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里走出的小女兵

记录地方民歌

  她是个湘中雪峰山里走岀的苗家妹子,打小起就爱蹦蹦跳跳,喜欢唱民歌、啍小调。

1949年8月,四野大军南下解放了益阳,那时她还是在益阳五福中学就读的一名小女生。

在欢迎大军的人群中,她和一帮女孩子看见解放军文工队女兵在大街上唱歌、跳舞、搞宣传热热闹闹,于是也跟着上前没羞没臊地尾随着女兵们身后一起扭秧歌、划旱船,连唱带跳……

女兵们看到这个活泼的妹子唱的扭的蛮像那么回事,满心的喜欢。

'妹子,你愿意当兵吗?'

文工队长陈锐敏走过去摸着她的小脑瓜儿问道。

'当兵能跟这些姐姐们一样天天唱歌跳舞吗?”

她仰起头问。

'能呵。'

陈队长笑着回答。

'好呵,那我愿意,我愿意。'

她兴奋的两眼发亮,爽快地连连点头。

就这样,她连跟家人都没打上一声招呼,就自作主张义无反顾跟着大军队伍走了。

她绝想不到,这一走竟跟随队伍一路走岀了大半个中国、走岀了国门,在此后几十年间再未回过故乡……

1949年9月,她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成为四野49军16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一名小女兵、文工队员,这一年她刚满14岁。

此时距新中国成立仅不到一个月。

这之后,她先是在1950年被部队选送湖南军区军政干校衡阳分干校学习,后又随湖南新师赴粤北整编至48军143师政治部文工队。

1952年,143师奉军委之命划归荆江分洪指挥部,她跟所在部队一起奔赴黄田湖参加荆江分洪。7月 荆江分洪一期工程结束后,143师撤销番号师部赴河北固城组建空军28师,文工队解散,她又调入了428团卫生队,从文工队员变成了卫生员。8月428团奉命参加抗美援朝轮战,当年底她与全团官兵一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走出了国门。

1953年朝鲜停战,她随部归国来到了河南开封。

1955年,军委决定将全军中大部`分女兵从部队剥离,她也因之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转业到了地方。

再后来,她又随我那转业的父亲举家来到距故乡数千里外的东北……

她就是我的母亲张云珍,一个有着苗家和土家血统、从新化雪峰山苗寨中走出的湘妹子。

母亲是个乐天派,小时侯在家中我们时不时会听到母亲哼唱一些旧时的湖南民歌、小调以及在部队文工队时演唱过的歌曲,有时唱得兴起或应我们请求,母亲还会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时光己过去了几十年,至今我仍还记得母亲曾教会我的一首湖南民歌:

《乡里妹子进城来》

乡里的妹子进城来,

乡里妹子脚上冇穿鞋(hai),

何不嫁到那个城里去(ke),

上穿那个旗袍下穿鞋(hai)。

城里的伢子你莫笑我,

我打我的赤脚好处(qu)多,

上山挑得那个百(bo)斤担,

下田那个能摸田里螺。

如今,86岁多病的母亲己到了风雨飘摇之际,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随心所欲地哼唱家乡民歌、小调及在部队文工队时演唱过的歌曲。

大多时候,她卧躺在床,浑浊的眼光长时间地盯着卧室中的某一个角落,人似在凝思沉想着什么。只是偶尔嘴巴会微微蠕动发出一些很小的声音,似在轻声吟唱,仔细辨听,方知那是她早年曾唱给我们听过的湖南民歌或小调……

每当这时,我知道此刻母亲一定是在回顾那难以追回的往昔岁月、思念她那遥远的湖南故乡。

母亲的首张戎装照。

  49军162师政治部文工队时的母亲

  48军143师政治部文工队时的母亲

晚年的老母亲

更新于 03-03

来自作品集父辈的荣光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