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路|《伤寒论》导读学习心得

中医,一直是众说纷纭,在平常人眼里,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或者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总觉得是西医帮助度过了急、危、重等诸多难关,然后让中医来收尾。还有在另一些人眼里,中医就像打鸣的公鸡,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或许也正是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才是中医难以普遍推广的难题,那么作为中医学生,我们又该怎样打量、学习、理解中医呢?
    首先中医立世千年自有其亘古不变的道理,中医既然能存在千年而不消失灭亡,就证明中医是有东西的,是有道理的,正所谓“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那么中医的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就是方!
  诸多中医名家常说,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学科,而这个基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够代替。因此,想要学好中医就必须从经典入手。本人曾经是个理科生,自觉一切学习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有理论基础的,大学选择中医后,初入中医大门时,觉得中医有些玄学,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阴阳五行学说,那时的我青涩懵懂,就在我打算以玄学的脑回路去学习中医时,我遇见了《伤寒论》这本经典巨著。《伤寒论》以外感而闻名,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作为一名中医学子,选择《伤寒论》就是想了解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在读的过程中,粗略了解到书中是按照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语言十分简洁,便于理解,治法更是灵活多变,制方则是药少而精,比如麻黄汤和大承气汤,二者都是仅仅用了四味药就能达到很强的发汗与泻下的效果,其间联系更是千丝万缕,其内容博大精深浅浅的阅读只感到末学肤受。
    中医治病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透过《伤寒论》了解到先辨证后论治。在《伤寒论》原文第七条这样说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也是辨别疾病阴阳属性的总纲。所谓辩证,疾病发生的机制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由此出现了偏胜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中医认为,人体的抗病功能(正气)与致病因素(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本条主要以寒热的表现来辨别外感疾病的阴阳属性,从而达到辩证的效果。本人是针灸推拿学二年级的学生,现在也在学黄帝内经,我们老师也在说,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经络穴位、阴阳五行之类的;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那些中药,时间久了才见效。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吗?
  读了伤寒论以后才简浅的了解到中医治病原则是建立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上的。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医没有为任何特定的病菌或者癌细胞发明过任何药物。反而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都是为了增强或减弱某一脏腑的功能,通过调节自己身体的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具备一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体的各脏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癌细胞,健康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的调节很快把它们排出去或者杀死,脏腑功能不全的人或者处于病态的人,癌细胞就会在某一脏腑驻留,日久天长,越积越多,量变转化为质变,就会生病,就有可能危及生命。中医的治疗方向就是恢复身体的正常循环,并且不影响其它脏腑的功能,或许在大多数“路人”看来就是中医重调养、副作用小的体现吧!
  《伤寒论》还体现出“病从口入”,讲的不是吃的东西好坏而是要饮食有节。在正常生活中不暴饮暴食,无论吃什么,只要不要超过人体脏腑的承受力就不碍事,在我看来,人的脏腑机能随时随地都在衰弱,直到有一天衰弱到不能够再维持人体活动时,人也就去世了,所谓的养生,养的是身体是通过延缓自身损伤来达到目的的。
  《伤寒论》只是一个论述的源头,初读《伤寒论》感觉自己很青涩,内容很难理解,但是细细品味还是有医理药理可言的,俗话说,经典是经得起反复研读的,伤寒论是需要我们终生研读的,“养志则心通,通则诚,诚则明”我觉得对待中医也需要如此,如果我们只是远远的观望而不窥其门径,那么就是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医,就始终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
  作为针灸推拿学二年级的学生,学好中医是很有必要的,中医的理论是支撑我们专业针灸的理论基础,如果说学好针灸能让我们吃饱饭,那么学好中医就是我们拿稳了饭碗,学好《伤寒论》就是让我们学会吃饭,作为中医学子,首先要做到的是我们不能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要有专业自信,其次我们还要向亲戚朋友宣传中医,把中医带出去走向国外,将中医发扬光大!
孟子路: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二年级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