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涯:为嫁陈赓放弃青梅竹马,丧夫后守节49年,遗言不与其合葬

主席和总理请他吃饭,他竟然在酒桌上说了句“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总理也替他捏了一把汗。李书记站在一旁也被他的话吓了一跳说:你这胆子比彭老总的胆子也不小啊!

敢对教员说出这几句话的人就是就是我们直言相谏的陈赓大将。总理曾经说他“能做‘猛张飞’也能做‘赵子龙’”主席夸道“赵子龙更好么,一身是胆!”。的确,陈赓大将打过日本,练过苏联,拼过美帝,彭老总说他是他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啊。

不过,陈赓大将不仅仅有刚猛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一天晚上,部队文艺演出,台上的精彩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陈赓,台上演员哀婉痛哭,台下陈赓泪流满面。邓政委看了说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个演员就是陈赓的妻子傅涯。

一、反对包办,觅得佳偶复痛失。

陈赓曾经有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叫陈碧君,出自地主之家,这是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没有征得他的同意并且他极其反感,所以拒承认这门婚事,执意退婚,奈何父母听不进去,强行举办婚礼。

十四岁的他,性格倔强,意气风发始终不肯屈服。当夜送走宾客,看了看床边的新娘,拿起包袱,头也不回的走进这茫茫夜色,投奔湘军,开始了戎马生涯。

第二任妻子叫王根英,上海人。二人相识于上海,一见倾心,却分隔天涯五年。五年间王根英迅速成长,她英勇地带领女工同资本家作斗争,发动了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被选为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的人民委员,在汉口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陈赓再次相遇。

久别重逢,陈赓知道自己已经爱上这个姑娘,主动发起了进攻,陈赓在大会期间,连写三张求婚纸条,示爱王根英,王根英深受感动,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不想过早成婚,最后在总理和邓颖超的帮助下,王根英总算同意了立刻与陈赓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婚以后聚少离多,新婚夫妻就这样,一个在白色统治的上海,一个在枪林弹雨的武汉。一九三九年三月八日,一伙日军包围师供给部。在危难关头,王根英把自己的马让给受伤的人骑,而自己却随部队突围,当接应她的同志们赶到时,她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消息传来,陈赓强忍住悲痛和眼泪主持完会议。他在日记本里写道,“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王根英的牺牲给陈赓的打击是巨大,他大病一场,日渐消瘦,此情令人感动。

二、志同道合,坦诚相见结连理

第三任妻子傅涯的出现才让他从失去王根英的悲痛中缓过来。傅涯是文工团的演员,团长安排了陈赓和她的偶遇,当时陈赓在讲自己的战争经历,诙谐幽默的话语中透露出军事将领的勇敢,果断与机智,在场的姑娘包括傅涯都被陈赓的话深深的迷住了。

陈赓也看上了这个话不多,但是温柔漂亮的女孩儿。随后二人才私下见面,陈赓将自己的过往据实相告,傅涯喜欢他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对前妻王根英的那份厚重的爱深深情意。从此两颗心渐渐接近。但是由于傅涯的家庭原因,二人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

傅涯生于一九一八年四月,江西省景德镇人。父亲是绍兴师爷,母亲是苏州的大家闺秀。一家人兄弟姐妹众多,她的父母和弟弟妹妹早在一九三八年就去了台湾。

她早年就读于九江小学,第三女子中学以及南京市私立中学,学习期间接受了进步教育,加之亲眼看到中国之积弱,社会之黑暗,她迫切的想改变社会现状,于是积极的参加各种进步运动,救国救民。

他的大哥傅森看到她的进步和决心,就指引她去延安寻找革命的队伍。一九三八年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抗大政治部文工团工作,并努力工作,加入了我党。

就是这样一个积极争取进步投身革命的人却因为出生资产阶级家庭,怀疑她有特嫌,组织上对于陈赓的结婚请求不予以批准。他服从组织,把爱情深深的埋在心底继续工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傅涯青梅竹马的表哥突然写信邀请他去重庆进行科研事业,这对于陈赓而言是一次情感危急,毕竟人家从小一起长大,有深厚的情意,况且对方是高材生,当傅涯将情况告诉陈赓时,陈赓详细的向傅涯分析了情况,得出结论“道不同不相为谋”。

陈赓分析,他们虽是两小无猜,但各自的路已经不同,信仰已经不同。所以在一起也不会有共同语言。果然,当傅涯写信谈到革命理想和邀请表哥来延安投身革命时遭到了拒绝。这件事情总算解决了,但是组织上不同意结婚的事情,傅涯毫不知情,继续努力工作,但陈赓却十分苦恼。

一天晚上部队文艺活动,傅涯精彩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陈赓,傅涯在台上哀婉痛哭,台下的陈赓泪流满面。被坐在边上的邓政委看到了,心里想,一对苦命鸳鸯被拆散了啊。第二天,邓政委和邓军长商量了这件事情,不能因为傅涯同志出身不好就否定她这个人。

于是,组织上重新考虑,同意了他们结婚的请求。陈赓得到这个消息高兴地都跳起来了,他一刻都不能等了,把新娘接到邓军长和邓政委司令部院内的一间西屋里成婚了。陈赓自此又恢复了往日的幽默诙谐,二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三、感人至深,合葬苦命旧夫妻

二人在战争中结成连理,以国为家,聚少离多。终于迎来了解放,但是新中国满目疮痍,陈赓拖着疾病又投入到建设当中,却在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六日因病逝世。

其实他刚过完生日,吃了傅涯亲手为她擀的长寿面,却撒手人寰。深夜弥留之际,陈赓觉得疼痛难忍,侧身凝视对面床上的傅涯,说:“傅涯,你怎么不看看我”这是他在同他最思念和深深爱着的人告别。就这样四十三岁的傅涯永远的失去了他的爱人。

因为坦诚而结缘,因为爱情而组成家庭。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父母杳无音信,孤苦无依,一个亲人被国民党残忍杀害。他们投身到党的怀抱,结成家庭,为革命事业付出了一切。

陈赓死后,傅涯守节四十九年,期间整理了陈赓的遗物时发现了陈赓的日记她才深深的了解了王根英,敬佩她的勇敢,坚毅和为革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读到王根英和陈赓的书信时,被他们的深厚情意感动,几次落泪。

她去世之前特意嘱咐让孩子们将陈赓和王根英合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佩。

小结:

没有经历过黑暗就无法理解光明的意义,古人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乱世中,妖魔横行,小鬼当道,他们如同点点星火,在战场厮杀,或者在敌后斡旋,今日不知明日死,却又一往无前。这些星光逐渐汇聚才形成燎原之势。

不是谁都可以被成为革命者,他们之间的情谊,已经超越了友情,爱情,亲情。她们所做的一切可能是为了同志,为了队伍,为了老百姓,为了下一代,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但却不是为了自己,这种大无畏的时代精神应该被历史铭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