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敏 | 寻找渔家
寻找渔家
文|张天敏
坐上深圳通往大梅沙的观光车二层,等于跳出了平素小区里的生活线,也摆脱了细腻琐碎的烟火地,可以打量到慢慢展开的市景。
这是一条通达南北的高速道,年节布展的花坛花带开得正惊艳,随着车的移动,市区像画卷一样徐徐铺展,刷着我的视觉。在深圳这座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都市,生活是跳转的,华丽的转身和冷清的隐身,都会在一瞬间不留痕迹地完成。可我一来这就宅进了儿子的家,与我对应的微变化是,正行走时下雨了,撑开伞的同时天又转晴,天公经常恶搞,在你打愣的功夫,推出另一番气象。你用半分钟就穿越过繁华街道,走进了多蓬立交的椰榕森林王国。在小区行走,这一眼看到的是老乡,另一眼就可能是外国人迎面而来。你还会用几秒钟从大型娱乐城闪进街角小客栈,在安静的往事咖啡屋或思乡小茶馆坐下,要一杯充满怀旧韵味的饮品,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窗外走马灯样的游人。似是常态,又非常态。
城市就这样变着戏法切换镜头,有点不太正经地撩人的感觉。住久了,慢慢打碎过去那个自我,让初心里积淀着的好奇心卷土重来,不断的移除与加新。过年仿佛经历一场劳心伤神的运动。过罢年,冬春还没交接了替换手绪,就有许多清新的期望启程了。小区树径旁每一簇新芽,都会带给我意外的惊喜。我会在恍惚间顿悟自已与这生机勃勃的合谐时,隔了什么。大量的北方人潮汐一样涌进城,候鸟栖落的海景小区,到处可听到北方乡音。可那些世界级游园和动物园都与我没有多大关系,我大多时辰好像是走在别人的城市,别人的海岸上,漂的感觉伴随左右。我很想启动生命里残留的几丝春意,乘上载满二月的公交,穿越人生的俗套,往前走。街道不管宽窄,花坛无所谓艳丽,离菜市场水果店越远越好。车到海边可以停停,去看看有没有涨潮,再继续走下去。我逆袭着名嘴高晓松的名言,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此时刚好又把这名言打翻过去,成了不可思议的背离者。
乘上观光一号,我想把自已的苟且当包袱甩出去,只留空空的我,去寻心仪的方向。
从南头古城搭乘,车会通过市中心,开到百里外的大梅沙景区。我在二层座位上,视野高出来不少,可以看到街道上的花坛花带花廊,还有挂在榕树高枝上成排成串的红灯笼。南山这段路红红的喜气,恰似故乡村庄年节的颜色,我闻到了喜气洋洋的味道,心头也泛起细碎的乡愁。前边的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几个大型娱乐场,很快又把乡愁刷掉。再前边是地王大厦,伟岸夹着震慑力,生猛地刷过来。这是城市摇不落的繁华,那种高度足以纵揽都市全部风光。全透明的玻璃幕墙,采着阳光炫闪到云际。待我侧头往前再看,大厦那入云的通天柱已经擦不着云了。边上有新楼带着强劲的冲击,春笋拨起,不是比美高度的,而是反衬且嘲讽的。那些随时间变换的高度像打过强心剂一样,对城谣不屑一顾,只是任性地抽枝发芽,长成新的神话。阅读还在继续,刚才不过是掀了几页,更多精彩的还折叠在期待里。假若把深圳比成作品的话,应是一部雄厚的巨著。每条街巷的发表都带着厚重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底蕴。不谈地王大厦,仅看街角墙边的地缝树根儿,都绿化到不露土粒的精细度。那些城市塑像也引征西欧的艺术成分,且不失中国的古雅。她是要承载一个中国的传奇,以最具中国人的情节打造世界中心,她必须以不可重复的典雅与富丽,秀出高端与非凡。这个中国梦,让深圳所有的篇章段落和词条,都不敢马虎丝毫。边读边叹,边想起自已的文学,敢与城市共勉嘛,我自嘲地问了自已,却不作答。
城市的繁华处处可见,却没有北方城市的店铺和摊位。我有点纳闷,街上不见摊子,门市又隐在树荫里,那深圳人是怎么做生意的。一直以来,我带着这个小疑问,成了飘浮的问题客。此时恍然想起,中原有漫山遍野的庄稼地,深圳本土人靠海产生存,我应该到渔村渔民那里寻找答案。是的,在一座异乡城市居住,常规的遇见是乔居旅居的移民,虽然也能随着开放包容的都市性格一起成长,与相亲相爱的街景变成热情向上的共同体。但为文笔计,把大街小巷串游完成后,实差沉入一户市井民居,看看他们的门楼庭院与中堂,读读渔村渔家的生存原态,来补充繁华背后的空浮。
车里人境是流动的镜头,南腔北调的方言杂音打开了地域意识的局限。后排两个北方老人和邻座游人呱呱聊天,声声称赞深圳的好,并哇塞哇塞叫唤。接下来是长岭,黄贝岭一带,老人们的激情还没表达过瘾,扭过脸来问我来深圳多久了,都玩了哪儿。我说来几年了,差不多好玩的地方都去了,只想去看看老港湾里的渔民。两位老人说了他们住的城区,又问我住哪,过几天想拼团游大鹏湾,要加我微信一起游。这就是深圳细节,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内心都在千山万水里,释放得无遮无拦,随便在大路边就能拼起临时的旅游团。可我一听加好友热情就缩了水,我的朋友圈已挤满,再加些石头粉长期不聊,没啥意思。我情愿告知电话,然后又打问去渔家避风港怎么走。谁知这一问,竟有两个回答者,异口同声告知了地点和路线。
转车到了蛇口海湾,拐弯抹角半天,才看到了深圳土著渔民捕捞的场境。这是一座紧挨海滨公园的避风港,一边是尺土寸金的蛇口居民小区,十几万一平的楼市天价,住着名车洋狗的外国人,一边就是水里浪里捕劳的渔民村。同顶一片蓝天,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渔民们很淡定,每天清早船儿去撤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海上生活几乎是屏蔽的,深圳是百分之九十的移民城,本土当地人只占百分之十,他们的异样生活,已被波澜壮阔浪淘到了隐形的地步。可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守持祖业,每天把船舱里捕捞的蚌贝虾蠏蚝抬上岸,卖到饭馆或菜市场。还美滋滋地认为,正是来来往往的移民造成的人口红利,为他们带来成船成桶的金。
我站在避风港边,我看着几位渔妇在抠生蚝,戴竹笠帽,橡胶手套,穿胶脚,是随时都会下水的扮相。看她们水里泥里的样子,一坐就是半晌,很累,还有鱼腥味随风扩散。听说蛇口这一带渔民都是高收入,仅靠买地每年每人都会有二十多万到账。可他们从来没依赖过固定的收入,渔村从未见过打牌或磊墙者。稍倾,海上又过来几只电船,接着是一箱箱的渔虾抬上岸来。我听见几个择鱼妇女小声唱起来,听不清唱词,却是海浪一样轻灵波动的韵律。
我恍然忆起,在深圳游了多少山海奇景,都没有这次看到的人境,接地气,撩动心。
图|网络
--End--
作 者 简 介 :张天敏,女,中国作协会员,邓州市作协主席, 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结业,邓州市文化馆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女人桥》,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长篇网络小说《情人山庄》,小说集《半醒》。散文集《逝梦的河》,《流年》。《女人桥》故事缩写在《小说选刊》发表,《情人山庄》获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优秀奖。作品被中国图书馆及各大院校收藏,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