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一家之言,“乡关”与“城关”相对而言。但凡“城关”,均与县城——一县之城池相依并存。历史上,每一个县城,都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军事要地,总有“千总”、“把总”之类镇守,于是乎,一个县,如果有一个或几个镇点,那一定首先是“城关”镇了!
关,关卡,常设城门之外,城门之外的区域就是城关——一城之“关卡”了!县城之外郊远偏僻便是乡村山野。乡村有关卡吗?山野庄宅窝铺有关卡吗?若没有,“日暮乡关何处是”之“乡关”为何不说“乡村”,不说“乡野”,还费力不怪地加个“关”字?!毛泽东年轻时曾书诗铭志:孩儿立志岀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出”乡关?还是有个类似城门、关卡的设施或建筑在的!不然,何以言“出”?就近,找典型的,涉城镇——涉县城关以外,文化古村南岗的券阁够档次的了。市级文保单位,文昌阁,当地门额是篆书“关帝庙”。注意,“关”帝庙,是不是一乡之“关”?!
山雨好开玩笑,如果关“老爷”这个老爷子看不了一村之门,那让谁看?对,对外,有时真武大帝、玄天上帝、荡魔将军,对内,女娲、观世音、泰山奶奶(碧霞元君)……明代,村民,两淮盐运副使杨其廉书券洞上的石匾为“捍外”,为“卫内”。又捍又卫,内外兼顾,这不就是“关卡”吗?据山雨所知,南岗近水(枯河沟、邯长古道之今商贸城外沿“官路”也即今河西街)得“水”(包括一切流动性因素,如路道之便,贸易之顺)之利。利害相连,有水便有洪,有路便有贼有盗有兵有匪。南岗券阁,首先是关帝庙,忠诚动地,义气冲天。什么邪蟆歪道,滚一边去!!!其次,筑券起阁(文昌阁,三阁楼),补缺增势,气脉匀停,昌文益教,古仁人之心也!此之“卫”也!
查阅方志,涉县券阁,进村者确当为“乡关”,另有“过街楼”,总数曾不少于308座。至今,历史价值较高者如:台村碧霞元君阁、南岗关帝庙文昌阁、原曲真武阁、西辽城白衣阁。蔚为壮观者如:更乐、西戌、木井、北岗、石门、固新、昭义、西达等村券阁。另知,南漫驼券阁匾刻“拱岫”,滩里村券阁匾刻“山水朝拱”“风脉聚会”,岭底村券阁匾刻“屏藩燕冀”——屏障?藩篱?风水意象鲜明,真乃“乡村”之“关锁”也!!!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