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荀慧生之刀马旦戏

  今之谈慧生者,皆盛称其花旦之艳丽细腻,青衣之贞静大方,而于其卓绝一时之刀马旦,反无人赞一辞,吾不禁为慧生不平,因为介绍于读者诸君焉。

少年时期的荀慧生

  慧生幼年坐科时,即习武工。当时小云、翠花,亦以武工著名,嗣小云因嗓音始终未倒,又以刀马旦之不为人重,乃专习青衣,武工乃日疏。迨夫梅、程竞排新剧,冶刀马、闺门、青衣、花旦于一炉,以炫其文武全才。小云鉴于新戏号召力之大,乃排《秦良玉》《林四娘》诸戏以自树一帜,于是重理武工,然不若曩昔之矫健矣。

荀慧生踩跷演出《辛安驿》(饰 周凤英)

  翠花之武工未尝稍辍,故有足多,然其嗓细弱,道白固属流利俏皮,但稍欠柔媚,与巾帼英雄之声口,略有不合,斯实白圭之玷也。慧生嗓音有中和之韵,与瑶卿盛年相似,扮相台容,得天赋之美,跷工武工,又与翠花相埒,而其念白,则干脆简净,有斩钉截铁之致,斯非小云、翠花所可比拟也。

《穆天王》荀慧生 饰 穆桂英

  初慧生偕三小(小楼、小云、小培)南下,同隶天蟾时,以《穆天王》《天门阵》《破洪州》《马上缘》《樊江关》《虹霓关(头本)》等戏享名。其时海上风气,只重青衣、花衫,而不知刀马旦之妙,慧生既以此等戏擅长,沪上人士,耳目为之一新。此后刀马旦始为人重,而慧生乃刀马旦之功臣也。

《樊梨花》 荀慧生 饰 樊梨花

  或曰沪上之贴刀马旦戏,非自慧生始,子何为而誉之若此之甚耶?余曰唯唯否否,海上之贴刀马旦戏,虽不自慧生始,然其不为人重,可无容讳言。斯皆由于串演者之庸俗,不能引起人美感之故。自慧生串演之后,其举动之活泼婀娜,念白之清楚干脆,打武之纯熟刚健,表情之合度传神,及半投袖、走碎步、趟马、圆场之得样,无不与人以深刻之印象,引起人之美感。江南人士于是方知刀马旦之妙处。比及今日,梅、程、尚辈每度来申,皆以《樊江关》一路戏飨沪人。“刀马旦”三字,尽人皆知,以视慧生未偕三小来沪之前,相差远甚。吾故曰慧生乃刀马旦之功臣也。

《能仁寺》 荀慧生 饰 何玉凤

  前岁慧生入京,从瑶卿学《红柳村》《能仁寺》一路戏,以说白、身段擅长。瑶卿之门人固夥,然仅以其杰作传之慧生,实以其能胜任故也,非有所偏也 (程尝演《弓砚缘》,然其精华在“洞房”一场,与《能仁寺》之侠爽不同,故身段、白口又别有长处,是不可以一路戏论之也。尚演《能仁寺》,系饰张金凤,非瑶卿擅长之十三妹也。荣蝶仙、小翠花皆非瑶卿所授)。

  慧生既挟刀马旦之绝技,犹武生中之靠把戏,又得瑶卿所授《十三妹》一路戏,譬之短打武生,实今日旦角中不多觏之才也。余既介绍慧生之刀马旦如是,甚愿慧生专以之飨顾曲者。若重排《铁弓缘》《金钟罩》一路戏,则白也真无敌矣(引缶老赠慧生“白也无敌”句)。

  (摘自 《留香集》1927年)

(0)

相关推荐

  • 王瑶卿与“四大名旦”

    谈到京剧旦角艺术, 不能不提到王瑶卿这一位承前启后.成就卓著的京剧旦行大师.王瑶卿原名瑞臻, 字稚庭, 别号菊痴, 1881年生于江苏省清江县(今淮阴市).幼年就跟随其父.著名昆曲艺人王绚云到北京.他 ...

  • 花衫:又花又衫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三百二十一期

    花 衫 花衫不是诗, 不是散文, 而是一部小说. 得慢慢写,慢慢读. 不用着急,总会都展示出来. 点击上方绿标 素年锦时为你播读 京剧中,除了青衣的叫法,花衫是次好听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惊艳于它 ...

  • 忆毛世来先生

    我的老师--毛世来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四年了.想起跟他老人家学艺,以及后期为他助教的难忘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记得十一岁那年我刚入学,就被幸运地分到了毛老师课堂.毛老当时任戏校副校长兼京剧科教师,又是享有 ...

  • 马连良先生谈海瑞与清官戏

    马连良先生 京剧马派艺术创始人 历代流传下来的剧目,写"清官"的是挺多的,例如元代杂剧就很表扬 王翛然.张鼎和钱可,当然还有包拯.明清以来,包公的名声越来越大,可是又出来个海瑞以& ...

  • 荀慧生:学戏十字“真经”

    红娘 荀慧生 - 京剧艺术大师  荀慧生 学习是继承的过程,钻研就是发扬光大的必经之路了.学习不能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继承遗产也不能刻板地因袭.模仿,食古不化.学习要精,钻研要透.只有老老实实.不折不 ...

  • 浅谈乐业唱灯戏

    浅谈乐业唱灯戏 乐业唱灯戏属地方戏剧,是乐业县独有的一种汉族民间戏种.据乐业县逻沙乡杨再强之妻郭氏殁于嘉庆二五年墓碑记.<乐业县志>.<乐业历史>等文献书籍等初步考证,在清康熙 ...

  • 奇事妙语桑园会:趣谈《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元代石君宝把这个故事搬上了杂剧舞台,全名为<鲁大夫秋胡戏妻>. 鲁国人秋胡与罗梅英结婚后刚三天,被征去当兵.一去十年,毫无音信,梅英在家辛勤劳动奉养婆 ...

  • 荀慧生:熟戏三分生

    有个学生跟我说:"您的戏真不好学,前儿个您这出戏是那么样演的,怎么今儿个又这样演了,仿佛您在台上没--"我知道她下边想说什么,"没准谱儿,是不是?"我替她说出来 ...

  • 荀慧生先生谈老戏《辛安驿》

    <辛安驿>原系梆子传统戏,我十一.二岁学梆子时即开始演出,可说是我走上艺坛最早的演出剧目之一,唱做方面曾得我太老师十三旦侯俊山先生亲自指点教导.然而那时只自赵美蓉.罗雁主仆"落店 ...

  • 齐如山谈编剧:剧本如讲义,观众听戏像上课,如此戏园非关门不可

    欲论编戏,须先论戏的原理.当初为什么唱戏呢?是为的自己取乐,因为不但唱的取乐,且听的也很欢迎,所以才有人组织班子,排练戏曲,一来供众人取乐,自己又可取财,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发达,就成了专门的行道了.大致 ...

  • 周信芳谈戏:别只顾耍腔,却忘了做戏

    新腔和老调 戏曲包括唱做.做是叫观众了解戏剧的情节的.要使剧情充分使观众领会,那么念白要清楚,表演要细腻才行呢!新腔老腔,无论唱得多好听,总不是戏的全部.我们有句行话,是七分话白三分唱,这就是铁证.当 ...

  • 张火丁求学、从艺、谈戏,真不容易!

    张火丁求学、从艺、谈戏,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