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醉里吴音相媚好
醉里吴音相媚好
谈起江南水乡,我的第一映象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如诗如画。比江南如画的水乡更美上几分的有那如水般柔情的江南女子。
“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江南女子如水般温润,两弯细细柳叶眉,一双纤纤玉手,坐在窗前,看江南的烟雨朦胧,温情脉脉地轻吟一曲,定是极妙的。
常言道:女子说吴语便是软糯多情,平添几分娇柔;男子说吴语便是温润如玉,平添几分儒雅。
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起源于吴越之地,古城百越语,渐渐推移便演变成了吴语。吴语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
吴语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的生动体现。我与吴语结缘,是源于《金陵十三钗》。婀娜多姿的女子们身着旗袍,纤纤玉指空中一点,朱唇轻启泄出一串吴语小调。那一份独属于吴语的软糯,那一份独属于江南女子的柔美,当真是令人沉醉。
再遇吴语源于一曲《长恨歌》。一位已故老人在年少求学之时,曾听一位晚清秀才用吴语轻唱过《长恨歌》。这一听便记了一生,老人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此《长恨歌》。其女想遂老人心愿,于是在网络上发布此事,求助他人。在众人合力下,一曲《长恨歌》出炉,老人遂心如意地离开人世。
再识吴语已是2018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吴越评弹与陕北说书相碰撞,激起火花千树。女子怀抱琵琶,一口吴语小调,软糯的勾人心魂。那些怀抱琵琶身着旗袍吟唱吴语曲子的女子当真是我脑海中江南女子的模样,娇而不媚,柔而不弱。吴语也悄悄地进驻我的心里,甜甜的,美美的。
曾听人说,用吴语读诗能还原古诗词原本的才气。我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看到:唐兰先生讲词选,一定要打着无锡腔调吟上一遍,一首词才算读过了。闲时我也仿着老先生的模样“咿咿呀呀”地吟着那一曲曲浓情蜜意的诗词。
我越发觉得吴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陪伴了华夏民族三千余年,我们的一生只是它不曾察觉的一瞬,它的老态也慢慢浮现。
普通话普及后方言渐渐被融合,如今能说出一口地道吴语的人已不多了。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吴语也会消失,吴语的软糯再也无人能原汁原味地吟出。或许直到无人能用吴语吟唱那一曲曲的江南小调,众人才追逝回味吴语的美妙。
腔曲何处最百媚?广陵山水吴越声。我深深喜爱吴语,愿他能在历史长河中存活的久点,再久点。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陈梦梦,安徽东至人,池州工业学校学生。 喜欢动物,喜欢文字,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