曼教授(Lee Shulman)担任共同主编,用英语、分专题介绍课程改革的“中国故事”,与世界同行分享破解新课程落差问题的“中国方案”,为世界课程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二)实践成效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高校智库之一,怀着“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的专业信念,竭尽全力,在以下三个层面践行并推广学校课程发展的实践模式。
1. 在基层学校探索层面,除了不断推广此成果,还与基层学校共同开发教科书式的课程发展案例
2009年以来,继续与中小学开展深度的合作,一是推广此成果,二是创造新典型。如最早的项目合作学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已成为学校课程发展的“中国典型”,其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二等奖(2018);江苏省南京一中的“学历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浙江元济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成都市温江区的“学历案”,江苏省苏州市汾湖实验小学与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学评一致”,上海市徐汇区、杭州市拱墅区种子校的“学校课程规划”等在全国中小学都有广泛的影响。
2. 在地方区域支持层面,开发教研员课程领导力提升系列课程,并通过培训教研员专家,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提供课程发展的专业引领
2009年2月,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教研员研修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研员研修中心,培训了145期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教研员专家、名校长与名师,总计达7300多人,编制了6000多份各学科学期课程纲要,研修网站点击累计1400余万人次。同时,与上海、郑州、北京、新疆等地教研部门合作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发展。此外,还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合作举办两年一度共四届公益性的“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已在网上积累校本课程纲要达11000多份,教案33000多份,这些资源都是共享的。
3. 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通过参与决策、提供咨询报告和开展国家级培训等,为推动与深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贡献专业力量
作者自1996年起,先后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课程改革顶层设计近25年。自2009年起,项目团队为教育部教材局、基础教育司提供了多份有关学校课程发展的咨询报告并被采纳,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地区比较研究报告”(2009年12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国际/地区比较研究报告”(2010年2月),“谁赢得高中,谁就赢得人才——全球视野下高中课程和高考变革的对策建议”(2012年4月),“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标准评估工具”(2015年10月26日),“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工作方案”(2015年10月26日)等。同时,作者长期参与国家级课改培训,为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传播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基础教育二司(现教材局)评价说:“崔允漷教授的学术研究和改革实践,既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又自觉地紧密联系中国教育实际……特别突出的是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实施推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然而,总的说来,个人及团队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着眼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仍有下列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一是学校课程发展的评估与审议机制问题,本成果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评估工具,但这只是课程评估的一部分。学生立场、专业至上、民主协商的两级审议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二是学校课程发展的关键是赋权增能问题,国家层面如何赋权?赋哪些课程权利?学校如何增能?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如何保障教师课程与评价素养的提升?其实,这两个问题已经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中更深层的国家课程治理、学校课程领导力、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自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西平.21世纪课程议程:背景、内涵与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2):1-5.
[2] 崔允漷.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0(2):22-26.
[3] 唐江澎.建设高品位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8(18):42-45.
[4]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崔允漷.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9.
[6] 崔允漷,雷浩.优质学校课程建设的专业规范[J].人民教育,2019(13-14):37-40.
[7] 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6-9(6).
[8] 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