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的路与车

故乡的路与车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古田县兰坦村,阳春三月,十里桃花竞相开放,仿佛是满天的红霞笼罩在大地上,加上金黄的油菜花,绿色的草木,青青的屋顶,银灰色的水泥路,简直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油画。虽然我对十里桃花全开的明艳有最长情的等待,却因要为桃李做嫁衣和不能手握方向盘,只好“准拟佳期又误。”遗憾可想而知。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弟弟打电话说:“姐,临水宫通往雪峰寺的二级公路经过我们的家乡路线是从枢伯家的后门穿过学校的操场往前延伸,在我们自留地前方,想在老家盖房子我们也许可以不要花很多钱去向别人买地。”他的话掩不住喜悦,因为忙,很快就把电话挂断了,我对故乡车与路的回忆却如泉涌。 
      “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桃。”我上小学前,家乡还没有公路。那时村里有一个锯木厂,有一段时间父亲早出晚归,他把做算盘的木条挑往十里外的一个村庄,想父亲时,我只要站在家门口向东远眺高高低低山岭中像一条线的羊肠小道,从线上慢慢移动渐渐变大的黑灰色的点中就能依稀地辨认出父亲的影子来。暮色苍茫,晚归的父亲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后背打了补丁的衣裳被汗水湿透了贴在身上,小小的年纪的我就懂得什么叫汗流浃背。
       80年代初,全村人用锄头硬生生地挖出了一条黄土的村级公路,父亲回来时,经常会带些修路时挖出来的树根,我家的门前右侧的空地上堆成一个高高的柴垛。

路修成后,秋天来了,隔三差五开来一辆拖拉机停在村里仓库前的空地上,满载着粘满黑泥的田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农妇们纷纷回家打开粮仓门用竹篓装上着金黄的鲜稻谷来换田螺,回家时一手提着用土箕装的田螺,一手牵着小孩,身后还跟着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欢天喜地回家。

走在这条黄土路上的,有乘车赶路的人,辛勤劳作的人,也有谢绝司机免费载他一程的好意,扛着柴薪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八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90年代,村里有人购了一辆三轮车,外出的人很多,车厢里经常坐满了站满了人,司机不得不把门板放下,把门板上连着的铁链挂在车框上,以便后面多站几个人。车头驾驶室两侧门口的铁条上也站着三、四个人,严重超载的三轮车摇摇晃晃走在黄土路上,乘客睛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雨天车轮不停地打滑,想前进的车子有时还会后退,震得站在后面的人常常两脚腾空,两只手要紧紧地抓住铁架上的钢丝,否则轻则摔个人啃泥,重则粉身碎骨。坐那样的三轮车就像是杂技表演,欢呼声,尖叫声、怒骂声响成一片。臭气味、汗水味、泥土味、拥挤味、颠跛味,五味杂陈。偶尔开进来一辆小轿车,就像是国宝熊猫来到动物园,围观的人很多,连坐在小车上的人大家也会高看他们一眼。要是遇上阴雨天,马路上的淤泥有几尺高,坐着小轿车荣归故里的达官贵人也只能和寻常百姓一样换上备好的雨鞋,肩挑背扛、拖儿带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路上,有时干脆弃大路走小路,小路虽小还有石子垫脚,遇到倾斜的下坡路,长在城里的娇小姐不敢下,长在乡下有铁一般胳膊和腿脚的男子汉大丈夫只好先放下行李像天篷元帅背嫦娥一样背着新媳妇到达安全地带,再回去搬运行李。

俗话说:“老人老糊涂,只盼年轻人生儿娶媳妇。”在农村,盖房子是天,娶媳妇是地,娶媳妇传宗接代,比盖房子更重要。可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愿意把女儿嫁到交通不便的村庄,明摆着去受苦呢?因为交通不便,村里的小伙子取媳妇都成了难题,这时,村里的老人们就聊起了鲜为人知的一件往事。
       那是民国初年,104国道横洋到常洋路段原先计划从横洋一溪水厂一丘地一兰坦一常洋,一路可以直行。那时因盗匪经常出没,丘地、兰坦两村村民怕路通了,方便匪贼侵扰,于是两村的长老联合出面,到省城找了丘地村在省城为官的乡贤,请他出面用障眼法把总工程师带到山高路陡的大山深处转圈圈,那时没有卫星勘测,工程师人地生疏,被转晕了头,于是同意更改设计线路,改为横洋一隆德洋一常洋,横洋到隆德洋著名“五条线”盘旋公路就是周旋的结果,可它也硬生生地阻断丘地、兰坦两村人民改革开放后十几年的致富路。
       1994年正月初一早上,鞭炮声此起彼伏了一个多小时才渐渐变小,嘹亮的喇叭声响起来,大意是说历时一年多的村级水泥公路已经竣工,但修路的款项还有一部分没筹齐,希望乡亲们自愿捐款,50元以上的有在碑文上刻名字纪念。喇叭声弄得我思潮翻滚:父亲一向热心公益事业,在逝世的前一周还把从大队领到修路做工的钱加上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几十元钱交给村干部,凑齐每户人口该交的修路款。如果他活着,今年刚好50岁,看到这条路竣工,将会多么高兴!十点左右,去外面串门我刚进大门。见两位村干部已坐在大厅的长椅上等我,他们直奔主题,说明来意,我百感交集,心想:小时候看见别人的父亲脚蹬皮鞋,身着尼大衣,想着总有一天,我也会让父亲衣着光鲜。如果我父亲还活着,今年他50大寿,我再穷也会给他置一套这样的行装。我就把这份钱捐出去,让没有完成的心愿在另一个地方实现吧!我咬咬牙,捐出当时一个月的全部收入50元钱,却向他们提了个条件:“我要以我父亲的名义捐,碑文上刻他的名字。”说话的时候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村干部知道我要养一个弟弟,还要供一个妹妹的学费,知道这50元钱对我意味着什么。他们同意我的请求,激动地接过钱走了。从后厅走出来的母亲见状也没责备我。
       晚上当村长的堂伯回来说:“我们村巾帼不让须眉,今天筹款两件事特别让人感动,一件是你捐款,还有一件是泽贤犹豫着不知捐50元还是100元,他的妻子雅芳说:‘你还像个男人吗,100元吧!’他们终于捐了100元。’”
       当我在村头的店门口候车,看着矗立在村口刻着父亲的名字的碑文,我仿佛看见他站在这里,看着路上的行人车辆川流不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快碑文的最上端写着林泽春、林鸿兄弟共集资17万元,林泽春个人捐款6000元。往事又像倒放的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3年春节初三下午,春寒料峭,家家户户门窗闭得紧紧的,时任福建省省宣传部三讲办的主任林泽春吃完午饭换上雨靴,打着一把黑色的大雨伞和四个村干部一起步行去丘地村谈判,希望他们看在两村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如果不修通兰坦到丘地的一段路,两村都只能一头通,修通后,原先从104国道行走的车辆也都能从两村经过的份上同意由兰坦付他们修路占地的赔偿款,修路的钱全部由兰坦村承担。当天没谈成,后来又去了几次,才达成协议。
     2001年5月份,我家门口的水泥路正在施工。一个周五晚上回家,堂嫂来了,她说:“阿珍,我们厝里的大树倒了?”我有点错愕,问:“是我们家后门的风水树吗?”嫂子摇了摇头,用低沉的声音说:“林鸿出差回来的路上出车祸,抢救无效。省纪委原先答应他出资40万修兰坦村到丘地村的一段路,到位的款项才6万,剩下的估计要泡汤了。”惊闻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我怔住了。
      大约一个月后,支部书记在我们大杂院商讨修路的事,我听到上一届的村长的堂伯说了句:“铺路的事也不要太担心。泽春说过他弟弟虽然走了,他还会想办法继续为村里筹款修路,计划不要更改。”支部书记像吃了定心丸走了。
       在他们俩兄弟精神的感召下,不管是本村的赤子还是身在他乡的游子纷纷慷慨解囊,多则几万,少则50元,村里不仅没拖欠修路的工程款,家家户户门前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黄土路都变成了水泥路,我村成了大桥镇最早村内铺上水泥路的美丽乡村。前几年,镇上的公交车一天三趟,坐在大巴车的乡亲们可以安安稳稳坐在车上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回乡探亲的小轿车再也没有陷在淤泥里进退两难的尬尴了。 
       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种桃子,山坡上、梯田里、房前屋后的桃子的面积共一千多亩,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为了运输方便,一部分是上级拔款,一部分是乡亲们自己出资,修成像蜘蛛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桃园水泥路四通八达,来这里赏花的游客有时可以把小轿车开到桃园的半山腰去赏花,摩登女郎穿着高跟鞋也一样可以袅袅婷婷在山间赏花。到过这里游客翘着大拇指纷纷夸赞:“这里不仅有十里桃花似仙境,还有几十条水泥路通花间,人文环境真好!”
        2016年村里举办第一届桃花节,那天游客过万,镇领导在桃花节举办之前经过研究,实行单项交通单项管制,来赏花的游客在临水宫下车,转乘专门接送的公交车来兰坦赏花,回去后再转乘公交车由兰坦到常洋再经五条线返回到临水,才避免了交通混乱的局面。
       身在异乡,欣闻修筑家乡二级公路施工人员正在打桩,作为游子我怎能不惊喜万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通畅无阻的大道一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十里花海的二级公路上穿梭,很多的过客被世外桃源的花海、花舟吸引住了,临时找了个出口,改变行程,来这里作短暂的停留后再开车上路。有的游客被迷住了,还在村里住上几天,就像我的同学说的那样:“到这样的仙境中,真想不问归期,不求结果,谈一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恋爱。”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林彩贞,曾用名林彩珍,笔名微微,福建省古田县人,微信号:LCZ020521.散文《风雪日归图》获全国青年作品纪念奖,《生日》获跨世纪新人组委会优秀奖,小说《今天到底谁派头》获黄鹤杯情爱选拔赛二等奖。喜欢诗歌,爱好文学,喜笔耕。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0)

相关推荐

  • 故乡德太炉

    本文作者:刘永国 2017年秋天,我回到阔别二十五六年的老家德太炉村,为父亲楦葬 . 当客车行进到故乡村外的那一刻,我心潮澎湃.虽然村里没有直系的亲人,但对这片热土我还是极其眷恋. 德太炉村村口 全覆 ...

  • 村西那个“神秘”的冢子

    从前故乡的名声还没有像现在叫得这么响亮.父亲回忆说,那时候因为离着县城远,每次去小清河北面的姥娘家,高大健硕的姥娘总会从厨房隐约的水汽里显现,慌忙又惊喜地抱起他,递上一块刚出笼滚烫的地瓜,喊道,南乡的 ...

  • 路之舞

           路,是人走出来的,原先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鲁迅先生如是  说.         世上人多,路不一定多.人有人路,狼有狼道,连兔子和蛇都有各自的路,不然,为什么捉蛇的.逮野兔的知 ...

  • 闪光的碎片

    闪光的碎片 文/杨淑琴 立春过后,天仍然没有转暖,温度总是起起落落,至现在已到三月中旬,柳树才微微泛绿,"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象还没有到来.花儿也没有绽出笑脸的意思,只有在迎春成片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清明节,搀着老父回故乡/朱凌云

    86岁的老父亲最近常说,算命先生算他打不过八十九,这个岁数对外人来说或许算是高寿,但对我来说总唯愿父亲能长命百岁.父亲也常说想回黄沙看看,我知道,父亲是想在有生之年回故乡看一眼.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我 ...

  • 【山西】张志德丨散文/村前的路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张志德: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当过记者.编辑.县官.也曾出版过9部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曲城 ...

  • 石志新散文: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 文/白浪     许多年没回老家陪父母一起过中秋了,今年恰赶上国庆节和中秋节重叠在一起,单位正常休8天假,于是,我提前网购了动车票,于9月30日下午赶回了青州老家. 屈指算来,从参军入 ...

  • 【西南文学•散文】黄大荣/重庆/我的故乡杨家村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439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文学·快讯]建党100周年<西 ...

  • 六合横梁一企业家出资40万为村民修路

    装满乡愁的路 沉载多少记忆 儿时的土路 一路欢歌 满路的巴根草 如同绿茵的地毯 指引家的方向 麦浪翻滚 落就的脚印 是那么坚实 40年的思念在心头 于是,回村的路径迎来新颜 告别土路是一时代结束 迎来 ...

  • 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 [黄石文坛]熊海玮的散文《烈士塔的倒掉》

    烈士塔的倒掉 写烈士塔的倒掉,我的心情是沉重的.爷爷牺牲在朝鲜,曾祖父母及前祖人的坟冢在破四旧运动中平掉了.我家没有祖坟山.   孔垅镇农村的风俗,大年三十全家人吃团年饭之前必须先去上坟祭祖,请祖人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