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

读《古文观止》卷之五

货殖列传序
乐趣,是一根有吸引力的五彩魔法棒,它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直敲打着寒来暑往的日子,让看似周而复始,死气沉沉的日子充盈着有味道的色彩和颜色,即使是灰暗的天气也如置身在明朗的天地间。
生活中,我试图往眼中收罗那些让我感觉到有生活的气息,活着的感受,悦人的冲击的人事物。

收罗的过程中,趣味性,是一个不舍丢弃的宝贝。因为如果你对生活情有独钟,趣味就渗透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说它是生活的主色调,也不为过。
当然说起具有趣味性的人事物,它一定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孤芳自赏,更不是独处冷宫而不闻窗外事。它应该是处在这个不停旋转、运动着、变化着的世间中,处于人事物的风口浪尖处,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员。缺了趣味,世界就会死寂,凄凉,孤冷,荒芜,没了色彩,丟了激情和温度。
一个有趣味的人,他的生命世界一定是有七彩颜色,有七情六欲,有儿女情长,有如独行君子的游侠,言必信,行必果。有温度,有性情;一件事,如果充满趣味,它会让身临其境的当事人愉悦身心,流连忘返,时时刻刻牵挂着,激发了人的心气和神经元,让活着成为了一件幸福的事,而不是行尸走肉地苟且;一个国家的发展态势如果是有趣味感,那么它的气质一定是充满活力,活色生香,朝气蓬勃,置身其中的人们每天活的有追求,有盼头,有想法,有信心,有方向。
但,时下的人们,却不情愿地被不请自来的信息流干扰到脑袋快要爆炸的感觉,由于世界是多彩的,林子大了啥鸟也有。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熔炉中,时间久了,反而被时不时地刮来的八卦免疫了,每天不去介入其中反而担心自己遗漏了什么,甚至不去参与一些流俗的事情,感觉自己会白来这一世了。真是世间是一个万花筒,你如何鉴别眼中看到的风景,这个挺重要。

《老子》说:"国家治理到极盛时期时,相邻国家的人民可以彼此望见,鸡狗的叫声可以彼此听见,而老百姓们各自认为自己饮食最香,自己的衣服最漂亮,习俗最安逸,喜爱自己的职业,以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你可以践行这样"小国寡民"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人会对你指手画脚,本来世间就是兼容并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包容彼此和谐共生,这应该是常态。

司马迁说:"神农以前的事情,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像《诗经》、《尚书》里所记载的虞舜、夏禹以来,人们总想使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享受最好的音乐和美色,使自己的嘴巴要吃尽各种肉食美味,使自己的身体安于舒适、安乐的环境,而内心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清心寡欲的高妙的言论挨家挨户去劝导,也终究不能使他们改变过来。"
"所以对于老百姓,最好的对于人们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教导他们,再其次是用制定的规章整治约束他们,最差的办法是与老百姓争利。"
"世间万物,是人们通常用来穿衣吃饭,养生送死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人们都是依靠农民种地吃饭,依靠管理山林水泽的官员开产、运输物资,依靠工匠制造各种器物,依靠商人使物产流通。每个人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以此获得他们所想要得到的东西。"
"此处物贱,他们就运往到别出以求高价;此处物贵,他们就从别处贱价收购,运回出售。人们各自勉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
"这就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是顺应自然规律。"
"贫富的法则,不是谁能够改变的,富了也没人掠夺,穷了也没人给予,只是智巧的人能使自己福裕,笨拙的人常使自己衣食不足。
"粮仓储备充实了,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就能分辨荣辱;潭水很深,就有鱼类生活;山林很深,野兽就会到那里去。"
"所以说:"天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天下人闹闹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君,占有万户封地的诸侯,据有百室封邑的大夫,还都担心贫穷,何况平民百姓呢!"
追求趣味地活着、趣味地生活,趣味地工作,让活着的时时刻刻都能用手触摸的到,用心感知得到!
世界转起来,人们乐起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回到家,有温暖;走出去,有阳光。
活着真好!

(感谢大同市著名书画家张永福老师为本文配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