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生性木讷,给老婆写十年情诗却肉麻到让人脸红

情书,向来是个甜蜜又浪漫的话题,尤其是在以纸笔为交流媒介的年代里,以书信的形式传递发自肺腑的情诗,有深入到人心底的美丽韵味。

而情书配民国,光看字眼就给人一种才子佳人于乱世中缱绻依存的画面。

民国时期会写情诗的才子太多了,像徐志摩、沈从文,都曾以出色的情诗闻名于世。但就连徐志摩,在"情诗大王"朱生豪面前也注定将黯然失色。

一、"之江才子"朱生豪:不会写情诗的翻译家不是好丈夫

"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不许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则我要从字典上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称呼来称呼你。"

……

听着这饱含深情又充满俏皮的情话,你可能很难想象,这竟是出自一个生性沉默寡言的男子之口。

民国翻译家朱生豪,向来以翻译莎士比亚著称,他还原了莎翁作品中浓厚的艺术气息,将莎剧高雅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译本也成为国人了解和研究莎士比亚不可不读的译本。

而这样一位听起来严谨、务实的翻译家,却还有十分俏皮跳脱的另一面。这一面因宋清如而生,也因宋清如而蓬勃,最终透过两人十年的书信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一封封情书里,朱生豪展露出了他内心深处只有宋清如才能见到的另一面:他有时像个霸道总裁,想把自己的爱强势地浇灌给心爱的人;有时又卑微地低到尘埃里,会为宋清如回信慢而生气忧心,只为祈求对方的回顾。

信的抬头和落款更是有意思,他会喊宋清如"小亲亲""小宝宝""宋儿""妞妞""天使"……也会称呼自己为"黄天霸""常山赵子龙"" 猪猪""蚯蚓""伤心的保罗""快乐的亨利"甚至"你脚下的蚂蚁"、"小物件儿"……简直千变万化,随心意而定。

对宋清如种种亲密和依恋,都在朱生豪给她的信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网络发达了,这两年全网流行的"女皇陛下""小姐姐",其实早已是朱生豪用旧了的称呼。而网上流传的那些所谓情话,用朱生豪给宋清如的信一对比,立时黯然无光。

确实,论起写情话,朱生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都说爱情毫无道理可言,有的人看了一眼就是一生。这话放在朱生豪身上真是一点儿也不掺假。

朱生豪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他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但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母亲和父亲就相继离世。他在家庭变故中逐渐养成了沉静、敏感,甚至有些孤僻的性格。

朱生豪做学问很有成就,1929年被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学,享受了奖学金待遇,同时学习国文和英文。

在之江诗社,朱生豪这个名字是很有辨识度的,他的才华有目共睹。当时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就是这样"轻易不发一言"的朱生豪,在宋清如面前,却像个永远有着说不尽话的孩子。

都说男人在最心爱的女人面前就会变成小孩,朱生豪对宋清如就是如此。纸笔仿佛给了朱生豪第二个生命,这生命激情而澎湃,又敏感而多思。在这里,他有时会像孩子一样"哭闹",为着某时宋清如的信太过官方,少了一点浓情。更多的时候则是尽情地发展他浪漫而调皮的一面,在信中谈天论地,变换各种角色,仿佛已经和宋清如度过了无数个来生。

而宋清如也是一个极有个性与主见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从小生长在山清水秀的海虞河阳,是典型的书香之家的女儿。她自出生起就接受了相对良好的教育,又经过自己的抗争,得以顺利地中学毕业,之后就因缘际会考入了朱生豪所在的杭州之江大学。

这一下,便真是命运的车轮兜兜转转,一切都注定好了轨迹。

朱生豪与宋清如的缘分,起于一首诗。

诗是宋清如写的,那会儿宋清如刚刚就读杭州之江大学,在一次之江诗社的活动中,宋清如以一首旧体宝塔诗作为参加诗社活动的见面礼。

朱生豪是擅长写旧体诗的,而宋清如则擅长写新诗,她还因此被《现代》主编施蛰存誉为"有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诗人。

因此在旧诗这领域,宋清如也不敢逞能,即便这宝塔诗是宋清如精心准备的,但当诗被传到朱生豪面前时,她心里还是颇有些忐忑。尤其是朱生豪看了一眼就微笑着把头低下,既没有言语,也没有表情。宋清如就越发觉得紧张,仿佛自己的宝塔诗写得奇奇怪怪,没有入了朱生豪的法眼。

却没想到三天之后,朱生豪竟然写信给她,并且附上了自己所写的新诗,请宋清如批评指正。

这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同样喜欢写诗的人,就这样拉开了缘分的序幕。

二、十年情诗寄予万般相思:"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人人都想找个灵魂伴侣,但灵魂伴侣究竟是什么?我想不外乎是:我爱你,并永远理解和尊重你。我们有相似的兴趣爱好,有说不尽的话题,还有吐不尽的相思。

朱生豪和宋清如,一个才子,一个佳人,都酷爱写诗,彼此能够深切地理解对方的世界,坠入情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风和日暖,令人永远活下去。世上一切算得什么,只要有你。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一句"宋清如至上主义者",瞬间酥了广大女同胞的心。怪不得网友忍不住说:"不羡鸳鸯不羡仙,一生只慕宋清如。"得夫如此,夫复何求?在朱生豪日复一日的情书轰炸中,宋清如不知不觉就慌了神。

但两人的婚姻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

1933年夏,朱生豪大学毕业后到了上海做编辑,久远的离别即将开始,朱生豪将自己的情意寄托在诗词中赠予宋清如。

"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飞花逝水初无意,可奈衷情不自持。""谁知咏罢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伤。"

他对宋清如的一片痴心,都在词句中隐含尽了。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这说的就是朱生豪彼时的心情。生性木讷的男孩子,遇见想要倾尽一生去守护的女孩,于是整个人明媚了起来,想要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传递给她。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要是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

读着这些肉麻的情话,并不觉得尴尬,只觉真诚而有趣,深情又让人感动。

他说:"愿蚊子不要叮你。""今天中饭气得吃了三碗,肚子胀得很,放了工还要去狠狠吃东西,谁教宋清如不给信我?""我告诉你我爱宋清如,随你说我肉麻,说我无聊,说我臭,说我是猪猡驴子猢狲夜叉小鬼都不相干。"

朱生豪的情书,不是各种堆砌的美好,而是极其细碎的生活琐事,只要在他眼里,任何事都是讲情话的素材,因此,他的情话里有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有着各种当下的美好。

在见不到面的日子里,除了翻译莎士比亚,宋清如的来信,就是朱生豪对生活最热切的希望。

他说,有了宋清如,"我有了走向光明的热望,世界不会于我太寂寞。"

宋清如在爱情面前是有彷徨和退让的,她很为朱生豪的深情款款而感动,但一直以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样的观念,又让她不免有着许多的担忧。

对此,朱生豪表示理解。

朱生豪在信中曾向宋清如求婚,宋清如纠结过后选择了拒绝。收到这样的来信,朱生豪在回信中不仅没有任何被拒绝的尴尬和委屈,反而一本正经地跟宋清如讨论,说她不懂写信的艺术:

"请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这样的句子怎么能放在开头呢?应该放在中间,循序渐进才好呀!

朱生豪的理解与宽和让这段感情没有因此而结束,在十年的异地恋之后,两人终于还是结为了夫妻。

老师夏承焘还亲自为他们题词:"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三、毕生精力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夫妻携手并肩,相依相随

宋清如在后来回忆起自己与朱生豪在一起的那段岁月时说:"他译莎,我烧饭。"

她和朱生豪,就像杨绛和钱钟书:丈夫全力投身于事业,妻子则在生活上默默支持,夫妻携手并肩,相濡以沫。

朱生豪于1935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还说要将译作送给宋清如作为礼物。

朱生豪和莎士比亚是很有缘分的,从他的情书中就可以看出。他那种蓬勃的浪漫和激情,甚至偶尔对世界的悲观和敏感,让他能够很精准地翻译出莎翁作品中的那种细腻的感觉。

他翻译莎士比亚的过程是艰辛的,动荡年代,意外来得太突然,在他快要翻译完完莎翁作品的时候,日军的侵犯让译稿不幸毁坏,绝望的朱生豪悲痛不已,而宋清如此时的陪伴则为他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到1944年,朱生豪已经完成了37种莎剧中31种的翻译,成果惊人。

但长期繁重的工作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44年6月,他留下一句" 清如,我要去了。"便先妻子一步离开了人世,享年仅32岁。

宋清如遇到朱生豪是幸运的,他确确实实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宋清如,专一无比,自始至终。这是徐志摩、沈从文之类多情文人永远都比不上的。

而朱生豪遇到宋清如也同样是上天的馈赠。宋清如的支持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心上人的陪伴让他弥补了感情的缺失,由此,他可以"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全心全力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

有人说,朱生豪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给宋清如写情书。他像是孩子一般,天真而依恋,将一生最浓烈的感情都给予了宋清如,用最朴实的话说着最浓烈的情,羡煞众人。而他不为敌伪工作,坚守原则和底线,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其风骨也同样让人仰慕。

作为翻译家,他身上有严谨、务实的品质;而作为文人才子,尤其是沉浸在爱情中的男子,他又有无尽的浪漫和蓬勃的热情。他对爱情热情浓烈,对原则坚守骨气,对事业尽情开拓,他的这些气质,正是新一代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们所向往和努力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