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最狂的诗人,钱多,才高,争议更多
最难为情的诗人
写那首诗的时候,诗人已不再年轻。
他登高楼,本是为缓解悲愤的情绪。离地面越远,离苍穹愈近,他越是清醒,也更加难为情,好像全天下之人,都在楼底盯着自己。
可是他陈子昂究竟做错了什么?那个叫武攸宜的长官,本来就是个草包,他胸无点墨,出征契丹之前,上奏皇帝的《上军国机要事》是陈子昂代写的;振奋将士用的《为建安王誓众词》,也是陈子昂写的。
草包中的翘楚,知道自己的水平,他们虽然身居高位,却甘愿做一个甩手掌柜。刘邦就是这样的人物,每个臣子都比他贤能,却只有他能开创大汉国祚400年基业。
草包中的极品,却以为自己有天纵之才,这样的人作领导,只会带来无尽的灾难。这样的人带兵打仗,其结局也只能是一败涂地。
陈子昂虽是一介小小的参谋,但他想让武攸宜对自己言听计从。他倒是想了,武攸宜压根就没搭理他。
出征的第二年,据《陈子昂别传》记载,“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陈子昂屡次进谏献策,武攸宜依旧不理。
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但那又能怎样。陈子昂也曾向武则天上书陈事,他写的文章典雅优美,武则天很是欣赏,先拜其为麟台正字,之后改任右拾遗。
武攸宜有武则天的脾气和地位,却没有女皇帝的胸襟和能力。东征契丹的大业,终于还是败了,陈子昂作为幕僚,自然也难辞其咎,兵败后,陈被降职为军曹。
军曹是怎么的职位?大概相当于今天部队里的班长,军曹之下,就只有军士、新兵、马夫和草民了。
陈子昂是何等人物。后世的杜甫,认为其乃是世之雄才,所谓“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是也。
杜甫以为,陈子昂的才情,继承了《离骚》和《诗经》,最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也不能与之比肩。
天下最有才能的人,去领导区区四五个人,大唐的人才真就如此济济,多到无处可用了吗?
天下的读书人,又怎么看陈子昂?你不是博古通今卓尔不群嘛,怎么落到如斯的下场。
千夫所指的滋味不好受。
楼宇之上,凭空刮起一阵旋风;心底深处,冲腾而出一声抗议。也罢也罢,不劳诸位指摘,且容我把悲伤,吟唱给你们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图源网络
全诗仅二十余字,既无生僻字,也绝少用典,后世的学者,却被这二十字倾倒,将其奉为经典。
清代学者黄周星,作如此评价:“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最狂傲的诗人
“眼底更无一人”,就是陈子昂最真实写照。纵观整个大唐,学子文士千千万,他还真不知道该服谁。
陈子昂家里有钱。他的父亲叫陈元敬,世代的巨富。富有到什么程度呢?《新唐书》里说,有一年发生饥荒,陈元敬拿出一万多石粟米救济百姓。
本着刨根问底的态度,笔者又查询了,唐代粟米的大体价格。唐代初年,灾难发生频率较低,粮食收成总体较好,米价也趋于低廉。据相关学者考证,唐初米价保持在30至200文/石。
古代的一贯钱,约等于1000文。陈家一口气,捐出了300至2000贯钱。大家通常用“家财万贯”,形容某人富有到极点,若以此计算,陈家的财富,可能不止于“万贯”。
《新唐书》里同样记载了,当地县令觊觎他家的财富,遂将陈子昂抓捕入狱,陈家为营救子昂,不惜“纳钱二十万缗”。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陈子昂的生活,真可谓恣意潇洒。十八岁之前,子昂还不知道读书,他整日舞枪弄棒,梦想成为一名“驰侠使气”的义士。
《全唐诗》中记载,子昂“尚气决,好弋博”,平素里横行乡里,据说他真的砍伤过别人,端的是一名侠客。
生于巨富之家,梦想仗剑天涯,雄姿勃发,叫喊着“四海之内,有豪情皆是我辈。”
整个唐朝,如此好命,此等豪情的诗人,能有几人?
“巨富”与“豪迈”的交集,且能流传千古的。在盛唐时候的中国,还真有那么一位,李太白是也。
比李白年长42岁的陈子昂,也算是一位。
不知什么原因,18岁后的陈子昂幡然悔悟,他开始谢绝门客,发奋读书。
单从这一点看,陈子昂就比李白强。李白太仙,太飘逸,陈子昂则不一样,他更游刃有余,既能出世,又能入世。
陈子昂有极强的自制力,又有绝伦的聪明才智。他开始用功后,涉猎非常广泛,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皆在他的学习书单之中。
除了诗歌和文章,他还钻研经邦治国之学,以及游说国君的纵横术。
父亲年老,陈子昂上表辞官,在家乡隐居期间,他怨恨国史杂乱,不成系统,又着手写作《后史记》。
试问,天下的读书人,有几个能达到这种境界。
后世的读书人,对陈子昂的推崇,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韩愈被尊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他曾经作过一首长诗《荐士》,就像字面意思那样,此诗就是一封推荐信,韩愈作此诗,就是为了向宰相推荐人才。
诗歌的开头,韩愈洋洋洒洒,谈及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其中有如下几句: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诗歌中所言“建安能者七”,又被后人称作“建安七子”,韩愈对他们还算客气,觉得此七人尚能引领风气。
此后的诗坛,愈发凋零萧疏。西晋、刘宋,气象已减;齐梁陈隋的诗人,以剽窃抄袭见长,诗风几近于聒噪。
萎靡不振的文风,到了大唐才气象一新,而扭转乾坤之人,正是陈子昂,这便是“子昂始高蹈”。
韩愈的意思很明了,从西晋至唐朝,四五百年间,中国的文章大家,陈子昂一人而已。
假如能看到这篇诗歌,陈子昂也不会假装谦逊,他一定也点头称是。
因为陈子昂也说过类似的话。
陈子昂有个朋友叫东方虬,东方虬写了一篇文章《咏孤桐篇》,陈子昂看后觉得不错,于是也写了一首长诗。
在诗歌之前,陈子昂注了一段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陈子昂口气可真不小,他认为,汉魏以来,文章日益凋敝,足有五百年之久——韩愈的诗中,也表达了类似意思。
其后,陈子昂恭维东方虬,说他的文章“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东方虬才算魏晋风骨的衣钵传人。
陈子昂首次将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联系起来,与追求辞藻华丽的齐梁诗风,彻底划清界限。
这便是他的文学主张。
而那篇长诗的序言,就是陈子昂手书的《狂人日记》。这本日记的通篇,似乎就写着一句话:五百年以来,我一人而已。最神经质的诗人
与陈同朝代的柳宗元,就觉得陈子昂多少有些神经质。
这还要从一个案件说起。
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徐元庆的寻常百姓,其父亲因为犯罪,被县尉赵师韫所杀。徐元庆想为父亲复仇,他隐姓埋名到驿馆当差。过了很久,赵师韫住进那所驿馆,徐元庆找到机会,手刃了杀父仇人。
处理案件的时候,官员很是踌躇,县尉杀人是因为国法,徐元庆复仇则是因为孝义。
便在此时,陈子昂大笔一挥,写了一篇《复仇义状》,他上书皇帝,提出自己的办法:
徐元庆杀人,触犯国法,应该判处死刑;但考虑到他为父报仇,处死之后,可以为他立一块牌坊,以表彰其孝义。
很显然,陈子昂是在“和稀泥”,众人却觉得那是个好主意,陈子昂也沾沾自喜,他还请求皇帝,将此办法“编之于令,就为国典”。
过了很多年之后,柳宗元翻看卷宗,看到此案,他觉得陈子昂的办法,既荒唐又可笑。
柳宗元以为,陈子昂所谓“法礼冲突”,并不能成立。赵师韫杀死罪犯,是履行县尉的职责,徐元庆并没有私自复仇的礼制空间。
为驳斥陈子昂,柳宗元也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驳复仇议》。此文条分缕析,言简意赅,语句铿锵,体现出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该文被收录进《古文观止》中。
柳宗元为了恶心陈子昂,在文章末尾,他写道:“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柳宗元对皇上说,请把臣下的意见,附在法令上颁布下去。他也建议皇帝“编之于令”,并且,以后处理类似案件,不能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
陈子昂的性格不好,朋友不多,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陈子昂别传》里说“子昂貌寝寡援”,意思是面貌丑陋,身材矮小,且人缘不好;新旧唐书则说他“褊躁无威仪”,即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且没有威仪。
后世的很多文人,也不太待见陈子昂。他入仕做官的时代,恰巧赶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
而陈子昂对周武政权,似乎颇为向往。
陈子昂曾为其父撰写墓志铭,而这篇墓志铭中,无意透露了陈氏父子的政治主张。
父亲陈元敬告诉儿子,自古以来,天道是轮回运作的,华夏的兴衰,经历四百年一个轮回。
上一个圣贤出现的年代,即是“赤龙之兴四百年”。赤龙就是刘邦,他开创大汉江山四百载。
其后从西晋以至隋唐,恰好又是四百年光景,那时“贤圣沦亡”,江山一片凋零。
按照他的意思,武则天继位,暗合下一个“贤圣”的显现。
陈元敬还对儿子说道,“吾老矣,汝其志之。”他自知年事已高,便勉励儿子积极进取。
鉴于陈子昂对武则天的态度,很多人对其嗤之以鼻。
清中叶学者潘德舆,甚至以谩骂的语气,表达对陈的不满。他说“子昂之忠义,忠义于武氏者也,其为唐之小人无疑也”。
据说,陈子昂被贪财的县官段简所杀,段简本该是千夫所指之人,但大名鼎鼎的王世贞,恨不得把他视作圣贤。
王世贞读完《陈子昂传》时,写下一篇诗歌:
未必射洪令,能残陈拾遗。天宁私酷吏,人乃厌清时。
猘犬才偏齧,冥鸿徙觉迟。虽然班管在,段简也名垂。
——王世贞《读陈子昂传》
不知诸位发现没有,东汉灭亡之后,文章和政治,竟然都是经历了四五百年的低谷。陈子昂在文学上的地位,早已不必言说,他还想在政治上,取得同样的成绩,其野心真的很大。
但造物主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赠与他。
在文学上,陈子昂是无可指摘的人物;在政治上,他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他真就是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人物。
▼
世间 · 好物
作者:老谈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