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骨折危害大,维生素K₂术后促成骨
初识骨松骨折
骨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图1)。骨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不同,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存在的一个局部骨组织病变,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图2)[1]。
图1 一位骨松妇女从站立高度跌倒,发生骨松性骨折;图2 正常/骨松性股骨示意图
(图片来源:https://tn.hughston.com/wellness/getting-the-facts-on-fragility-fractures/)
骨松骨折后果很严重
骨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1]。全球每3秒钟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骨松性骨折危害巨大,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015年,我国用于骨松性骨折的医疗费高达108.7亿美元,预计至2050年,我国用于骨松性骨折的医疗费用将达到254.3亿美元(图3)[3]。
图3 2010-2050年我国骨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医疗费用
(图片来源:Si L, et al. Osteoporos Int. 2015;26(7):1929-37.)
骨松性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存在骨折部位骨质量差、愈合缓慢等不同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特点[1]。一项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患者术后骨不连比例高达17.5%,且在48周时骨不连患者行走能力、心理健康及腰椎功能等评分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4]。骨松性骨折危害巨大,亟需规范化的术后诊疗策略,帮助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再骨折风险。
骨松骨折的诊断标准
骨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临床表现上,骨松性骨折具有骨质疏松症的一般表现,包括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确定骨松性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1]。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首选的检查方法(图4)[5]。
图4 OVCF好发部位
(图片来源: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11(5):425-437.)
建议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于后续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评估。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在诊断原发性骨松性骨折时,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排除继发性骨松性骨折[1]。
维生素K₂术后促成骨
骨松性骨折的病理基础是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应积极采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骨量,改善骨质量,降低再骨折发生率。干预药物包括基础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和抗骨质疏松药物[1]。
药物干预需注重个体化原则,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合理应用[1]。常规治疗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单纯补充钙剂/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老年人群骨折风险[6]。骨代谢转换率低的患者应慎用抗骨吸收治疗,以免抑制正常的骨代谢,但可考虑选择促成骨药物[7]。促成骨药物中,特立帕肽需要患者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日治疗费用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维生素K₂是口服促成骨药,日治疗费用便宜,安全性好,适合长期使用[8]。
维生素K₂是γ-羧化酶的辅酶,可以促进骨钙素羧化。羧化后的骨钙素可高效捕捉钙质,增加血钙沉积入骨,并转化为骨钙[9]。维生素K₂还可以激活成骨细胞中的甾体激素和外源化合物受体(SXR),上调骨基质相关基因(如TSK、MATN2)表达,促进骨胶原蛋白聚集,提高骨质量[10]。
维生素K₂(四烯甲萘醌)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促成骨药物[2],近五年权威指南及共识一致推荐维生素K₂用于抗骨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2020)推荐维生素K₂有助于降低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11]。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指南(2018)推荐维生素K₂(45 mg/d)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应用,可降低骨质疏松性再骨折风险[12]。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推荐四烯甲萘醌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量,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发生率[1]。
总结
骨松性骨折是中老年常见骨骼疾病,危害巨大。骨松性骨折术后易出现愈合并发症。维生素K₂引钙入骨,促骨形成,有助于骨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降低骨松性骨折再骨折风险。权威指南及共识一致推荐维生素K₂用于骨松性骨折术后的抗骨松治疗。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 2017;37(1):1-10.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3.
Si L, et al. Osteoporos Int. 2015 Jul;26(7):1929-37.
Inose H, et al. Risk Factors of Nonunion After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Spine. 2020 Jul 1;45(13):895-90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11(5):425-437.
Zhao J G,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alcium or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Fracture Incide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J]. JAMA, 2017, 318(24):2466.
邱贵兴,等.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8(5):371-374
Marom Ronit, et al.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an update on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ies.[J] .Eur J Endocrinol, 2020, 183: R95-R106.
Iwamoto J. Vitamin K2 Therapy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Nutrients, 2014, 6(5):1971-1980.
Horie-lnoue K, et al.Steroid and xenobiotic recaptor mediates a novel vitamin K2 signaling pathway in osteoblastic cells. J Bone Miner Metab. 2008:26(1):9-12.
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36(8):643-65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与关节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指南[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 11(05):438-448.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来源:卫材(中国)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