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aretē)分为两类:思想的(dianoētikē)德性和习性的(ēthikē)德性,我们一般称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主要来自教育(didaskalia),伦理德性来自于习惯(ethos)。(NE, II, 1103 a 13-17)
灵魂可以分为有理性的(logon echōn)和无理性(to alogos)的两个部分。无理性的灵魂包括在动物和植物那里都有的感知能力。而有理性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理性帮我们看到必然事物(其原则[archai]不可能是另外样子的存在者);另一种理性帮我们看到偶然事物(其原则可以是另外的样子)。(NE, VI, 1139 a 8-10)
于是我们得到了灵魂的科学(epistēmonikos, wissenschaftlich, scientific)部分和灵魂的计算(logistikos, überlegend, calculating)部分。灵魂的科学部分涉及必然性的领域,它提供理论智慧(theoretical wisdom,sophia),它要求普遍的、无条件必然的真;灵魂的计算部分涉及偶然性的领域,它提供生产(poiēsis)和行动(praxis)方面的信念(doxa),它是实践智慧(phronēsis)。
我们要注意的是,理论智慧(sophia)和实践智慧(phronēsis)都属于理智德性。但是,实践智慧所要计算(logizesthai)和思虑(bouleuesthai, deliberate, überlegen)的事情,确实又跟伦理德性所涉及的相同。实践智慧肯定或否定的是意愿(Prohairesis, Vorsatz),而意愿是一种“思虑过了的欲求”(orexis bouleutikē)(NE, VI, 1139a 24)。“正确的欲求”(orexis orthē)和实践智慧所达到的真理是一致的。伦理德性涉及的是灵魂的欲求(orektikon)部分,这个部分不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它不能像理性部分那样给出理由或构成解释性的论证。但是,它“听从并服从理性”,就像孩子对父亲那样,它就“以某种方式分有理性”(NE I. 1102b 13-1103a 3)
“理论智慧是理智(nous)与科学知识(epistēmē)的结合,而科学知识带有最高尊崇物的头衔。”(NE, VI, 1141a18-19)理论智慧是必然性知识,实践智慧是偶然性知识。实践智慧首先是一种思虑的能力(NE VI, 1140a 25-28, 1140a 30-31)。亚里士多德又强调,“我们不思虑目的,而是思虑促进目的的东西(to pros ta telē)。”(NE III, 1112b 11-12)“医生不思虑他是否应该治疗,演说家并不思虑是否想要去说服,政治家并不思虑是否想要创立一个良善的秩序,其他也没有人思虑目的;而是说,当人们已经设定了目的,然后去研究如何让这个目的实现。”(NE III, 1112b 12-15)我们可以说,目的本身的好坏是理论智慧告诉我们的,而实现目的的东西(to pros ta telē)则归于我们的实践智慧。
伦理德性可以分为三种:感受(pathos, Affekte),能力(dynamis, Anlagen)和性情(hexis, Dispositionen)。感受比如说:好奇、愤怒、害怕、勇敢、羡慕、快乐、爱、恨、渴望、嫉妒、同情,所有伴随快感和不快的普遍感情。能力就是那种使我们感知到感受的东西,比如那种有能力让我们变得愤怒的能力、感受不快或同情的能力。性情是使我们无需感受到什么而拥有的好或坏的情绪。(NE II, 1105b 20-28)伦理德性是一种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关于正确的事、朝向正确的人、为了正确的目的、用正确的方式”(NE II, 1106b21-23)感觉到正确事物的东西。这种德性就是在偶然性领域正确地处理事物,所以也是一种“中道”(mesotēs)。
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思虑”的场景是怎样的?C. D. C. Reeve举了一个例子:“感知给我们提供信息,比如这个肉是禽肉,而自然科学告诉我们禽肉是健康的,烹饪的技艺(或许在医学或营养学的帮助下)告诉我们当汁水烤干之后,禽肉就熟了,而感知告诉我们这些汁水已经烤干了。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思虑,我们就直接吃掉了这块肉。但是,如果科学和技艺告诉我们的普遍事物和感知告诉我们的特殊事物之间存在鸿沟,就需要思虑。”(C. D. C. Reeve,”Aristotle on the Virtues of Thought”,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2006, p.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