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写下或读到“清明”二字,便教人情思绵绵,诗的空灵、画的丹青,田园牧歌式的天籁之音——无限丰盈美丽的意象扑面而来,又飘忽而逝,让人悠然、欣然又凄然矣。
悠悠清明,穿越古今。周朝人以“清明”入节气。当其时也,惠风和畅,桃李芳菲,万物生机勃勃,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固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有雨麦苗肥”等农谚。“清明”滋润着农家对丰收的憧憬……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以“清明”入节日。他本意是要召回逃难途中割肉奉君的臣子介子推,谁知偏有这功高不受禄的高洁之士,身背老母一起烧死在绵山一棵大柳树下。文公大恸,遂令每年此日起全国三天不举烟,只吃冷食,谓之寒食节,寒食节和“清明”(节气)日子很相近,后人就把它们合而为一,成为缅怀思念祖先、为逝去的亲人祭奠扫墓的清明节了。“清明”也被永远赋予了感伤、凄美,慎思追远的人文色彩。唐朝杜牧以“清明”入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小诗成为堪与李白“窗前明月光”一样脍炙人口、抒发炎黄子孙情怀的千古名片。愈是大家愈能反朴归真,无须用典,细雨、行人、牧童、杏花村,就点染出人与景、动与静、冷与暖多重意境,令人如临其境且回味无穷。宋朝的张择端以“清明”入画,一幅长52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全景式地将北宋京都(今开封)的盛世繁华、百姓的市井之乐旖旎展开,只可惜会写“瘦金体”的徽宗皇帝对艺术固然是内行,治国却是一塌糊涂,他宠幸奸臣,穷奢极欲,到处搜罗奇珍异宝,“生辰纲”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的风暴,金人铁骑乘机挥师南下,宋徽宗成了“李后主”式的亡国之君。汴京的琼楼玉宇绝代风华亦随之灰飞烟灭,只留下这幅见证沧桑的《清明上河图》,让人感慨唏嘘。再后来的朱元璋、皇太极分别用明、清作为国号。然而,在独裁专制腐朽的封建统治下,“明”又何曾明,“清”亦谈不上清,封建王朝迭替换汤不换药,老百姓苦得不见天日,何谈清明?俱往矣!抚今追昔,“清明”依然似活跃在时光隧道里的的精灵,承载寄托着人民群众共同的情感和希望。2008年,清明节正式列入我国的节假日(享有一天公假)。“清明”从此更加青葱隽永——解读“清明”:山清水秀为清,日月辉映为明——我们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正在创建的不正是这样一个清明的朗朗乾坤,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李赛智,笔名:陌儿 ,退休职工, 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