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神话经典的经学思维,用理性思考迎接中华文化未来新面貌

有人还说读书可以增进智慧,但智慧却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度量的指标。所谓学习到的智慧无不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方法、经验等形式来体现。所以通过读书增进智慧,也无非是学习某一思想、观念、立场或方法。
有人居然提议要将《易经》当做教材去教授学生。试想,如果把《易经》当作教材,那么学生们通过学习,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我们读书其目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学习某一思想、观念、或立场,另一个则是掌握某项的技能。
掌握一门技艺,需要记忆和重复,但不必然需要智慧。比如,学习医药,我记住了方剂的组成和它的适应症状,我就可以拿来去用。我不需要去问,为什么该病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为什么这些药物可以治疗这些症状。
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是彼此不同的方向。研究基础理论需要更多的智慧,而应用研究则需要的智慧较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凡是研究理论的智慧必然多,凡是研究应用的智慧必然少。
研究理论的没有一定的智慧不能成功,应用科学中也会出现很多哲人。这些都需要辩证地看。《周易》放到今天不可能当作技术教材去学,那么学《周易》的目的就无非是学习它的智慧了。
我们前面讲过,智慧总要以一定的思想、观念、立场和方法等具体形式来体现。所以,如果我们宣称《易经》里面包含了智慧,那么它就应当以某个基本思想、观念和方法的形态来表述它。而不能只是笼统地说它包含了无限智慧,却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谓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它的目标是解释现象,构造自然事物背后隐藏的机制与规律。达尔文进化论教导我们,物种并不是神创的,它们是在机体基因变异与自然选择的交互作用下,通过极其漫长的过程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个观点为人类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物种起源现象的进一步理解,使得人类思想摆脱了神造论的束缚。
牛顿《原理》创立了运动三定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假说,使我们理解了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下,月亮为什么总是围绕着地球转等现象 。力学的发展,更使我们获取了掌控自然的新手段、新技术,机器革命,卫星上天,这一切都是拜牛顿的力学成就所赐。设想如果没有牛顿原理出现,人类的生产生活状态,可能仍旧停滞在中古农业和手工业社会的水平上。
试问《易经》提供了哪些有关自然万物规律或运行机制的假说?它又如何促进了我们对于自然和社会事物的理解?事实上,《周易》根本就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周易》从没有提供出新的思想观念和立场,以促进人类对自然事物认知的跨越性进步。
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作支撑,《周易》的神奇与厉害又从哪里体现呢? 我认为迷信《周易》是一种文化病态。人们刻意将宇宙、万物、放之而皆准等词汇加在它身上,以此标榜它内容的精深博大。可是,要知道这些概念外延愈大,其内涵就越空洞。
试问,迄今为止可有以整体宇宙或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存在?现如今科学研究都是分领域分学科的,每一门具体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宇宙是什么?宇宙意指了所有存在物。谁能将宇宙所有存在物作一个整体去考量?宇宙和万物的概念包含了所有存在物,但宇宙和万物却成为不了科学研究的直接对象。
宇宙的规律或万物的规律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具体的内容与之对应。试问,宇宙从总体上看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总体的宇宙有什么现象可观察?放之宇宙而皆准只不过是追求真理的一个标准。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提下,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勉强称得上放之宇宙而皆准。试问,易经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法则,可以称得上放之宇宙而皆准。
我们大多数易学者都口口宣称易理放之宇宙而皆准,却绝口不提《易经》提供的哪些具体法则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人们主观上将其内容里并没有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它,还给它戴上一顶万哲之宗的大帽子。试问,哪位搞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作者从《周易》写起。
说诸子思想源自《周易》,哪个又提供出无懈可击的论证。观点随便说,不假思考和论证。我相信,那些作这样说法的,《易经》没搞懂,中国思想和哲学也是半瓶状态。根本轻不起逻辑推敲与事实证明的结论张口就说,伟大的《易经》成了学者们不思进取的借口。
老祖宗已经将该做的事都做尽了,我们现在只要等待现代科学来证明它。如此,我们就可以躺在祖先的宗耀里,时不时鼓吹一下《易经》的伟大,至于观察了、实验了、思考了、验证了,那么麻烦又费力的事只要科学家们去搞就成了,反正不管你们搞出什么结论来我这里面都有。这样,中国的思想史倒也简单了,一部《易经》说明一切!
我认为不打破这种迷信经典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就没有出路。看一看人类思想史,其进步无不是在不断扬弃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取得的。只说近代,牛顿力学统治了几个世纪后,爱因斯坦几乎颠覆他的所有基础观念,绝对运动并不存在,时间并非均匀流逝,超距的万有引力并不存在。
量子论的出现又颠覆了有关世界决定论图景的理想,随机性代替了必然性,爱因斯坦至死不接受量子论的世界观,他说:“上帝不是掷骰子的”。可是量子论在实践上仍旧引导了技术革新。按照我们中国俗的话说,这就叫“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可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却又相信老祖宗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一切难题。
在我们旧文化里并没有哲学和科学这样的词汇,严格来讲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形态。即使就世界文明史而言,科学也是近现代的事物。可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将哲学与科学的标签贴到中华文明曙光期出现的著作上,居然还宣称它可以包罗万象,超越了现代及未来的科学。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推陈出新,总处在相对停滞的状态下,它迟早要被现代的文明淘汰。
中国虽然有《道德经》、《易经》这些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但西方世界也有《理想国》、《形而上学》、《物理学》、《圣经》等文化典籍,毫不逊色。但是,后世的西方还有《新工具》《原理》《物种起源》《相对论》等更为光辉著作。直至清末,我们仍旧生活在神统治人的观念中,西方世界则早在十六七世纪打破神造人神统治人的迷信。如何有理由宣称我们的《易经》比科学更科学。
迷信经典的思维方式是汉朝统治者为便于思想统治而采取的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的实质是要将天下学子的智慧禁锢在几本经书上,所谓先王语、圣人言不过人为标榜的道德与文化高峰。现代社会理性昌明,难道我们还要在神话经典的思维方式下思考未来的前途。《易经》只是上古时代卜筮工具书,它的原理也很简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人人都能读懂,没有神秘与深奥可言。
上古时代,不可能产生科学的知识形态,那个时代人们被鬼神的迷信控制着思想,不可能去思考什么万物本原,宇宙规律之类的课题。探寻宇宙奥秘要从观察、实验的开始,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与其抱定某部经书去研究世界,实在不如去拥抱自然,去观察与思考事物的实际秩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