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拆除前的湖源中学
■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孙承安
30年前,我在湖源中学任教。听说学校撤并后闲置多年的校舍将被拆除,我特意前往“告别”,也就有了这张留影。墙面上“学会做人,立志成才”八个大字,是我当年爬上高高的脚手架写上去的。
湖源,与诸暨比邻,属于富阳的偏远山区。一条湖源溪自浦江发源,流经湖源后,到场口青江口汇入富春江。
湖源境内崇山峻岭,略有黄山神韵。溪流逶迤湍急,峰回路转,从场口镇上的龙潭渡算起,一直到窈口与马剑相交,出山或进山都得过十八个渡口。但凡年轻力壮者,时常不待舟楫排筏,渡渡脱裤,涉水而过,这是骨子里的果敢勇毅!那些拖儿带女、手提肩扛、老弱病孕的山里人,就只好在渡口徘徊,等待着木排竹筏。二九十八渡,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都这么过,个中的艰辛与酸楚,局外人是难以体味到的。
27年前同学们的湖源溪远足
时过境迁,上世纪90年代的湖源,交通已经十分便捷,十八个渡口,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27年前的一天,学校组织学生远足湖源溪十八渡,意在体悟父辈的艰辛,传承先人坚毅不拔的精神。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万万没想到的是,时过27年,这群昔日远足湖源溪的同学,竟然自发组织重走十八渡,有的还带着自己的儿女。
活动结束,相册既成。组织者邀我题写书名,并写上寄语,我也就欣然命笔。
题签和寄语文稿交出去了,我完成了同学们的嘱托,但心绪却久久难以平静。当年的一次活动,真的未曾料想到,竟然早已深深根植于他们少时懵懂的心里,而且会如此多情地萦绕在他们心头。是什么让他们到了中年,还有这份情怀冲动,来个重走十八渡?
27年后同学们的湖源溪远足合影
蓦然间,我若有所悟。老师所教的一般性知识,或许都有遗忘的可能,但有些东西却永远不在遗忘之列。而这毕生记得且终生受用的东西,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或许才称得上“素质”,比如道德、情感、意识、方法、习惯等等。正如这远足湖源溪十八渡,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里,体验到了跋山涉水的艰辛和家乡先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走上社会将近20年后,更懂得人生就是一场坎坷跋涉的旅行,需要坚定毅行,才能走向远方。重走十八渡,是怀恋青葱岁月,更是激励自我,这种意识显然萌芽于当年的那次远足。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对这些东西内隐于心并外显于行的教育,大概就是“素质教育”吧!
我要真诚感谢孩子们。因为,是他们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最核心的本质是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我,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触及身体和灵魂的切身体验。惟其如此,教育才能彰显持久的温度和非凡的力量!湖源的这群孩子,时隔27年还记得重走十八渡,无疑是一个确凿的例证。
附录:
毅行致远
——寄语30年前的湖源中学学生
湖源十八渡,渡渡艰辛,渡渡渡人。
湖源的先人,祖祖辈辈在“渡”中成长,在“渡”中坚强;
湖源的后人,不再十八渡,但心之渡不息,毅之行不止。
因为人生,就是跋涉的旅程。
当年,初走十八渡,这是老师的初心和苦心。
如今,重走十八渡,这是我们的自发和自觉。
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正亲历人生旅途的坎坷,得感悟生命的力量和前行的意义。
重走十八渡,重走十八渡,我们懂了:
阻碍前进步伐的不是高山峻岭,不是江河湖海,不是激流险滩,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石。
我们在清澈的溪流中涉水而行,一步,一步,走向彼岸。
鞋子里没有了沙石,
只有湖源先人坚忍不拔的基因,
还有毅行致远的人生坐标。
于是,
我们坦坦荡荡,
我们有诗和远方!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