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论小小说情节的藏和露

论小小说情节的藏和露

杨帆||江苏

小说和散文有很多不同:散文像是水果沙拉,切碎了放点酸奶搅拌一下就可以食用。而小说却是大餐,得要精心烹调,炒爆熘炸烹煎等方法都得用上。

小小说以小见大,作为一种快餐文学,被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它特别讲究“制造悬念、曲径通幽”。对于情节型的小小说来说,设置符合艺术规律的戏剧冲突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罗伯特·奥佛法斯特说:“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含短篇小说应有的情节。”

小小说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种先天性的缺陷,给小小说创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要做到在小小的麻雀之腹中游刃有余地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凸现主题。作者必须要精心地布局谋篇,娴熟地驾驭语言,用心地塑造人物。

小小说情节的安排最忌讳的是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优秀的小小说大多会在情节上耍许多“花招”,引诱读者进入认知盲区,只到文章的最后才把关键情节,即所谓的“包袱”抖开,让读者一下子觉得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所以小小说情节的安排上就有藏和露的讲究。

小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在铺开中有所伏笔,有所藏匿,甚至“误导”读者,比如潘新华先生的《雨夜》,如果开头就交代这个女子想自杀而去买安眠药,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如果开头便交代出租车司机发现了女子想自杀,而故意“纠缠”,读者就没有必要读下去了。

我举一个笑话作为例子:两只青蛙结婚了,却生了一只小蛤蟆,男青蛙怒问:贱人,怎么回事。女青蛙惭愧地说:对不起,人家结婚前整过容。

如果换一种表述方法:一只女蛤蟆爱上了一只男青蛙,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把自己整成一只青蛙,结婚后生了一只小蛤蟆。男青蛙怒问怎么回事,女青蛙如实交代。

显然两种叙述方法都把事情说清楚了,但前一种叙述更艺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叙述方法把关键的地方“藏”了起来,只到最后才“露”,这样才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和阅读情趣。

再如小小说《钱包》,作品一共有五个细节单元:

A.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亚洲人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

B.他立即用英语大叫:“Wallet, Wallet!”(钱包,钱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

C.他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

D.他以百米赛的速度猛追。那撞他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他,而他也绕着树追。就在他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

E.他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当他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800多元美钞、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拆开这篇作品的结构,我们发现它的情节是这样运行的:

“A、钱包被偷 B、追 C、猛追 D、绕树追 E、追回的钱包才发现不是自己的。”

  从这个简化的情节运行的轨迹中我们看到:这篇作品的精巧构思有这样一个特点:作品以一个道具(钱包)的戏剧性变化作为单一事件,然后抓住这个单一事件中的一个情节元素(追回钱包),向上做了一系列的延伸发展(追,猛追,绕树追)。“追回钱包”的单一事件经过这一步比一步猛烈的行动描写才达到情节高潮,于是,当作品的紧张气氛被渲染到顶点后,情节突然一个下跌反转,追回的钱包原来不是他的,而是对方的。显然,前面艺术铺垫的内容都是为了把事实真相“藏”住,到了文章最后,才把事实真相“露”出来,情节开端与情节结尾构成强烈反差,这种意外的结局能给读者带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小小说的结构模式一般叫做情节反转。

讲究情节反转的小小说的模式一般是这样的:从﹣A到﹢A,或者是从﹢A到﹣A。潘新华先生的《雨夜》做到了。读者以为那个跑上门来要钱的出租车司机是个敲诈讹钱的坏人,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好人。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潘先生应该在开头司机出场的时候,把他的外貌写得“凶”一点,这样可以固化读者的错误判断,认为他是个坏人,从而为女主人翁的未来担忧,悬念便产生了。有了这个“凶”的铺垫,当读者读到下文司机上门要钱时,更会产生错觉,以为他一定是来讹钱的。

要实现小说的情节反转,一定要有“藏”的功夫,“藏”住了,“露”才显得惊奇,才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的小小说《惊魂》就是采用这样方法,从﹣A到﹢A。读者即便读到全文的三分之二还认为主人公是个劫匪,只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位抓劫匪的警察。

由于受到小小说篇幅的限制,我们很难在短时间的艺术描写和叙述中迅速完成大容量的叙事,这使得小小说作者不得不在情节上做足文章。小小说一方面要求艺术篇幅越短越好,另一方面又要求艺术信息量越大越好,这种“艺术的二难”境地,使得小小说许多技巧迎“难”而生。

在小小说有限的篇幅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情节,在叙述策略上,做到先“藏”后“露”,使“结尾出人意料”,在故事发展的进程中,悄悄设下阅读“陷阱”,出其不意地将读者诱导进去,残忍而彻底地粉碎读者原有的阅读期待,才能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从而才会使小小说具有可读性和艺术性。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杨帆,中学教师。热爱生活,喜欢码字。相信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艰难的开始。出发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0)

相关推荐

  • 冷江小小说简论

                        厚积薄发  深度开掘 杨晓敏 冷江属于那种文学潜质好.天赋较高的写作者,思维清晰理性.文字内敛节制,小小说写作时间不长,收获颇丰.读他的作品,能看出他写作中的清 ...

  • 苏东坡的“锋”是藏还是露?

    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中言:"有藏锋有露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藏锋让线条体态圆润,沉着雄浑,露锋使笔画灵秀活泼,爽利洒脱.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 ...

  • 懂得盆景的藏和露,才会做出优雅的作品

    那么,盆景应该如何藏?如何露呢?上文所提出的"隐恶扬善"就是方法,简言之就是把好看的露出来,不好看的藏起来. 盆景树桩凸面出枝的原理就是极好的体现.盆景桩材的特征美在哪里?在&qu ...

  • 荷塘景色之外《甘霖》的藏与露手法及其作者简介

    荷塘景色之外 <甘霖>的藏与露手法及其作者简介 画家:赵怀禹 作者:吴国亭 作者赵怀禹告诉我他学画是十分艰难的,虽说自幼富艺术才能,但迫于生计,教过小学,当过杂工,写过小说,编过剧本,任过 ...

  • 暗财痣,易藏不易露,男富女贵,衣食无忧!

    相学中的[暗财痣]也被称之为藏痣,指的就是平时看不到的身体部位所长有的痣.正因为这些痣所处的位置较为特别,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他人发现,故而称之为藏痣,也就是暗财痣.拥有这种特别的痣的人往往偏财运出色 ...

  • 珍品古画带你“畅游”山水 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露真容

    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露真容 珍品古画带你"畅游"山水 河北博物院2020年度首个原创院藏文物展览--<清晖依然憺忘归--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展>日前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河北 ...

  • 苏东坡书法,神采飞扬,“用锋”藏还是露?

    原创南宗老伍2020-02-22 12:15:06 总第一七九一期:欢迎关注. 苏轼<黄州寒食帖> #5 藏鋒圓筆,多有露鋒 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中言:"有藏锋有 ...

  • 格局不高官藏杀露,脾气暴躁感情挑剔,婚缘浅薄难遇正姻缘

    求测者留言,老师您好,我是女,出生于1990年8月25日早晨7点50分出生,很想请您帮我婚姻感情,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帮助下在一家单位安稳的上班,每天三点一线也饿不着,但是发展也不是很好. ...

  • 低调做人,藏与露的智慧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文 | 一起感悟人生 低调不是低下,低调是一种做人的品格. 人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把自己放低,能看的更多,高昂着头,只看着虚幻的天空, ...

  • 写作,在“藏”与“露”之间,核心是“证明”

    以"深山藏古寺"为题,怎么作画? 寺庙得藏起来,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 藏多少好呢? 这就显出水平来了. 有人总要露出一点点寺庙来, 哪怕是飞檐翘角, 问题是,一露出来,就没藏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