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河边记事—不堪回望的狗故事||陈亚明

柴米河边记事

          —不堪回望的狗故事

作者:陈亚明

记事,记录了40年前在江苏清江市柴米大队知青生产队的往事:一群高中刚毕业的十几岁的少年男女,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离开了父母和温暖的家,来到了农村广阔天地,虽然家就在不算太远的地方,但这里的情况有一点特殊,他们中间除了老队长和两位饲养员,没有其他的农民和他们比肩干活的直接参与和“带教”,一切全都靠自己。春耕夏种秋收冬养,吃喝拉撒,柴米全都得靠自己的双手,这群学生娃从吃供应粮在教室里读书的状态一下子投进完全不熟悉的农耕生活,其不适与艰辛可想而知。几年中,在这里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有的催人泪下,有的让人顿足捶胸,许多的往事,让一群人终生回味……这里,仅记录了其中的一部分。

本篇记载的狗故事,在现如今看来,许多的内容不禁让人不忍卒读。但是,真实的历史是难以忘记的,记住过去的事,是为让历史得以保全,让事实得以保真吧。

到农村插队,知青们都是刚刚中学毕业的青少年,正是十七八岁左右长身体的年纪,艰苦的农村体力劳动,让刚接触农活的年轻人们疲惫不堪,使食欲更加旺盛。粗茶淡饭,缺油烧肉,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和劳力产生的体能透支,让一群学生娃难掩体薄心寒、肚腹饥饿。怎么办呢,售卖的肉食被计划了,知青队又没有饲养鸡鸭鹅羊之类的可食动物,日常四处奔跑的庄户人家的小动物们,就时常掠过饥饿的年轻人的心田和眼帘。知青们“偷鸡摸狗”的事情就仿佛是自然的选择而时有发生着。

老知青的“光荣经历”— 记得老知青跟我们摆活过他们曾经的偷狗”壮举”。这种猎食活动,一般选择在月黑风高之夜进行,需要偷狗者胆大心狠!套路是,两人骑一辆二八大扛自行车,在乡村的小道上穿行着寻找机会。农户家看家护院的狗们,见有生人来,往往发出阵阵狂吠,引来众多大狗小狗结队穷追不舍,它们狂吠着,想追上这自行车,追到村子边缘的时候,骑车人故意放慢速度,坐在后座上的这一位,身穿军大衣,嘴里不停地发出古怪的声音,挑逗着狗们不停止追逐,同时手拿绳索,绳索上有一个套圈,看准时机,扬手抛出绳子,待到套圈不偏不斜正好套住领头追赶的狗脖子,抛绳者大吼 :快!骑车人闻之,拼命蹬踩脚踏,自行车便如离弦之箭在小路上狂奔。套圈是个活结,随着速度加快,套圈会越来越紧地勒住狗脖子,渐渐地,被勒的狗没有了力气,瘫软在地,套中的狗被拖着在地上,车子继续前行,待后面追赶的群狗渐渐越来越远,被拖的狗已经断了气。在荒野无人之处,坐车的那位,跳下车,解开套圈,随手将死狗抱起,大衣一裹,严严实实,一车两人一猎物继续前行,即便是路过其他村口,也无人察觉。偷狗的知青,如同凯旋的勇士,抱着死狗回到住地,一群饿的两眼放出饥饿之光的知青,发出好汉似的欢呼!随即对狗剥皮,开膛,自有人备好炊具,生火安锅,油盐辣椒葱姜蒜下锅,一阵手忙脚乱,一顿狗肉大餐成了。两瓶山芋干烧酒相伴,刹那间,端上桌的一大脸盆红烧狗肉,就被风卷残云般吃个底朝天!

狭路相逢的灰狗—我没有经历过老知青描述的场景,但是也曾经在知青点遇到一条不知道哪里来的灰狗,十来个知青面对这送上门来的活肉一阵围堵,狗被逼进了知青宿舍围起来的一个院墙内,见势不妙,用力跳起,想从西边墙头越墙而过,无奈墙高力弱,跌落在墙角,知青们呐喊着,追堵着,很快让其无路可逃,慌不择路的狗狂奔到了前面两排知青宿舍的中间通道处,恰好知青尤建华从外面回来, 手里正拿着一把筑钩(一种铁质的三齿铁钩),  对着慌不择路猛冲过来的狗,一钩齿抡过去,正中狗头,猝不及防的灰狗当即毙命。大家拖过死狗,放在井台边上,记得小尤满脸得胜地叼着劣质香烟(大铁桥牌香烟,0.10元一包),可能是袅袅的香烟烟雾有些熏眼睛,他歪着头,动作麻利地剥皮剁肉,不大会儿,一条狗在他手中犹如变戏法一样,变成了一盆狗肉!狭路相逢的灰狗,成了一顿红烧狗肉,众知青尽情享用了狗肉大餐,围堵者人人“功不可没”,而小尤更是最后一击瞬间毙狗的大功臣,众兄弟一起嚷嚷着要让他多吃一些,在热闹的聚餐中,一众知青一饱口福!从那以后,我大概由于再难忘记那次堵狗杀狗烹狗的场景,后来绝不再吃狗肉。

遭遇厄运的大黑—知青队里有一条名为大黑的狗,承担着“看家护院”的重任,也给我们枯燥单调的农村插队生活,增添了不少快乐。深夜里,人们都熟睡了,大黑就担当起卫士的职责,只要有陌生人走进我们的住处,它就会一阵狂吠,让其不敢靠近,而对有时候进城晚的归知青们,它则会摇着尾巴迎上前去撒欢,在归来者身边跑来跑去,十分惹人喜爱。1976年夏天,大黑怀孕了,不久便生下两个小狗,小狗仔们遗传了妈妈的基因,都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像黑段子一样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子,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晃悠摆动着,叫声清脆有力,中气十足,给人一种雄壮干脆的感觉,小耳朵也很灵,一有声响就瞪着一双圆溜溜的闪闪发光的眼睛四处。两个小萌狗深得大家的喜欢,尤其是女知青们,特别喜欢这两只可爱的狗娃。

可是不久,它们的厄运降临了。1976年的唐山遭遇特大地震,24万多人死于地震灾害,震惊世界。一时间,全国民众,谈震色变,各种传言让人胆战心惊,搞得人心惶惶,各地也在宣传如何防震抗震,有一种说法:狗在地震后会不认识主人,饿急了,会发疯咬人,而且会传播瘟疫。于是,上级下令,要扑杀所有的狗,不管是流浪狗还是看家的狗。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自己养的狗狗,有感情了,舍不得呀!但既然上级有严令,听说还要派人下来检查,那就只好执行呗。于是,大伙商量决定,先从大黑狗开刀,至于两个小狗仔,才刚刚满月,大家疼爱还疼爱不过来,再者说,估计真的发生地震,也不会象传说的那样对人产生什么伤害吧,就暂且放过它们吧!

围堵大黑,将其灭杀的任务比较艰巨,平日里和大家非常熟悉的大黑好像知道了厄运降至,不肯就范,知青们在后面追,它在前面奔跑躲避,警惕性非常高,就是不进我们的包围圈----知青宿舍围成的院子。副队长史建国与大黑相处时间比较长,大黑对他比较信任,艰巨的任务就由他来想办法了。待一日,我们放弃了围追堵截,大黑也逐渐放松了警惕,史队长对它招手呼唤,大黑以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慢慢地走到近前,这时它身后一位知青兄弟,手持木棒,趁其不备,一棍击中其头部,大黑哼哼了两声,挣扎着倒下,抽搐了几下后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

如何处理死掉的大黑?自然是有要来一顿狗肉餐了。小尤自告奋勇地再次承担起肢解大黑的任务,只见他地提着大黑,走到知青宿舍旁的小河边,将它悬挂在一棵小树上,他只穿着汗背心、短裤衩,还是嘴里叼着香烟,手持杀猪刀,三下五除二,动作娴熟地将狗皮剥下,没有了皮的大黑,白森森的挂在那里,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可怜两只狗娃,看着挂在树上的大黑,远远地、并排对着小尤,跳着往前冲两步,又往后退两步,跳着、蹦着、不停地狂叫,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想到狗狗内心的恐惧和悲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后来的狗肉是如何处理的,我已经记忆模糊了,也许是选择性遗忘吧,对那些不愿回忆的事情,失忆才好啊!

不记仇的小黑克拉克—大黑没了,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两只小黑狗长大了,似乎忘记了妈妈的惨死,它们恢复了活泼的天性,蹦蹦跳跳,非常可爱。虽然在那个年代,我们很贫穷,平日里自己都经常吃不饱,但是,这两只狗还是深得知青们的喜爱,有一口吃剩下的,总是忘不了它们,尤其是左建立,就是一个顽皮的大男孩,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他乐天开朗的性格。他特别喜欢狗,狗也很有灵性,知道谁最喜欢自己,一有机会就围着他转,小左从家里回来,也经常带一些小狗爱吃的东西给它们吃,其他知青也特别宠爱这两只小活宝。几十年后,建立想起这段往事,对我说 “看着它们在地上嬉闹,打滚撒欢,好像一天的劳累也消除了一大半,小狗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快乐!” 集众人宠爱于狗身,尽管过的是无油少肉的生活,知青们每天喝着菜汤和玉米糊糊度日,却不妨碍两只小狗养的膘肥体壮。可是不久,有只小黑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不知去向,只剩下了另一只。地震带来的恐慌也已经过去,大家又开始了日常平静的农村生活。一天去邻村看露天电影,记得好像是叫做“长空雄鹰”的一部片子,演的是中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空军战斗的故事,里面有一个美国飞行员叫做克拉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看电影回来后,建立说:“小狗的名字就叫做克拉克吧!好记。”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从此,小黑狗有了自己的名字:克拉克。

可爱的克拉克,对所有的知青都非常热情,每当我们从远处归来,它都会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来,不停的围着我们转圈圈,看到它欢快的样子,我们也似乎忘记了疲劳和烦恼,克拉克出身并不名贵,就是一土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叫做“中华田园犬”,但我记得它一点都不比现在的那些名犬笨,非常聪明,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记得晚上我们经常要“看场”,就是住地前面有一片空地,放着收获的庄稼小麦或者玉米什么的,需要摊开了晾晒,夜晚有时也不收,堆起来防止露水淋湿,早上再摊开,为了防止有人偷窃粮食,需要有人夜间值守,我们会将竹床搭在场边上,但是那时候年轻,白天疲劳夜间哪里能够睁眼熬夜呢,睡着了万一粮食被人偷了,那可不行,于是就将克拉克用绳子拴好在床脚,一有陌生人走近,它就会扯着嗓子叫唤,吓退了想要偷粮食的小偷,也唤醒了我们,非常给力啊!

有了克拉克的陪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夜晚场上堆着的粮食被人偷了,看场睡一夜觉,还可以拿到两个工分(按照当时知青队的报酬计算,相当于现在的八分钱,在当时可以买一个大鸡蛋,两根半油条),克拉克功不可没!

征兵开始了!此事让一帮年轻人非常激动,大伙争着报名参加体检,有些不符合条件的,也赶紧想办法托人改年龄、改体检表、找人打招呼,那段时间,每天谈论的话题就是当兵。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当兵可是知青们离开农村的一条捷径啊!我也报名想参军,但是,体检结果不合格,眼睛近视,好像心脏也有什么“杂音”,只好作罢。征兵通知下来了, 一下子,队里有8名知青光荣参军,整个知青队沸腾了!史建国虽然没有参军,但是属于表现好的“选优拔尖”被抽调回城当工人了。队里杀了几只自己饲养的鹅,张罗着组织大伙儿聚餐。欢乐的气氛似乎也感染了克拉克,它在人群中东窜西窜,小尾巴摇得更加欢势。记得当时召开了这9个人的欢送会。欢送会上,还举行了几位参军知青的入党宣誓仪式,非常郑重其事的场面。没有任何音响,记得全体起立唱国歌,是我们几位吹口琴伴奏,史建国代表离开的知青发言,我作为“留守代表”发言,记得我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叙说了几年来我们战天斗地结下的深厚友谊,表达了恋恋不舍之情,台下开始是一片寂静,接着就有几位知青的抽泣声,每个人留下来的人都在想着前途渺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那场景的确让人伤感。一下子那么多人离开,原来热闹的知青队顿时显得空空荡荡,晚上也没有了口琴笛子二胡声和知青们的欢笑,一片死寂。小狗克拉克好像也感受到了我们的情绪变化的氛围,耷拉着脑袋,不再欢跳,沉默地夹着尾巴走来走去,像是寻找着什么。

知青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克拉克陪伴着我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那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到大队部取信,到了部队的弟兄们经常来信,给了留守的我们很大的安慰和支持,一天,我们突然发现,经常在身边的克拉克不见了!大伙非常着急,平日里不觉得,但是少了它,还真的感觉不同,不适合骤然而致的焦急。我们分头到附近去寻找,但是,再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我在写信时建立时,告诉了他克拉克不见的消息,他也觉得非常惋惜!

有一天,收到小左的来信,告诉我说:终于知道了克拉克的下落。在军营的一次老乡聚会中,知青们谈起克拉克的故事,结果,同去的临近生产队的一个当兵的小伙子”坦白”说,当年他们队的几个知青,见到克拉克长的圆滚滚的,很壮实,就与几个同伴设法将其捉住,美餐了一顿!周围众弟兄闻之,怒不可遏,一起上前,将这小子按倒在地痛扁一顿,为克拉克报仇!

40多年过去了,经常想起知青的岁月,当年我们“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度过了几年青春岁月,与一帮兄弟姐妹“战天斗地”结下了深厚情谊!2003年我回淮阴,特地与知青们结伴前去知青队旧址,看到的一幅破败的画面,房屋多年失修,破烂不堪,其他的农用机械设备、农具等早就不知所踪,想到国家那么多的经费付出,最后都不知道落入谁手,不胜唏嘘感慨。98亩半的耕田,一帮青年人,蹉跎了岁月,耗费了青春。

大黑、小黑、克拉克,不同的时间里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一段最艰苦的岁月,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快乐和遗憾,几十年过后,仍然无法忘记。

说起来,人真的是很残忍的动物。谁都知道狗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啊!可是谁也都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当环境残酷,人心里被激发起来的首先是需求,生存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快意。或许在人们温饱无忧的时候,对动物的怜悯和爱,才会被唤醒和激发。

如今,许许多多的忠犬义犬故事被大家传颂,似乎每一则都让人心生爱怜和感动,可是对那些被草菅、被忽视的狗命,那些被烹食的狗狗,也都在许多知青们的记忆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于我而言,那些记忆会终生挥之不去。我现在有一只爱犬,每天伴随身边,已经有九年了,我很爱它,相信它也知道。

往期荐读

▼▼▼

柴米河边记事——水与火的历练

柴米河边记事:小会计

柴米河边记事

那个时代,我们的高考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

  • 一笼子的狗被送去狗肉馆,好心小伙只救下一只狗,内心无奈又自责

    每当看到那些拉了一车的狗狗时,都会觉得很心痛,这些狗狗的命运可想而知,大部分最终都被送上了人类的餐桌上,但我们又无可奈何,想救但是自身力量太小了.最近一位网友就分享了他遇到的一件事情.那天网友在回家的 ...

  • 柴米河边记事——水与火的历练||陈亚明

    柴米河边记事 --水与火的历练 作者:陈亚明 记事,记录了40年前在江苏清江市柴米大队知青生产队的往事:一群高中刚毕业的十几岁的少年男女,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离开了父母和温暖的家,来到了农村广阔天地, ...

  • 柴米河边记事:小会计||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记事,记录了40年前在江苏清江市柴米大队知青生产队的往事:一群高中刚毕业的十几岁的少年男女,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离开了父母和温暖的家,来到了农村广阔天地,虽然家就在不算太远的地方,但这里 ...

  • 柴米河边记事||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记事,记录了40年前在江苏清江市柴米大队知青生产队的往事:一群高中刚毕业的十几岁的少年男女,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离开了父母和温暖的家,来到了农村广阔天地,虽然家就在不算太远的地方,但这里 ...

  • 【往事】柴米河边记事(之五)无眠之夜的铁牛高冷和兄弟情深||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那是1976年的秋季,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水稻收完了,需要耕田进行秋种,当时的知青队,只有一台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和一头年岁已高的老水牛.提起这台拖拉机,真让人头痛,隔三差五趴窝,经常需 ...

  • 【往事】柴米河边记事(之六)16元钱引发的悲剧||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心情有些沉重,和朋友曾经谈过这个事情,并且表示要用文字形式将这个悲剧事件记录下来,朋友劝我:"这个事情太悲惨了,还是不要说.忘掉为好."但我想,这毕 ...

  • 【往事】柴米河边记事(之七)黑暗过后的光明||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谨以此文纪念当年那些难忘的昏暗夜晚 和为知青队光明出大力的张云礼大哥! 小时候大人们常常说: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电灯不用油-----",那是 ...

  • 【牙医随记】全口假牙的故事||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人们常说"老掉牙",认为人老了自然牙齿就会脱落,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正确.的确,有不少人到老全口的牙齿全都掉光:却也有不少健康老人,年过八十岁了仍然还有不少牙齿健在.究 ...

  • 南何村记事:种秋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听村里的六叔在老槐树底下说的,六叔说,这是他舅亲身经历的事情. 我舅叫何耀祖,我妗子叫董雨肖,他们是近亲,董雨肖是我舅和我妈的表妹,是我老舅(舅爷)的亲女子,当然也是我的表姨.这样的结合在 ...

  • 真实狗故事:狗狗车祸重伤主人弃疗,结局却出人意料

    巨小萌收到了来自网友范范的投稿,下面是关于她和狗狗结下情缘的一系列故事,虽不至荡气回肠,倒也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波波的到来 02年的时候买了只3月大的小狗叫波波,当时只是好玩就买下了,狗贩子向我推销 ...